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斯嘉丽 约翰逊状告迪士尼,将其主演的电影《黑寡妇》于院线和流媒体平台同步上映,导致损失票房分账部分高达5000万美元。虽说斯嘉丽已辞演
斯嘉丽.约翰逊状告迪士尼,将其主演的电影《黑寡妇》于院线和流媒体平台同步上映,导致损失票房分账部分高达5000万美元。
虽说斯嘉丽已辞演“寡姐”,估计短时间内没有进一步合作,但是敢跟迪士尼“撕破脸”,也是相当勇敢。登上国内热搜后,内地网友的反应大多支持斯嘉丽,认为片方吃相难看。

就在“寡姐”索要欠薪的一天后,又一位男明星跟片方打起了官司,被告千禧年(Millennium)也是个大厂。

这位男演员就是《斯巴达300勇士》和“陷落”系列的主演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

但是他申诉的1000万美元损失并非yi情造成的院线分账,而是8年前的一笔“坏账”。
杰拉德方面主张,《奥林匹斯的陷落》全球票房1.7亿美元,而其中800万美元的利润进入了高层的口袋。片方并没有履行合同,分给杰拉德应有的金额。
据称,杰拉德可以从《奥林匹斯的陷落》获得纯利润的10%,如果北美票房超过7000万美元,额外获得6%分账,当海外票房超过3500万美元,再追加12%的海外票房分账。
算下来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按照杰拉德方面的说法,高层独吞利润,一分钱没给他。

但是,既然存在经济纠纷,杰拉德为何又跟甲方合作了《伦敦陷落》和《天使陷落》两部续集呢?斯嘉丽公开维权之后,他突然要讨要欠薪,这是在蹭“寡姐”的热度?
外国网友调侃杰拉德,以为自己比制作公司还大牌,估计是“疯”了。还有留言称,也不看看自己的出身和起点。言外之意,杰拉德不懂得珍惜。
客观分析一下两位的情况:
表面看,斯嘉丽和杰拉德的维权性质不一样,一个是大环境不景气,一个是高层的利益纠纷,但是归根究柢都是合约履行问题。
明星得到多少片酬,那是他们的本事,不能因为他们赚得多,就不能合理维权。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片方赚得更多。斯嘉丽和杰拉德都是白纸黑字签的合同,讨要欠薪属于正常行为。

而且,“寡姐”有被道德绑架的嫌疑。因为yi情,整个好莱坞环境不景气,市场疲软。这与演员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迪士尼选择上架流媒体,而不支付院线票房分账的借口。
据称在迪士尼+观看《黑寡妇》需要支付30美元,这的价格并不比院线低多少,却不属于斯嘉丽合同应得范围。有网友表示,难免有会员为了值回票价而录屏分享,无形中又降低了电影收入。
迪士尼之所以不在乎利润,是为了打开流媒体市场。目前网飞依旧处于行业大佬位置,想要与之抗衡,肯定要下点本钱。这也是“寡姐”方面的主张,为迪士尼流媒体做了嫁衣裳。

而杰拉德与片方对簿公堂,估计也是再无合作可能后的反戈一击。但是他不是单纯的合同履行,涉及到高层的经济作风问题,感觉比“寡姐”的官司更有难度。
猜测最终和解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斯嘉丽,或许可以分走流媒体的付费分账,但肯定没有5000万美元那么多。

对于明星维权,外网的评论两极,但是以反对意见居多。
不少网友认为演员们太贪心,如果他们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工作,会对自己拥有的财富非常珍惜。也有留言表示,合同也签了,还收到了2000万美元片酬,还要怎样?
当然也有支持声音,跟我前文提到的差不多,明星也是人,正常维权没毛病。而且明星的演艺生涯较短,而制作公司则是生生不息,两者在创造价值的维度上不一样。

漫威作为大IP,自然有其吸引观众的地方。但是演员们的票房号召力不容小觑,这也是她们签约时敢于索要票房分账的原因。商业价值的转换,本是双赢的局面。
其实一线明星敢于发声是好事,要求票房分账本就是弥补好莱坞的薪酬差异。别台面上宣传着女性超级英雄,却私底下不给女演员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