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人社局十大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2022-04-25 10:57:18
来源:

  【摘要】 襄阳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标杆城市

  近年来,襄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常抓不懈,实现“放管服”改革提质增效。

  2021年6月,襄阳市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优秀”等次,跻身全国50强,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同时被评为湖北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近日,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出炉,襄阳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2021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30条”

  2021年,襄阳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30条”措施,明确100项改革任务,围绕破解营商环境的顽瘴痼疾,扎实推进“清文件、减审批、降成本”专项行动,确认废止政府规范性文件49件、失效279件;市本级政务服务办理时限压缩比例达93.2%;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6.9亿元。2022年1月襄阳市成功签约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项目,整个项目从要素保障、资金筹措、土地征迁、施工组织、行政审批等五个方面打破常规,在土地挂牌公示期间同步开展土地平整工作,将以往至少需要3个月完成的土地平整期压缩到25天,创造了“襄阳速度”。

  同时襄阳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一网通办”百日攻坚行动,倒逼政务提速。企业群众办事可网办率达99.1%,“最多跑一次”事项占99.49%;工商注册登记实现“秒批秒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天办结,不动产登记、水电气一体化过户等1095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零跑腿”。全面深化“无申请兑现”改革。将38项惠企政策纳入“无申请兑现”范围,把3.61亿元各类奖补资金直接拨付至7545家企业。目前,市县两级已推出150项“无申请兑现”事项。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襄阳市完成11个县(市、区)、14万亩工业园区区域性统一评价,形成“标准地”储备,实现“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项目落地策划、开工报建、竣工验收等跨部门事项“一事联办,一次办好”。“襄阳市投资项目报建审批区域性统一评价改革”获评第三届湖北改革奖。高标准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汇集城管、政法等各类业务系统55个,接入70家单位3.15亿条数据,市、县、乡三级城市运行体系实现并网联动。

  襄阳还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同一阶段多个事项“一体化”推进,为建设项目提供高效的政务服务。项目拿地前,9个必须在项目开工前由企业完成的评价项目由政府进行区域性统一评价,形成“标准地”储备;项目选址时,通过“多规合一”项目策划生成系统,形成项目建设条件、管控要求、设计要点等;项目开工前,实现“拿地即可开工”,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5个证件实行“五证同发”;项目竣工后,消防验收、人防验收等6个验收事项实行限时“联合验收”。通过改革,全流程审批时间从国务院要求的120个工作日压缩到56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从303项简化为最多96项。该项改革作为典型案例被编入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在全国推广。

  市人社局十大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襄阳市人社局围绕“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持续优化社会保障环境、持续优化产业人才环境、持续优化人社法治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出十大重点举措,为优化该市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为襄阳市23个生产经营类重大项目逐一配备人社专员,人社专员全部由人社系统熟悉就业、社保政策和操作流程的中层以上干部担任,为项目实行人社业务全程代理服务,做到“项目一签约,服务就跟进”“无事不扰,有事即办”,让项目企业不再为用工、参保等问题分心。建成“襄十随神”城市群零工市场体系,强化市级总站统筹管理、县级分站衔接培训、乡镇(社区)驿站服务用工的三级联动机制,拓展“零工之家”信息网、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功能应用,为四地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精细、便捷的服务。在全市开展重点企业(行业)人才中级职称自主评价工作,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中的自主权,更好激发人才活力,促进行业发展,提振企业信心。实施“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百千万工程”,选树100名市级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全年至少为1000名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开展一次业务培训,为全市10000家企业提供用工指导、资源配置、风险预防和争议调解等服务。对企业进行“无申享”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按A/B/C三个等级划分。实施人社服务“网办提质行动”,持续提高网办知晓率,确保辖区企业政务网动态注册率保持100%,积极引导企业群众网上办。纵向深化政务服务“三权重构”改革,在四个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同步办理市级人社事项的基础上,将受理(出件)窗口向街道、社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