【摘要】 新经济催生新职业 传统劳力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需求更加多元化,就业结构也呈现出新变化。
资料图:人工智能机器人。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产业升级助推新职业涌现
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13个新职业,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当经济这棵大树不断向上生长,新枝涌现成为必然。
新技术快速发展,工厂里,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元素加入流水线生产;生活中,外送员、代驾员、试吃员、职业遛狗师,甚至剥虾师的出现,背后体现着的正是消费升级和民众对于服务业多元化的需求。
这种变化,在商业领域的体现也格外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223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增速明显高于传统零售业。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近些年,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下,线上电商飞速崛起,也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比如网站策划设计、网络营销、运营推广、数据挖掘等领域的人才,成为市场新宠。
传统劳力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催生一部分职业的同时,还有一部分职业正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蔡跃洲认为,未来机械性、体力性、纯线下的低端岗位将继续减少;与此同时,以往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含量的白领岗位,如办公室文秘、法律助理等,也面临逐步减少的威胁;而那些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个性化需求的职业岗位,特别是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能的新兴岗位将不断涌现,如心理咨询师、工业设计师、数据分析师等。
付一夫指出,必须意识到,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渗透下,新旧岗位转换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将会很难避免,而劳动密集型的就业人员也将成为首先被影响的群体。
而当前就业结构的变化,在蔡跃洲看来,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两大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蔡跃洲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从国内发展而言,2018年中国人均GDP已接近1万美元,正在由中高收入经济体迈向高收入经济体,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必然带来需求结构的升级,由此引致产业结构及相应就业岗位结构的调整和转换。
从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智能化革命,实现机器对人类体力乃至智力的更多替代。
但同时,蔡跃洲指出,只要人工智能尚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旧岗位的消失与新岗位的创造在总量上大体会保持平衡,但期间的结构性冲击对于每个劳动者个体来说必然是影响巨大的。
因此,付一夫表示,“我们务必要对这些负面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建议,应从社会保障、职业培训、教育体系等领域入手,及早做出相应安排,包括完善失业救济制度、构建再就业培训及终生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教育和人才培育方面进行前瞻性的改革等。(完)作者 张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