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输了比赛不输人!

2021-08-01 20:14:19
来源:

  【摘要】 不吹不黑,看完女排对阵土耳其、美国、俄罗斯之后,我也真的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但是看完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之后——3:0,我流泪了,

不吹不黑,看完女排对阵土耳其、美国、俄罗斯之后,我也真的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但是看完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之后——3:0,我流泪了,姑娘们已经尽力了,“女排精神”还在,那支熟悉的“中国女排”,一直在我们身边。

一、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女排的战史——我们真的不是一直“永远都会赢球”的球队。

中国女排,是我们国家各种体育团队中成绩最突出的团队之一,我们的女排获得的荣誉,真的数都数不过来。

我们来看一下女排姑娘们的高光时刻吧:1981、1985年的世界杯,1982年、1986年的世锦赛、2004年、2016年的奥运会……

但是我们的女排姑娘们也有失利的时刻: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失利,1989年、1990年的决赛失利,1992年奥运会失利,2006年世锦赛第五名,2008年奥运会输给了巴西,2009年亚锦赛输给了泰国,2012年奥运会输给了日本,当年的亚洲杯又一次输给了泰国。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真的赢过很多次,但是也输过很多次,当你站在顶峰“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就要做好随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准备。毕竟,竞技体育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就算有,也不常有。很惋惜,至少我们不是。

二、关于“朱婷”的伤势,我有话要说。

这一次中国女排暴露出很多问题,一传质量不高,自由人状态不好,最主要是朱婷进攻威力大打折扣。在对阵俄罗斯比赛里,朱婷44扣仅中15,进攻效率并不高,球迷和网友把输球责任都怪罪在朱婷身上,但是当你看了她的伤情之后,你也许就不会这么想了。

作为运动员,最怕的就是伤病了,想想看,一旦有伤了,你有再强的实力都发挥不出来,而本次奥运会,朱婷一直都是带伤作战。有的喷子还说——为什么有伤还要带朱婷,我就想请教一下喷子们——目前还有比朱婷更好的主攻手吗?如果不带朱婷,你们会不会说朱婷怯战,临阵逃脱?

为了这次奥运会,朱婷真的是拿自己的健康作为赌注,我请大家看一下,朱婷的手腕都变成什么颜色了?要知道,发在网上的图片都是经过PS过的,可是就是经过PS了,朱婷手腕的“青黑色”,你们看不出来吗?而且,朱婷的扣球优势是“势大力沉”,但是整个系列中,朱婷的扣球威力都没有发挥出来,这就是“伤病的困扰”,每一次的扣球和拦网,都在被伤病无情地折磨。

我想问问那些喷子们——假如你的手腕有伤,手部伤势都到了发紫的程度了,里面严重瘀血,让你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你有这个勇气吗?估计你早就“熊”了,对不对?

当我看到朱婷后来疼到了每一次扣球,都把手腕藏到衣服里,我的心就猛地“揪”一下,要不是太疼、实在忍受不了,哪个运动员会做出这样的动作?

今天我们来谈论“女排精神”,朱婷已经做到了,不屈不挠、带病出征,如果朱婷稍微为自己考虑一点,完全可以不参赛,最起码不用为输球“背锅”,更不会拿自己的生涯做赌注,为了这次奥运会,朱婷真的是拼了。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是“金牌至上”的时代了,朱婷已经打出了“女排精神”的风采了!

三、让我们来复盘一下——为什么输,到底输在了哪里?

1、我们的战术体系太死板、太单一了。

想想看,今天的中国女排和阿根廷足球有什么两样?如同阿根廷足球依赖梅西一样,我们所有的训练和战术体系都是围绕朱婷一个人来进行,可以说朱婷早就被各国的女排研究“透透”的了,只要把朱婷防死,中国女排就不会打球了,加上朱婷的伤势非常严重,根本不能同巅峰期的状态相提并论。过分依赖朱婷也导致了一个后果,就是其他队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被忽略了,导致“短板效应”非常明显,可以这么说,不是郎平指挥不利的原因,而是换了谁,都只能这么指挥,不然只有一个结果——输得更惨!

