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北大姚洋教授提出建议,建议实施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小学5年,初高中合并5年。这个建议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共鸣。虽然具体实现仍然有很
最近,北大姚洋教授提出建议,建议实施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小学5年,初高中合并5年。这个建议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共鸣。虽然具体实现仍然有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其中有两大核心诉求值得深入探讨。

◇第一个核心诉求是减少分流,让每个孩子都有参加高考的机会
从社会发展角度和劳动力结构来看,社会确实需要大量的蓝领工人,职业教育确实需要发展,所以分流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的分流方式存在两个大问题:
一是分流太早。一半的孩子在中考的时候就被剥夺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大概率只能成为蓝领,中考的重要性已经大于高考了。14、5岁的孩子,大多还不具备把控人生的能力,但他们却要面对人生最重要的关口。这样只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内卷年龄越来越小,从初中卷到小学,从小学卷到幼儿园。要想减轻低年级的内卷,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分流的时间往后移。

二是职业教育质量没有跟上。现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配套保障并没有做好。一方面社会并不买账,有大把的大学生,为啥要招职高生;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没有根本改变,仍然普遍认为职高生就是“被淘汰”“被分流”的差生,中专职高学习氛围差,不适合孩子成长,但凡是家里有点条件的,都不希望孩子在职业学校里荒废了。
所以,发展职业教育不能一厢情愿,更不能“一分了事”,那样会断送很多孩子的前程和命运,进而让社会更焦虑,竞争更扭曲。因此,北大教授才提出,义务教育应该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孩子都可以参加高考考大学,大家只需要经过这一次分流就可以了。能考上本科上本科,考上专科上专科,如果专科也考不上,再选择职业高中。当然,我们同样允许复读。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继续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让更多中专升为大专或者社区大学,纳入高等教育范畴,缩小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社会认同度上的差距。

◇第二个核心诉求是缩短基础教育年限,减少教育的浪费
目前小学初中高中12年学习中,至少有一年半的时间是不学新东西的,纯粹是为应试刷题。往好处说,复习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方法,但实际上,中小学的那点知识,根本用不着这样学,将来也基本上用不到。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至少有70%的比重是为了选拔。
选拔性教育,为的是把优秀的有潜力的人选拔出来。既然如此,就别玩那么多花哨的东西了,就跟跑步一样,要比速度,100米最直观。所以,建议缩短中小学学制,不管是532,还是436,再或者5+5,都建议把中小学教育年限从12年缩短到10年,把集中复习刷题的时间都砍掉,主要考察学习能力。
此外,还可以结合上一条,把这10年都纳入义务教育。这样只比现在9年义务教育多出一年,国家财政和教育资源都能够承受。改革的压力也更小一些。

可能有人会说,缩短教育时间,可能会让教育成为快餐,忽视了人成长规律。对此,真经也有建议,那就是在大学阶段实行弹性学制,本科阶段4到6年,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快感,让学生少读考试之书,多读社会之书。
当然,以上建议势必要对当前教育体系做大手术,即便做,也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全年推行,然后再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我们只能希望,教育能朝着相对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