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白皮书发布 呼吁社会共建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生态

2019-04-04 10:30: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摘要】 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白皮书发布 呼吁社会共建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生态

“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据《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超九成,明显高于同期全国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57.7%)。

未成年人已成为网络新兴力量,但他们也面临如沉迷网络、色情信息侵害、被敲诈等用网安全问题。4月2日,腾讯在北京发布关于未成年人安全上网保护的白皮书,邀请专家和学者,现场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话题展开讨论,呼吁社会共建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生态。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总结了三个儿童网络安全的特点:范围广、程度深、年龄小。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相差无几,农村孩子更易受到网络影响,因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较少,更需家长、老师尽责引导孩子科学上网。除了常见的儿童上网影响视力、耽误学习等问题,短视频等网络产品更易影响儿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白皮书显示,8.8%的未成年网民在5岁或5岁以前首次触网,81%的未成年网民在6-15岁第一次上网。

张海波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带动整个行业自律。

未成年网民作为“数字原住民”,与身为“数字移民”的家长多有碰撞。张海波总结,家长对孩子“不了解、差关系、缺引导、坏示范”,大人总埋怨孩子沉迷网络,但大人就是低头族,不是一个好榜样,“今天这个问题不是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对大人的教育”。

“家庭应该是预防孩子网络成瘾的第一道防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强调,要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出现的网络问题,一定程度体现其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身边朋友少、家长不关心等。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长焦虑的情绪容易传导到决策层,但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认为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政府需要分辨出现的问题是个别还是普遍,需要时间去理清原因,决策才能更加“理性、客观、科学”。

王四新表示,许多互联网企业均有防沉迷系统,他期待不同企业间更好合作。

除去家庭,学校也是保护未成年儿童的护盾。2018年8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腾讯举办“护苗行动·网络安全课”全国教师培训活动,对来自31个省(区、市)的62位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专项培训。2月27日,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推出“星星守护”模式,教师端的老师通过绑定学生的游戏账号,查看学生的游戏时长以及消费情况等,并且系统将向教师推送班级的游戏情况日报。

腾讯健康游戏系统示意图。

孩子游戏成瘾总是会让家长焦虑,2018年9月,腾讯启动升级健康系统,逐步对热门游戏《王者荣耀》的用户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进行实名校验。截至2月28日,该款游戏12岁及12岁以下未成年用户平均游戏时长相比启动公安实名校验前下降59.8%,12岁以上未成年用户平均游戏时长下降40.3%。

“解决儿童网络安全问题要共治,单靠某一方是不行的”,张海波认为,政府、企业、社会、孩子、老师、家长要共同构筑一个安全防线,“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们的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共同构建一个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家园。”(记者 王增强 实习记者 张颜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