2、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最明显的就是新老队员接替工作不完善,中国女排是一个团队,不是朱婷一个人的队伍,这几场比赛,我们并没有看到有潜力的新人出现。29号那天的表现,真的让我大跌眼镜。在第四局的大比分中,最高领先了8个球,却被俄罗斯硬生生地扳了回来,尤其是李盈莹的那4个发球,真的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3、里约运动会之后,就真的应该换帅了。

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回顾一下,5年来,我们的女排就出了一个李盈莹,而且一传、二传手实在是跟不上节奏,可是魏秋月已经退役了,实在没有更合适的接班人。导致了最后一个结果,就是一传不管到不到位,最后都会传给不是李盈莹就是朱婷。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替补的年龄都比主力年龄大的多,难道执教国家队这么多年来培养不出一个新的接班人?还有就是我们的女排盲目自信,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尤其是对阵俄罗斯的比赛,真的是太可惜了!明明可以3:1拿下的,明明在19:12领先7分的时候,面对俄罗斯追赶喊一下暂停的,就这么傻傻地等着人家把比分追平,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女排这届奥运会走不远,但是没想到凉的那么快。回头看看里约奥运会,那么拼,对胜利那么渴望,再瞧瞧这次奥运会,有点骄了,心态也没调整好。

4、小聪明终究得吃大苦果。

之前世界联赛中雪藏主力,连吃败仗,对外宣称“锻炼新人”,结果新人是不堪重任,主力队员错失了磨合机会。从那时候我就能感觉到,这不是一支冠军队伍应该有的状态,但是没想到,我们的状态是这么差。

所以如何改变“青黄不接”是第一任务,“吸纳新鲜血液”是当务之急。这次奥运会已经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女排要变一变了,真的不适应现在的比赛格局了!外国的各队都是盯着中国队的打法联系攻防,我们的比赛会“一场比一场艰难,一场比一场艰苦”。一天不改变,一天不更新,一天没有新人涌现,我们的战术就会保持一成不变,就会离冠军越来越远。

四、“女排精神”不等于冠军,女排精神就是不服输、不放弃。

1、“女排精神”真的不是万能的。

就像之前陈忠和曾经说过,“女排精神”,光靠喊,是喊不出来冠军的。郎平也说过,要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不能因为打得好,“女排精神”就还在;不能因为打得不好,“女排精神”就不在。赵蕊蕊也曾经说过,“女排精神”是建立在每一天训练基础上的,没有一天天量的积累,根本不可能有质的突破。冠军之路上没有捷径,只要要一场场地打,一分分地争,才能在枯燥和平凡中铸造“女排战斗力”,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力压群雄,一举夺魁。

2、不要用“女排精神”搞道德绑架。

经常看比赛的朋友都知道,要赢得比赛,除了平时的训练、临场发挥、主力替补的整体水平,甚至还包括运气,比如说抽签的小组实力强弱。“女排精神”不等于奥运冠军,不等于常胜将军,不等于就一定赢。我们要允许女排输球,允许女排拿不到冠军,甚至允许女排出不了线。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爱屋及乌”,你爱中国女排吗?如果是,请继续爱。

3、郎平也不是神。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提到了“女排精神”,我们脑子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郎平”来,郎平是“女排精神”的无可争议的代言人,是女排历史的体现者,是女排辉煌的见证者,更是“女排精神”的传承人。

可是我们看到,郎平已经被国人造成了神,只要有郎平在,冠军就稳了。我记得安家杰作为郎平助手曾经说过——郎平自己也是个女人,并不是一个神,她也有受不了的时候,她也会哭。当然,郎平也会犯错误。在世锦赛的时候,郎平对朱婷的使用就属于过度使用,至于会不会对这次奥运会有影响,我想,郎平会思考的,也会接受外界有益的意见的。

最后想说,只要“女排精神”还在,我们就有希望,希望在,一切都是未来可期,加油,姑娘们,我们永远支持你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