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4日,扬州市某社区几名居民不按疫情防控规定,也不听社区志愿者劝告。社区党委书记徐洁在居民网格微信群里进行劝告,希望大家“理解一下

8月4日,扬州市某社区几名居民不按疫情防控规定,也不听社区志愿者劝告。社区党委书记徐洁在居民网格微信群里进行劝告,希望大家“理解一下我们志愿者……请你们待在家好不好!”说到动情之处,这位书记一度哽咽。(8月4日 中国新闻网)
社区防控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居民健康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因此,社区面临的风险和承受的压力都是巨大的,尤其是中高风险地区的社区。在此事件中,徐洁所在的社区疫情较为严重,这也容易使居民由于恐慌和焦虑而失去理性,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由于面临防控压力、自身安全以及社区居民矛盾三重压力而感到崩溃。在这关键时期,唯有互相理解,才能携手共进,共渡难关。
理解并协作,是实践换位思考的重要一步。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之间,恰恰是两个最需要互相理解的群体。如果我们无法通过语言达成共识,那就让我们付诸行动。社区居民不妨与社区协商,以合理合法合规的方式加入志愿者队伍,在抗疫前线切身体会社区工作的苦与难,进行换位思考。社区工作人员也可以定期进行志愿者队伍的轮换,从社区内部招募志愿者。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化解矛盾,达成理解。
理解并承担责任,是实践并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环节。面对风险,以规则意识强化我们的责任与担当,保持秩序和理智,这不仅仅意味着支持政府和社区的工作,更意味着对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负责。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曾指出,进入风险社会后,风险具有“飞去来器效应”——任何人、任何国家如果自以为得益于风险,也必将被风险所“回报”,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在风险面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相理解,承担责任,最终恢复生活秩序。
理解并包容,应是我们在新冠疫情中学到的重要一课。在灾难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有些人选择担负起更沉重的使命。在此次疫情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医生们、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抗疫者的奉献与担当,但这种理解不应只停留于网络中的呐喊与口号,而应实践于现实,以包容的态度真正地理解他们。他们也是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夫为人子为人女的普通人,但他们愿意为我们,为这个社会付出更多,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面对他们难免的焦躁与崩溃,理解并包容,宽容并鼓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也是这个社会共渡难关的最坚实的支柱。
面对疫情,社区是防控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居民的理解与支持是防控成功的重中之重。社区与居民,本就是一体,没有居民,哪来社区,没有社区,哪来居民。二者唯有互相理解,支持协作,担当责任,包容鼓励,才能守望相助,社会才能共克时艰。
文/王瑞琪(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