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眼下,东京奥运会各项赛事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伴随两枚金牌的稳稳拿下,中国体坛首位00后奥运双金得主杨倩,带着满身荣耀,闯入大众视野。刹
眼下,东京奥运会各项赛事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伴随两枚金牌的稳稳拿下,中国体坛首位00后奥运双金得主杨倩,带着满身荣耀,闯入大众视野。刹那间,铺天盖地掌声同万千摄像头一起,涌向这位年轻选手。
一举一动,皆是热点。
连她比赛时佩戴的“小黄鸭发卡”“胡萝卜头绳”也瞬时成为卖到断货的现象级爆款。

01
“带货达人”杨倩
浙江义乌商贸城经营户表示,杨倩揽获金牌后,其立刻将相关产品的宣传图换成“庆祝夺冠”。
仅半天时间,杨倩同款发饰销量便强势破万。这还只是个体成绩,如果拉全平台数据来看,想必会更加夺目。

淘宝平台,小黄鸭发夹单日搜索量增加4237.37%,胡萝卜发绳搜索量增加 2115.67%。
众多吃瓜群众热情助力下,我们精致的奥运冠军杨倩,顺便当了回带货顶流。
沾沾喜气,凑个热闹,大家都有我也要有……
人们买杨倩同款发饰的理由,乍看之下千奇百怪且毫无章法。
什么性价比,什么实用性,在小黄鸭发卡面前似乎都不值一提。
02
“冲动购物”的消费者
网友们这势要将冠军同款搬空的架势,让品牌君不由想起前两天,鸿星尔克直播间盛况。
7月21日,鸿星尔克宣布通过郑州慈善总会、壹基金紧急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灾区。
随后,为表达对爱国企业的支持,大批网友涌入鸿星尔克直播间,开启野性消费模式。

“拿最贵的出来。”
“退什么退,不合适一定是我脚的问题。”
“可以不用优惠券吗?”
消费的非理性一面,在此刻展露无余。
还有韩束。
近期吴亦凡事件闹得浩浩荡荡,韩束作为第一个站出来与之解约的品牌,收获赞誉无数。
相关数据显示,仅7月18日当天,韩束淘宝直播间观看人数便突破369万,总销售额高达544.1万。

杨倩,韩束,鸿星尔克。
短短半个月时间,我们便见证了3次群体型“冲动购物”盛况。
03
“感性消费”渐成潮流
一次可以说是意外,两次可以谓之偶然,那三次呢?
当事情超过了巧合的程度,就可能是灵魂在作祟。
问题来了:推动消费者产生上述不符合理性逻辑购买行为的“灵魂”究竟是什么?
品牌君觉得:是“心价比”,是“感性消费”。
买杨倩同款庆祝中国健儿夺冠,高兴;买鸿星尔克支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感动;买韩束力挺其率先解约行为,爽。

说到底,人们是在为自己的情绪情感买单。
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认为,消费者的购物观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一是量的消费阶段,指追逐买得到且买得起的商品。
二是质的消费阶段,指寻觅有特色且品质佳的商品。
三是感性消费阶段,即注重购物时的情感体验,个人喜恶成为左右购买决策的主要标准。
基于此,比起“冲动购物”,品牌君更愿意将大众一次次炽热、猛烈、不太理性的消费行为理解为:随着经济的稳健、格局的开阔,越来越多人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理想世界与感性世界,注重购买产品给自身带来的精神体验。
近两年国内火爆的盲盒市场,就是感性消费成果之一。
盲盒产品的购买价值,不在物理层面,而在精神层面。消费者购买盲盒期待得到的除玩偶本身,还有未知带来的情绪刺激。

喜或乐,悲或哀,一切与情感有关的词汇,现如今都可以成为攻占消费者心智的营销锚点。
诸多案例已经证明,通过同消费者进行情感绑定,为感性消费构建适宜场所,有益于品牌提高声量、提振销量。
不过务必把握好尺度。
消费者带着个人主观情绪去购物没问题,前提是:得学会甄别信息,避免踏入情绪陷阱,把感性消费扭曲为盲目消费。
品牌方以情感为桥梁、撬动用户购物欲望没问题,前提是:必须清醒明白产品力始终是底层消费力,别本末倒置。
小酌怡情,大醉伤身,于双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