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民间泥塑家赵文菁:赋予泥土生命与灵魂

2021-10-16 18:58:20
来源:

  【摘要】   甘肃庆阳,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地形造就了庆阳厚厚的黄土塬,庆阳也成为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

  甘肃庆阳,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地形造就了庆阳厚厚的黄土塬,庆阳也成为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庆阳人,赵文菁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和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继承了传统的民间泥塑手法,并学习了专业雕塑技艺,被誉为“国家级民间雕塑艺术大师”。

  迈入赵文菁的工作室,一间不大的房间,摆下一张狭长的桌子,两边的柜子都摆满了泥塑作品,仅留一点空间供人行走。各式各样的泥塑作品,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憨态可掬的娃娃,最夺人眼球的,是一幅高近1米的人物泥塑像,塑造的是革命烈士刘志丹,这件作品正是她为党的百年华诞而特地创作的。

  1963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经58岁了,但说起泥塑,赵文菁充满了热情。“我从七、八岁接触到泥塑作品,二十多岁拜师学艺,已经做了几十年了,我还能继续做下去。”赵文菁小时候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还在上小学的她在展厅里第一次见到泥塑时,她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就这样,她与泥塑结缘,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与泥塑的缘分来得这么早,也激发了她对泥塑艺术的追求。经历了早期的模仿创作后,赵文菁决定去拜师学艺,立志把自己从一个“玩泥巴的”到“专业的”。

  “当时我二十多岁,听说我们这边有个人做泥塑做得特别好,就托人引荐,去他家里学。”但那位老师一个人住在偏远的乡村里,赵文菁就每天骑着自行车,蹬上几十里山路,前去学习。后来,赵文菁干脆把老师接到家里来,与老师同吃同住。而她的老师,就是何占鳌大师。

  家里人对她的行为极不理解,他们认为泥土是脏东西。赵文菁却认为泥土是“极干净的”,她伸出自己的双手,指节很粗大,常年被泥土覆盖的双手,与赵文菁黝黑的脸庞相比,显得格外白净。

  用作作品的泥土,早年都是赵文菁自己去山沟里挖,她对家乡的土,熟稔得很,她从土中汲取力量,用泥土表达自己;而泥土,也赋予了赵文菁独特的艺术风格。她与泥土之间紧密的联系,早已深入血肉。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在赵文菁看来,只恨时光流逝太匆匆,“我还能再做二十年”,她这样说到。

  赵文菁的作品,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场景、庆阳民俗文化和佛教文化。在这些作品中,赵文菁对《奶奶最漂亮》这件作品最为自豪。

  这件作品展现的是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赵文菁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出了妈妈、奶奶和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去农村采风时,见到不少年轻父母对爷爷奶奶十分嫌弃,甚至有的儿子媳妇还打老人,他们却没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孝道是一种传承,父母对长辈怎么样,孩子对父母就怎么样,但是父母他们想不到这一点。所以我做这个泥塑,不仅是做泥塑,更是借泥塑,把我对家风、对孝道的理解,放在泥塑作品上。”

  这件作品受到一致好评,获得了二零一五年甘肃省艺术公益广告创作活动的创意奖。

  赵文菁的泥塑作品充满了质朴、纯真、敦厚的塬上艺术气质,她的一套展现庆阳春节习俗的泥塑作品更是被送往埃及参加第43届开罗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她坚定的认为,艺术的灵感从来要去生活中寻找,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进行简单的模范,而是要高于生活,艺术家要坚持自己的社会责任。

  赵文菁曾跟随著名雕塑家何鄂学习,对于人体的把握十分精准,照她的话说“我什么都能做。”这句话指的是作品题材的不限、作品尺寸的不限。不论是表现民俗的泥娃娃,还是身材颀长的历史人物,赵文菁都得心应手。西峰区文化局非遗办主任马浩夺说:“赵老师的泥塑作品不仅是西峰的名片,更是庆阳、甚至甘肃的名片。”

  在工作室中,记者看到了赵文菁以北京奥运为主题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大件作品。还有几件是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创作的,这几件作品是赵文菁和女儿赵彬兵共同完成的。谈起这几件作品,赵文菁充满了激动。在她看来,一带一路是国家的宏伟计划,“我就想,这条路是连接中国与海外一条沟通之路,沿线有那么多不同的民族、国家,做好的话,文化也能沿着这条道路发扬出去,这就是文化的大沟通!沟通好了,不就达到了咱们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了!”

