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京的全民核酸检测已经做了三轮,做第一轮时,佬哥就发现有漏洞。A尽管市里有“分期错时”的要求,但区和街道的居民聚集式检测,且不注意
南京的全民核酸检测已经做了三轮,做第一轮时,佬哥就发现有漏洞。

A
尽管市里有“分期错时”的要求,但区和街道的居民聚集式检测,且不注意防护,还无人管理,令人堪忧。
好在后来的第二、第三轮检测时,这类现象有所改进,但佬哥还是有点忐忑不安。
一是第一轮检测用的手工登记身份证和电话号码,第二轮检测改为扫采样码,加快了检测速度。可到第三次检测,又诡异地改为手工登记,改来改去,真不知是啥意思。

B
二是每次检测完,佬哥打听检测结果,有人说在支付宝上看,有人说在采样码上看,还有人说在金域服务小程序上看。可按照那些提示,佬哥的三轮检测,查看了好多次,都是一无所获。但有人说他们都看到了,如果同样是混检,不会不一样吧?
于是有人出来嘲笑佬哥,并调侃说:没有结果就是好结果,真是有人用“专车”接你,你就是有大事了。
从个人角度来讲,这话有道理,但按照南京这样的防疫水平,站在全员核酸检测的角度,不能这样想。
比如昨天,在记者招待会上,人民日报记者问到南京疫苗接种的人数有多少时,一度冷场,最后回答模棱两可,令人尴尬。
于是佬哥想,疫苗不是必种,而是“应种尽种”,记者提问,回答不出来也就罢了。
但南京的核酸检测,可是“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而绝不是说可检可不检。
幸亏没有记者问到。
那问题来了,南京931万人,到底还有多少人未做过核酸检测,甚至一次都没做过?!这些未经检测的人是否有可能存在阳性风险呢?
佬哥不知道,记者会上也没人提到。但佬哥想,如果真的不重要,又何必劳师动众,全南京去做全员核酸检测呢?
假如一个手里拿着健康绿码,但未经核酸检测,且有可能是阳性的居民,在南京跑来跑去,是否是风险呢?显然这是一个大漏洞!
一个在禄口机场有过逗留的人,都会由绿码自动变为黄码。一个三次核酸检测都没做过的人,该是什么码?红黄绿都有可能,是不是风险更大?
南京931万人口,到底还有谁未做过核酸检测不知道。但佬哥收到街道群发信息,还在喊未做过第三轮核酸检测的居民去主动做,可以看出谁都不知道,只能到处乱喊而已。
社区还通知,要上门签订什么入户调查通知书,“未及时做核酸检测的,造成疫情传播的,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看来核酸检测做与未做的责任,不再管理者,又落到居民个人头上来了。
南京核酸检测的人数不清,以及检测结果不清,这个漏洞必须要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