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提振奶业的决心坚如磐石 有望对巴氏奶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以进口巴氏奶为例,很多产品保质期远高于巴氏鲜奶的最长保质期,而且由于产地不在国内,采用的巴氏杀菌方式无法得到验证,冷链技术也无法进行追踪,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巴氏奶时往往就很容易掉进“消费陷阱”。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以及对乳制品知识的逐步了解,低温巴氏鲜奶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很多人的优先选择。据民生证券研报显示,2017年我国低温巴氏奶销量229万吨,增速达到了4.5%;低温牛奶在乳制品中的占比也从2010年的6.5%提升到2017年的9.8%。
“巴氏鲜奶与消费者常见的常温奶不同,巴氏鲜奶要求必须百分百以生鲜乳为原料,并且为了最大程度保存牛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一般采用72-85℃左右低温杀菌,产品保质期在5-7天,配送过程中要保持2-6℃冷藏保鲜,对于储存环境和运输条件都有较高要求。”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顾佳升在乳品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对于巴氏鲜奶的品质要求了如指掌。
由于巴氏奶自带的“严苛”条件,决定了其必须本地产、本地销。但近几年国内却出现了一大批“进口巴氏奶”,这些来自欧美、日韩、澳新等地区的洋货甚至受到不少消费者的热捧。这些远渡重洋的产品究竟是怎么保持其“巴氏奶”属性的呢?无疑要打个大问号。
“伪巴氏奶”充斥市场
在长期饮用牛奶的发达国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口感更好、活性成分更多的巴氏奶。数据显示,巴氏鲜奶在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9%、99.5%、99.7%、99.3%,而目前我国巴氏低温奶的市场份额仅为14%。
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国内消费者开始重视食物新鲜度、营养成分和品质。在欧美国家备受青睐的巴氏奶,逐渐成为国内“新中产”的消费首选。某电视台台长告诉记者,她喝奶只喝巴氏奶,“而且是进口的”。
近几年,不管是在跨境电商,还是线下百货零售,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见到各种带有“进口巴氏奶”标签的洋货。记者浏览多个主流电商平台发现,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乳制品都打上了“巴氏奶”标签。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天猫平台上出售的、标有“巴氏杀菌”标签的进口牛奶品牌就有17种;而在京东官网上,带有同样或类似标签的进口牛奶品牌更多达25个。这些进口的“巴氏杀菌”产品产地既有邻近的韩国,也有距离较远的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但仔细看后却不禁让人怀疑,这些所谓的进口巴氏奶是真的巴氏奶吗?
在天猫a2milk旗舰店里面,一款号称澳洲原装进口的“a2巴氏杀菌全脂鲜牛奶”的产品说明上写着保质期为15-30天。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巴氏杀菌奶保质期较短,一般为5-7天,最长也只有15天。30天还能是巴氏奶吗?
而另一款自称韩国进口的延世牧场牛奶也给自己带上了“RT巴氏新鲜纯牛奶”标签,然而记者却发现,在该产品的配料表中,除了生牛乳以外,还添加了维生素D,同时产品类型标注为调制乳,与其销售标识大相径庭。
“这些产品我们业内一般称为‘过巴氏奶’,其实就是提高了巴氏杀菌的强度来延长产品保质期,以便于其长途运输。”但顾佳升同时指出,当生鲜乳加热到75摄氏度以后,其中的乳铁蛋白含量就开始下降,到了90摄氏度以后乳铁蛋白就几乎没有。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对于保留牛奶的天然活性成分就越不利。
纵观奶制品的国际贸易品种目录,有许多保质期都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的奶制品品种名列;也有部分在标签上标识为“鲜奶”,但保质期是介于10~45天之间的另一种液态奶。只有生鲜乳和巴氏鲜奶没有出现在国际贸易品种的目录里。它们都是保质期短于10天、需要冷链保障的特殊商品,是奶制品国际贸易的“盲点”。
早在2017年,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就曾向公众公布过4款进口巴氏奶的检测情况:两款采样地点在广州,两款来自互联网电商平台。检测的结果显示,两款在广州出售的进口巴氏奶不合格,其中1款含有复原乳,1款是非巴氏杀菌(杀菌温度远超80摄氏度)。同时,根据该中心检测数据显示,进口牛奶的热损伤程度平均高出国产奶15.8%。
目前,国内尚未对“巴氏奶”有详细规定的产品标准。2014年中国优质乳工程启动,该工程标准达到甚至超越欧美标准。以生鲜乳为例,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分别要求≥3.10%、≥3.30%,优于美国的3.0%、3.2%;体细胞数要求≤30万个/mL,优于美国的75万个/mL、欧盟的40万个/mL;菌落总数要求≤10万CFU/mL,达到与美国、欧盟的同等标准。
“在优质乳工程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本土产的巴氏奶中含有的乳铁蛋白是进口巴氏奶的9倍,而有害的糠康酸是进口的1/4,这个就是内在品质经过检验以后的结果。”顾佳升向记者表示。
然而,遗憾的是,消费者对国产奶质量安全的理解误区还未得到完全修正,为了“喝好奶”,片面以为进口奶就是优质奶,甚至盲目追捧。以这些进口巴氏奶为例,产品保质期远高于巴氏鲜奶的最长保质期,而且由于产地不在国内,采用的巴氏杀菌方式无法得到验证,冷链技术也无法进行追踪,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巴氏奶时往往就很容易掉进“消费陷阱”。
优质奶本土产
在顾佳升看来,当下国家提振奶业的决心坚如磐石,有望对巴氏奶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生产巴氏杀菌乳、发酵乳、奶酪等乳制品,积极培育鲜奶消费市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重点提出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国家举旗定向,密集出台振兴民族奶业政策,向社会发出了振兴奶业的强烈信号,也为奶业更好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永胜透露,从2014年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销售增长了47%,福建当地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去年8月,长富乳业成为全国首家全部牧场奶源和全品项巴氏鲜奶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企业。
据了解,自2014年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以来,加入到优质乳工程的企业已经增加至50家,覆盖全国25个省,当中不仅有长富、新希望、燕塘、风行、光明等巴氏奶主流企业,就连飞鹤、君乐宝等奶粉企业也陆续加入。据统计,去年应用联盟优质乳技术生产的巴氏杀菌乳年产量达到31.7万吨,占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的60%以上。
去年,天猫超级品类日联合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发布的《低温奶趋势白皮书》显示,低温鲜奶品类成长速度是乳制品行业的近10倍。而主打“航空直送”的低温乳品在天猫上的销售数据增长更超过了150%。据测算预估,低温奶的潜客人群在2019年将达到3000万以上。
巴氏奶巨大的市场前景及消费趋势也让蒙牛、伊利等常温奶巨头先后入局。去年1月,蒙牛新组建的鲜奶事业部正式推出“新鲜严选”、“每日鲜语”和“新鲜工厂”三个鲜奶子品牌。此外,伊利巴氏鲜奶品牌“百格特”也在去年在哈尔滨面市。
不过,尽管我国巴氏奶市场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障碍。首先是奶源分布不均,我国“黄金奶源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河北和东北地区,但乳制品消费主要区域却是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奶源与消费地的隔离为巴氏奶的普及增加不少难度。
其次是我国冷链运输体系尚不完善,冷链配送网络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冷链运输覆盖不足。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标准缺失所带来的消费者认知不足,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称得上“巴氏奶”,很多消费者都拿不准,这也是导致目前巴氏奶市场鱼龙混杂、进口巴氏奶以次充好甚至以假乱真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