  “所以,我就以丝绸之路上的每个城市为主题。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安,第一件作品那我就用大雁塔进行创作,整体反应的是在大雁塔发生的历史事件。第二件……第三件……”谈论起自己的思路,赵文菁的眼睛里充满了光彩,她似乎看到了沿线每座城市的风光,看到了他们暗藏的文化底蕴。最后,赵文菁透露出了自己的一个宏伟计划,她要和女儿以丝绸之路主题做整整99件泥塑。“如果我这几十年做不完,那么我女儿会接着做,迟早有一天会全部做完的。”赵文菁坚定地说道。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万鑫仪、向蕾、邹娟;指导老师杜兴彦、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甘肃庆阳,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地形造就了庆阳厚厚的黄土塬,庆阳也成为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庆阳人,赵文菁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和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继承了传统的民间泥塑手法,并学习了专业雕塑技艺,被誉为“国家级民间雕塑艺术大师”。

  迈入赵文菁的工作室,一间不大的房间,摆下一张狭长的桌子,两边的柜子都摆满了泥塑作品,仅留一点空间供人行走。各式各样的泥塑作品,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憨态可掬的娃娃,最夺人眼球的,是一幅高近1米的人物泥塑像,塑造的是革命烈士刘志丹,这件作品正是她为党的百年华诞而特地创作的。

  1963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经58岁了,但说起泥塑,赵文菁充满了热情。“我从七、八岁接触到泥塑作品,二十多岁拜师学艺,已经做了几十年了,我还能继续做下去。”赵文菁小时候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还在上小学的她在展厅里第一次见到泥塑时,她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就这样,她与泥塑结缘,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与泥塑的缘分来得这么早,也激发了她对泥塑艺术的追求。经历了早期的模仿创作后,赵文菁决定去拜师学艺,立志把自己从一个“玩泥巴的”到“专业的”。

  “当时我二十多岁,听说我们这边有个人做泥塑做得特别好,就托人引荐,去他家里学。”但那位老师一个人住在偏远的乡村里,赵文菁就每天骑着自行车,蹬上几十里山路,前去学习。后来,赵文菁干脆把老师接到家里来,与老师同吃同住。而她的老师,就是何占鳌大师。

  家里人对她的行为极不理解,他们认为泥土是脏东西。赵文菁却认为泥土是“极干净的”,她伸出自己的双手,指节很粗大,常年被泥土覆盖的双手,与赵文菁黝黑的脸庞相比,显得格外白净。

  用作作品的泥土,早年都是赵文菁自己去山沟里挖,她对家乡的土,熟稔得很,她从土中汲取力量,用泥土表达自己;而泥土,也赋予了赵文菁独特的艺术风格。她与泥土之间紧密的联系,早已深入血肉。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在赵文菁看来,只恨时光流逝太匆匆,“我还能再做二十年”,她这样说到。

  赵文菁的作品,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场景、庆阳民俗文化和佛教文化。在这些作品中,赵文菁对《奶奶最漂亮》这件作品最为自豪。

  这件作品展现的是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赵文菁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出了妈妈、奶奶和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去农村采风时,见到不少年轻父母对爷爷奶奶十分嫌弃,甚至有的儿子媳妇还打老人,他们却没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孝道是一种传承,父母对长辈怎么样,孩子对父母就怎么样,但是父母他们想不到这一点。所以我做这个泥塑,不仅是做泥塑,更是借泥塑,把我对家风、对孝道的理解,放在泥塑作品上。”

  这件作品受到一致好评,获得了二零一五年甘肃省艺术公益广告创作活动的创意奖。

  赵文菁的泥塑作品充满了质朴、纯真、敦厚的塬上艺术气质,她的一套展现庆阳春节习俗的泥塑作品更是被送往埃及参加第43届开罗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她坚定的认为,艺术的灵感从来要去生活中寻找,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进行简单的模范,而是要高于生活,艺术家要坚持自己的社会责任。

  赵文菁曾跟随著名雕塑家何鄂学习,对于人体的把握十分精准,照她的话说“我什么都能做。”这句话指的是作品题材的不限、作品尺寸的不限。不论是表现民俗的泥娃娃,还是身材颀长的历史人物,赵文菁都得心应手。西峰区文化局非遗办主任马浩夺说:“赵老师的泥塑作品不仅是西峰的名片,更是庆阳、甚至甘肃的名片。”

  在工作室中,记者看到了赵文菁以北京奥运为主题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大件作品。还有几件是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创作的,这几件作品是赵文菁和女儿赵彬兵共同完成的。谈起这几件作品,赵文菁充满了激动。在她看来,一带一路是国家的宏伟计划,“我就想,这条路是连接中国与海外一条沟通之路,沿线有那么多不同的民族、国家,做好的话,文化也能沿着这条道路发扬出去,这就是文化的大沟通!沟通好了,不就达到了咱们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了!”

  “所以,我就以丝绸之路上的每个城市为主题。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安,第一件作品那我就用大雁塔进行创作,整体反应的是在大雁塔发生的历史事件。第二件……第三件……”谈论起自己的思路,赵文菁的眼睛里充满了光彩,她似乎看到了沿线每座城市的风光,看到了他们暗藏的文化底蕴。最后,赵文菁透露出了自己的一个宏伟计划,她要和女儿以丝绸之路主题做整整99件泥塑。“如果我这几十年做不完,那么我女儿会接着做,迟早有一天会全部做完的。”赵文菁坚定地说道。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万鑫仪、向蕾、邹娟;指导老师杜兴彦、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