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始于工业化早期的19世纪70年代
近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段建平与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武培立等学者合作,发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始于工业化早期的19世纪70年代。相关论文最近在《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表。
研究人员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入手,利用观测资料、树轮等代用资料和气候模式资料检测了人类活动对气温变化影响的早期信号及开始时间。发现气温季节性弱化实际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且同步发生在青藏高原、欧洲甚至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区域,而在之前是相对稳定或不显著的小幅度增强趋势。
基于以上事实,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多个全球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检测和归因分析后发现,北半球中高纬度区域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气温季节性弱化可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机制存在纬度效应。
这一研究充分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始于工业化早期,而且其影响也远不只是气温升高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而是“淡化”了气温的季节差异,使得四季越来越不分明。
气候变化的归因不仅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依据。然而,近年来绝大部分工作聚焦在近几十年的观测资料时段,而且主要针对变暖趋势和极端气候事件个例开展研究。目前的广泛认识是,人类活动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温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而且确信程度高;但对于“人类活动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始于何时、在工业化早期时段的影响是否普遍”这一问题,证据却相对匮乏,确信程度也较低。(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