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ST新光“保壳”未果进入摘牌倒计时 预重整也已停滞
*ST新光成立4年后上市,在资本市场经历了15年的风霜,正式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列入退市名单。5月24日晚,*ST新光宣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该公司的股票上市。退市交易开始日为6月1日,退市期为15个交易日。
5月25日,*ST新光董事会秘书长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尚未决定是否申请审查,但公司之前的预重组已经停滞不前。目前,公司正在与重组方讨论具体的后续事宜。
摘牌进入倒计时。
一份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已成为压倒*ST新光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公告,2018年,2019年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公司自2020年4月29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告,公司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告。
由于*ST新光计划的重大资产重组暂停,其子公司仍有10亿元的真诚资金未收回,*ST新光在账面上提取了5亿元的坏账准备。目前,虽然涉及的各方已经签署了和解协议,但公司没有提供具体的提取依据,导致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判断其未来的可收回金额,从而发表保留意见。
2022年4月30日,*ST新光披露公告显示,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保留审计报告,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
事实上,*ST新光在外壳保护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并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债务豁免。实际控制人持有的部分公司的司法拍卖被撤回,董事长计划增加持股等一系列组合拳头。该公司表示,它已在听证期内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听证申请,但该交易所仍宣布终止其股票上市的决定。关于是否会进一步申请审查,*ST新光董事会秘书表示:该公司尚未做出决定。
如果*ST新光不申请复核,将从2022年6月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晓科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根据交易所制定的相关规定,在强制退市的四种情况下,审计意见被视为财务退市的重要观察指标,*ST新光退市属于这种情况。审计意见退市指标纳入财务退市的情况之一,不仅是强制退市过程法治的体现,也体现了监管机构,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履行法律义务的一贯态度。
公司预重组停滞。
去年7月29日,*ST新光宣布,申请人张向法院申请预重组,理由是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还能力。该公司将有被宣布破产的风险。
在这方面,北京盈科(无锡)律师事务所律师齐成军认为,*ST新光重组将在公司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果破产重组和资产重组减轻了债务负担,预计将逐步恢复盈利能力,甚至重新上市。
至于重组进展,*ST新光秘书办公室表示:预重组程序已经停滞不前,公司退市后申请的破产重组也可能受到影响,但后续需要取决于与重组方沟通和协商的结果。与此同时,该人士说:目前,公司签署的相关协议仍然有效。
事实上,不仅*ST新光,还有四家深圳上市公司在最近三天宣布终止上市。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5日,已有14家a股公司收到交易所股票终止上市公告,准备进入退市整理期。
胡晓科认为,连续退市反映了注册制度背景下退市机制的规范化,进出、进出也净化了市场生态,监管机构再次向市场表明退出态度,必须使资本市场更好地实现适者生存的功能。
齐成军认为,新的退市规定量化了退市指标,多管齐下打击了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同时,简化了退市流程,取消了暂停和恢复上市环节,加快了上市公司的退市。监管机构的大胆改革是努力撤回低质量上市企业,形成筛选机制。
上海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王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未来退市规则将继续长期实时促进市场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