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下控股毛利率近60%净利率仅5.6%,产品均为代工高度依赖营销

2022-04-18 12:17:09
来源:

  【摘要】 蕉下产品均为代工贴牌品控存忧 毛利率近60%一年花5 86亿打广告

  即将进入炎炎夏日,以防晒小伞起家的蕉下试图突破资本市场。

  近日,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蕉下)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上市。如果上市成功,蕉下将成为中国城市户外理念的第一股。

  从黑胶防晒伞开始,随着硬核防晒的东风,2013年香蕉成功进入城市女性衣柜,业绩迅速扩大,年收入超过24亿元。

  但《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香蕉下难以摆脱重营销、轻研发的新消费品牌通病,其分销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45.9%,而研发费用占比逐年下降至3%。

  此外,香蕉供应端没有独立的工厂,产品是OEMOEM,核心竞争力和产品质量存在隐患。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香蕉能否平衡营销和研发,提高黄金含量仍有待观察。

  毛利率近60%,净利率仅5.6%

  据公开资料显示,香蕉下主要针对年轻女性消费者的户外防晒市场80后马龙和林泽于2013年在杭州成立。成立当年,他们推出了明星产品双层小黑伞,一炮走红。近年来,它大力扩大非伞产品,进一步扩展到服装和配饰。

  由于近年来她的经济的普及,香蕉下的业绩规模迅速增长。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香蕉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5亿元、7.94亿元和24.07亿元,增速较快。同期年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万元和1.36亿元。

  随着主营业务的不断扩大,香蕉正试图摆脱对小黑伞的依赖,收入构成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伞式工具的收入比例从2019年的86.9%急剧下降到2021年的20.8%。服装收入的比例从2019年的0.79%增加到2021年的29.5%。到2021年,服装、伞式工具、配件、帽子等类别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发展趋势。

  然而,《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辉煌的财务业绩背后,香蕉仍处于严格意义上的净亏损状态。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2019-2021年盈利的主要原因是排除了股份支付的工资费用,以及可转换和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化。事实上,在增加上述支出和价值变化后,香蕉下分别损失了2320万元、7.7万元和5.47亿元。

  从利润水平来看,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0.0%、57.4%和59.1%,呈上升趋势,但净利润率分别为5.1%、5.0%和5.6%,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招股说明书中,香蕉下还暴露了业绩上的另一个缺陷,即过度依赖在线渠道。目前,香蕉下主要采用自营渠道与经销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2021年,香蕉下自营渠道营业收入达到20.12亿元,占总收入的83.6%,其中和电子商务平台分别占68.3%和12.6%。截至2021年底,蕉下872家经销商仅占总收入的16.4%。

  目前香蕉下只有66家线下门店,其中31家是合作零售店,经营效率和价值增长空间还有待挖掘。

  产品都是OEM,高度依赖营销。

  重营销、轻研发是很多新消费品牌的通病,香蕉下显然没有免俗。

  作为一个新的消费品牌,蕉下在营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仅2021年,蕉下就与600多个KOL合作,聘请明星代言,频繁登上主播直播间。

  在频繁的营销行动下,相关费用数据上升。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2021年,香蕉下的分销销售费用分别为1.25亿元、3.23亿元和11.04亿元,占总收入的32.4%、40.7%和45.9%。

  在分销和销售费用中,广告和营销费用(即推广费用)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项目。报告期分别为0.37亿元、1.19亿元和5.86亿元,占总收入的9.6%、15.0%和24.4%,急剧飙升。

  营销费用的增加不仅拖累了净利率,而且直接挤压了香蕉下的研发投资。2019-2021年,香蕉下的研发费用仅为1990万元,3590万元和7160万元,占总收入的5.3%、4.6%和3%,呈下降趋势。

  香蕉下的表现高度依赖爆款。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香蕉下前30款热门精选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99.8%。到2021年,这个数字下降到74.1%,但仍然很高。这意味着香蕉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品类拓展和多元化收入构成层面。

  此外,《长江商业日报》记者指出,降低香蕉利润的另一个因素是其产品委托生产(OEM),即OEM销售,该模式易于复制,缺乏核心竞争力。截至2021年12月31日,香蕉与166家合同制造商合作。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2021年,香蕉下将所有生产外包给合同制造商,合同制造商以销定产,这也给香蕉下带来了1.92亿元、3.38亿元和9.86亿元的销售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49.3%、42%和40.3%。换句话说,香蕉下收入的40%应该支付给供应商购买成品。

  需要注意的是,营销和OEM不仅吃掉了利润,而且影响了香蕉在C端的声誉。《长江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香蕉投诉近100起,其中防晒指数不达标、伞质量问题、虚假宣传等问题很常见。

  IPO表示,通过战略联盟,收购和投资将用于加强研发,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全渠道销售和分销网络,促进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