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贝壳登陆港交所市值超千亿港元 成首家“双重主要上市”返港中概股
面对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加,中概股的回归速度也有所加快。5月11日,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贝壳-W(BEKE.US,02423.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423”,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形式返港的中概股。
据了解,“介绍形式”,意味着以简化式程序上市,特点是快,而且贝壳这次上市并非为融资而来。“主要上市”,表示港交所也是其主要上市地,两个上市市场对其同样重要。由此可得出一个信息,贝壳急于开辟第二个融资市场,以降低依赖单一融资市场的风险。
本次贝壳港股开盘价为30.854港元/股,开盘后股价一度下跌,随后股价上涨,截至5月12日收盘,股价报30.05港元/股,总市值1140亿港元。
资料显示,2020年8月,创始人左晖“云敲钟”,让贝壳顺利登陆纽交所。彼时,贝壳风头正盛,虽然成立才两年,但已经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房产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仅次于阿里巴巴的企业。上市首日,贝壳涨超80%,市值更达到422亿美元。
但今年4月,贝壳被美列入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预摘牌公司”名单。如果连续3年被认定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便会被禁止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对此,贝壳方面曾表示,一直在积极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本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地位。
于是,业内把这次返港看作贝壳保留上市地位的“B计划”。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此次贝壳上市方案预计将消除关于上市地位的不确定性。两地上市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地点选择和更灵活的交易时间,也有助于引入更多境内外投资人,以提高公司股票交易的流动性。
在美上市后这两年,贝壳有风光无限之时,也曾遭受重创与亏损,如今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首先是受新房业务拖累,盈利能力下滑。2021年,贝壳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1%至649亿元,而2020年为536亿元;毛利同比下降6.2%至158亿元,2020年为169亿元;毛利率下降至19.6%,2020年为23.9%。亏损也再次出现,2021年净亏损5.25亿元。
其次,自2021年起,在中概股走势整体欠佳、加强中介行业监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贝壳股价表现低迷,市值大幅缩水。截至美东时间5月11日收盘,贝壳美股报11.5美元/股,总市值为145.41亿美元。这意味着,贝壳目前总市值较最高点缩水逾80%。
中信证券预计,由于2022年一季度市场仍在低谷,预计贝壳经营指标仍将明显下降。贝壳方面称,公司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在115亿元至125亿元之间,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39.6%至44.4%。
据中信证券数据显示,2022年4月重点城市新房网签同比下降50.7%,二手房同比下降37.7%。
“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再加上装修等新业务也还处于投入期,预计2022年上半年贝壳基本面仍面临挑战,有陷入阶段性亏损的风险。”中信证券分析师称。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在2022年下半年,随着政策效应不断累积,房地产服务行业GTV有机会出现单季正增长,贝壳单季度业绩弹性也有望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