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被依法刑拘,法治是娱乐圈最好的净化剂

2021-08-01 20:45:09
来源:

  【摘要】 闹得沸沸扬扬的“吴亦凡事件”有了新进展。据媒体近日报道,针对网络举报的“吴亦凡多次诱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等有关情况,经警方调查,

闹得沸沸扬扬的“吴亦凡事件”有了新进展。

据媒体近日报道,针对网络举报的“吴亦凡多次诱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等有关情况,经警方调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目前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

“吴亦凡事件”甫一出,随即引发娱乐圈大震动,也成为该圈最大的瓜,一度引发广泛热议。犹记得,事发时当事双方各说各的,一方举报,一方否认。外人看来,还真分不清谁对谁错,尤其是涉事双方都有人站队,甚至相互开撕,越发搞得乌烟瘴气。

客观而言,此事既是娱乐圈的问题,更涉及严肃的法律问题。在事实真相没有浮出水面之前,仅凭个人喜好站队,很容易翻车,也不是正确判断事件走向应有的态度。换言之,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谁也不站,只站法律,才不至于翻车。

如今,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依法刑拘,都美竹的举报被实锤,当初站吴亦凡的脸被打得啪啪响,有编剧为自己站错队道歉。这也是教训所在:法律讲究的是事实,不是人云亦云。

讽刺的是,吴亦凡与女粉丝关系的新闻,多年前就曾曝出过,但爆料者很快会被一大批吴亦凡粉丝围攻,事情进而不了了之。而吴亦凡一再犯错,发展到经纪人团队兼“王婆”替他物色天真的女孩,诱骗至酒店等处满足其淫欲,已是事实。毕竟,警方一上来就对吴亦凡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并对外公布,应该办案人员掌握了很过硬的证据,才敢如此。

娱乐圈不是法外之地,外国国籍也不是护身符。只要在中国大地上,谁都没有法外特权,可以说,等待吴亦凡的将是法律的威力,法治的震慑,也就是说,其将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不难想象,这虽是针对吴亦凡个人的法律制裁,即便有些姗姗来迟,但也是在净化娱乐圈。

事实上,吴亦凡并非第一个给娱乐圈抹黑的人,陈冠希如此,吴秀波亦如此,恐怕谁也没法保证就没有其他人了。

老实说,娱乐圈是时候该好好净化一下了。至于怎么净化,应先找准病根,然后是对症下药。

纵观整个娱乐圈,吴亦凡之流的“流量明星”,其巨大的影响力往往不是靠艺术表演成就取得,而是靠无数粉丝近乎疯狂的追捧捧出来的,尤其是运作粉丝来捧红人气明星已经有一套相当成熟的商业模式。更何况,资本参与疯狂运作,很容易把一个表演水平很一般,但长相符合年轻人主流审美观的俊男靓女捧红,进而代言广告,疯狂捞金,甚至让粉丝心甘情愿花钱应援,即便有明星闹出名副其实的绯闻也能拿钱摆平,轻纵意味着犯罪。

说白了,吴亦凡落得如此下场,有个人的问题,也有乱象不堪的娱乐圈问题。吴亦凡今日之结局不意外,甚至可以说出事是必然的。如果娱乐圈这种乱象再得不到整治,“流量明星”注定“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对“失德”、“失格”的明星,必须依法严惩不贷,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明白法律不是摆设,法治社会没有任何行业是法外之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始终是法治社会的底线和原则,告诫其他明星引以为戒,千万别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需强调的是,“娱乐文化”已经成为目前众人乐用的指称,对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建设“风清气正”的娱乐文化,培养“德艺双磬”的明星,营造理性追星的粉丝文化,坚决对饭圈文化说“不”势在必行。

一方面,炒作明星当适可而止。应对大型娱乐平台进行规范和管理,不能任由他们无底线炒作明星,一旦发现邀请有劣迹或者后来出事的明星参加节目,应承担连带责任,让娱乐平台谨慎与明星合作,成就“德艺双磬”的明星,不给劣迹明星登台露脸机会。

另一方面,引导民众理性追星,彻底铲除饭圈文化,全面禁止粉丝机场接机,严厉打击买机票追星扰乱正常飞行秩序和安全的违规行为,斩断代拍明显产业链,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娱乐文化氛围。

而艺人更应该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成为“流量明星”,靠的是“德艺双磬”,而不是资本炒作,粉丝无底线捧红。特别是作为公众人物,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赢得粉丝和社会的尊重。而不是走向反面,以免多行不义必自毙。

不过,法律才是秩序,法治才是娱乐圈最好的净化剂。明星也好,粉丝也罢,都要遵法守规,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一旦明星“失德”“失格”,粉丝违规违法追星,就让法律彰显威力,倒逼理性追星,并建立良性、健康互动的“明粉”生态环境,方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娱乐文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