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三角联合打造氢走廊 宁波抢抓氢能发展机遇
宁波,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又是个“富氢”的城市。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为宁波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增加了优势砝码。
环杭州湾高速要建加氢站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写的这一规划确定,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近期发展规划(2019年至2021年),将以上海为龙头的产业先行城市打造成氢走廊的核心点,率先启动建设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经确定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上海、苏州、南通、如皋、宁波、嘉兴、湖州、张家港等。
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分别围绕G15(沈海高速)、G42(沪蓉高速)、G50(沪渝高速)、G60(沪昆高速)展开,预计将在3年内建成10座加氢站,以点带线,形成长三角带状氢能走廊,初步形成氢能高速走廊示范。
在中期发展(2022年至2025年)阶段,根据规划,长三角氢走廊将在重点城市之间推广建设10条以上氢高速公路,拓宽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范围。
而在远期发展规划(2026年至2030年)阶段,长三角氢走廊要覆盖长三角全部城市和20条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区域,充分带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未来社会清洁能源和动力转型。
为什么要建加氢站?当然是为燃料电池汽车铺就基础设施。
燃料电池顾名思义,是由燃料发电,一般以氢气、碳、甲醇、硼氢化物、煤气或天然气为燃料,作为负极,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正极。水电解变成氢和氧,而燃料电池就是利用水电解的逆反应,成为一台“发电机”。
目前市场上正在推广的插电混动汽车或是纯电动汽车,其电池的材料与电力本身的生产过程仍存在排放,而燃料电池多以氢氧为原料,真正做到了零排放。
因此,目前燃料电池成为各国正在积极研发的新能源技术之一。
2014年,丰田推出的Mirai(未来)车型成了其公司旗下首款正式量产的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是低温燃料电池,但由于高昂的售价和缺乏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Mirai车型在全球仅销售了6000辆。
因此,这次规划中的氢站建设是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
宁波抢抓氢能发展机遇
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能源研究院官万兵博士介绍,随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市场燃料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230.0MW,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由2015年的3.9%上升到14.4%。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燃料电池生产和销售国。因此,宁波应加快培育这个产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动,布局产业链。
根据近日印发的《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宁波将建成加氢站20-25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突破1500辆,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装备企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基地。
该若干意见列出了六大任务,即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氢能技术创新研发、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建设氢能产业创新协同平台、引进培育氢能龙头企业、推进氢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具体包括,围绕制氢、运氢、储氢、加氢以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以江北区等为核心,重点打造氢气制备、双极板、膜电极、电堆、燃料电池、加氢设备等核心装备制造基地;在北仑区、大榭开发区等地开展加氢站示范建设,探索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港区集卡、叉车等应用示范;探索加氢(油、气、电)等综合建站模式;打造氢能创新应用的配套区和孵化区;重点突破化工余热与废气资源高效制取氢气等一批关键技术,将其列入宁波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等。
宁波之外,目前,北京、上海、武汉、佛山、济南、张家口等多地也已出台了有关氢能发展规划,这些地方多为汽车工业集聚区。官方政策的发布,也为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引航。
新材料行业智库Trendbank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各类主体加快涌入,车用氢能产业已行至“风口”。宁波有着自己的优势,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且是个“富氢”的城市。
宁波石化产业发达,化工企业可提供副产氢作为氢源。按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百公里耗氢1kg(200kg/辆/年)计算,目前宁波副产氢可供约21.15万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