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郑州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通报了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
郑州此轮疫情自7月30日发现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以来,至8月4日下午6时累计感染101人,其中:确诊16人(管城区1人、二七区15人,轻型13人、普通型3人),无症状感染85人(管城区1人、惠济区1人、荥阳市2人、新郑6人、二七区73人、金水区2人);男性57人、女性44人;年龄最小7岁、最大77岁,65岁及以上16人。
郑州市对封控区域进行了动态调整。在7月31日划分封闭区、封控区、防控区的基础上,于8月2日、8月3日、8月4日根据新发现病例分布情况,三次调整扩大封控区范围。共涉及二七区12个街道办事处108个社区66.18万人、管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22个社区12.29万人,两区合计78.47万人。
为彻底消除院内传播隐患,按照国家和省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建议,对市六院封闭管理的人员实施分流。目前已分流患者447人,工作人员和陪护人员1137人。对分流人员,严格按照院感防控标准实施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市六院封闭管理时,共收治136名尿毒症患者,其中住院治疗28名,门诊治疗108名。疫情发生后,12名患者继续住院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转移至市岐伯山医院、市三院隔离治疗16名,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3名;将二七区鑫隆温泉酒店整体租赁作为隔离治疗点,采取“点对点、一站式”闭环运输方式转运85名患者;20名正在居家隔离的门诊治疗患者,将视病情及时收治隔离治疗。通过分类救治,充分满足特殊患者的治疗需求,确保疫情有效防控。
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原则,选定隔离酒店53家,可用床位7609个。目前,已启用27家,可用床位4694个,隔离1989人。
此次疫情发生后,郑州市新冠肺炎中医专家技术指导组依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方案,第一时间研制了成人用药和儿童用药两个药方,向接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岐伯山医院派驻中医医疗队,确保中药汤剂参与每一名患者的诊治。
截至目前,已向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岐伯山医院调拨中医药配方颗粒1.8万剂,中药汤剂3150剂,向隔离点发放预防性中药汤剂5406剂,中药饮片1000剂。定点医院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中医药汤剂使用率达100%,集中隔离点预防性中药使用率达100%。此外,还在全市医务工作者、封闭区,甚至其他非封闭区的社区、乡镇中广泛推广使用中医药预防用药,全面助力疫情防控。
在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慧芳就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进行通报。在发布会上,李慧芳着重通报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流调进度。快速排查重点人员,做到不漏一人、落地到人,形成防控闭环。着力提升确诊病例流调速度与质量,第一时间锁定密接者、次密接者,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落实好集中隔离措施。
二是提高核酸检测质量。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做好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三是加强社会管控。结合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适时调整重点区域管控等级,扩大管控范围。严格落实公共交通、市场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健康码查验。继续严把外出交通站点、卡口,确保非必要不离郑。
四是做好市场保供。迅速启动市场防控、物资供应和统筹调配应急机制,支持帮助辖区龙头企业和市场方克服各种困难,主动组织货源,做好产地对接,建立绿色通道,储备库存2周以上的农副产品,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本报记者 冯刘克 郭培远)
网络直播 新媒体宣传推广 活动策划 宣传片 专题片 微电影联系电话:0371-65795709 6579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