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药品及医疗器械收入保持增长,海内外市场“演变”将决定未来业绩

2022-03-14 11:10:34
来源:

  【摘要】 两家兽用医疗产品公司发布业绩报告 研发投入不突出 未来增长仍可期

  3月11日,两家兽医产品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年业绩报告。各自业务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两家公司的业绩增长模式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兽医产品的需求在未来将保持乐观增长。

  兽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收入保持增长。

  这两家公司是回盛生物(300871.SZ)和股份(30112.SZ);一家生产兽药,另一家是兽医医疗器械制造商;两家公司于2020年8月和2022年1月登陆a股市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和收入。根据年度报告,回生生物主要从事兽药(包括化学制剂、原料药、中药制剂)、饲料和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的产品已涵盖抗微生物、抗寄生虫等药品,公司还扩大了家禽、水产品、宠物、反刍动物等药品领域。

  2021年,回盛生物收入94.13%来自兽用原料药和制剂,5.87%来自其他原料药和制剂;按产品划分,公司收入84.88%来自兽用化学制剂,收入6.75%来自兽用原料药,收入2.5%来自兽用中药制剂。

  采用股份的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销售医用和兽用注射穿刺设备和实验室耗材。

  ODM/OEM等方式包括纽勤(Neogen)、麦朗(Medline)、赛默飞世尔(Thermofisher),

  全球知名企业,包括麦克森(Mckesson),提供穿刺针、注射器、实验室耗材等相关产品。

  2021年,47.91%的股份收入来自医疗产品,35.16%来自兽用产品,16.93%来自实验室耗材;如果按产品划分,公司收入58.63%来自注射器,23.26%来自穿刺针,16.93%来自实验室耗材,0.16%来自口罩。

  2021年两家公司增长差异较大,回盛生物营业收入增加,净利润下降;采纳股份的营业收入下降,扣除后净利润大幅增加。

  2021年,回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9.96亿元,同比增长28.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下降1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17.11%。

  同期,营业收入4.42亿元,同比下降12.47%;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4.63%;上市公司股东扣除后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22.21%。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业绩增长大不相同,但兽用药品和兽用医疗器械的收入都在增长。2021年,回盛生物兽用原料药和制剂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31.67%;同期兽用产品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53.78%。

  《电鳗快报》注意到,两家公司业绩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各项费用差异较大。2021年,回盛生物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10.28%、21.98%和-13.09%;同期采用股份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增长率分别为-47.82%、-43.77%和-72.1%。当收入下降时,所有费用的大幅下降增加了其净利润。

  研发投资不突出。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兽药技术来源国,兽药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兽药专利申请量的48.88%;其次,美国兽药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兽药专利申请量的14.4%。虽然欧洲专利局和俄罗斯排名第三和第四,但与中国排名第一的专利申请量相差甚远。

  2021年,回盛生物的R&D费用为4689万元,同比增长65.2%;同期采用股份的R&D费用为1844万元,同比下降1.39%。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回盛生物的R&D投资分别占4.94%、3.65%和4.71%;同期采用股份的R&D投资分别占6.29%、3.7%和4.17%。由此可见,在过去三年中,回盛生物和采用股份的R&D投资比例有所不同。

  到2020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兽药企业1633家,行业总销售额683.52亿元。生猪养殖业作为猪肉消费大国,对兽医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影响很大。

  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后,大量养殖散户退出市场,为龙头猪企扩大产能创造了良好机遇。2021年底,4329万头母猪可以繁殖,相当于正常所有权的105.6%,产能大幅增加。

  2021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进一步导致许多中小农减产或退出养殖业。据农业和农村部介绍,2021年畜禽养殖综合规模率首次达到70%,其中生猪养殖规模率首次达到60%,养殖规模率进一步提高。

  业内分析师认为,随着下游水产养殖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大型兽药企业凭借品牌、产品质量、研发实力等诸多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兽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水产养殖企业对产品质量和产能供应能力有更严格的要求。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的趋势将促进大型水产养殖企业与综合实力突出的兽药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发布的《兽药产业发展报告(2020年)》,与2019年相比,2020年化药制剂销售前30名企业实现销售总额112.02亿元,占化药制剂销售总额的44.35%。

  年增长近4%。

  此外,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宠物医疗器械需求的增长不容忽视。此外,对于畜牧业和宠物饲养,疫苗注射是一种刚性需求,其配套注射设备必须同时增加。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从生产规模来看,我国兽用注射穿刺器械的市场容量从2014年的17.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0%。除了越来越多的宠物需求外,其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主要来自我国家禽畜牧业的不断增长,特别是随着下游饲养业的集中化和地方农业部门对养殖动物疫苗的预防管理日益规范,我国兽用注射器的市场容量正在增长。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1亿元。

  国内外市场的演变将决定未来的业绩。

  在登陆a股市场之前,从2018年到2020年,回盛生物扣除后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0.63亿元和1.39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21.48%、-7.06%和122.12%;同期扣除后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0.3亿元和0.56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68.68%、48.84%和87.15%。

  可以看出,在进入a股市场之前,兽医医疗器械企业的股份保持了显著增长,而兽医医药企业的业绩增长并不稳定。这两家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点在哪里?

  根据医疗器械研究所的数据,2019年,中国医疗耗材市场占医疗器械行业的32%,国内行业增速约为20%。预计2020年低值医疗耗材市场规模将达到970亿元,同比增长25.97%。在低值医疗耗材中,注射穿刺市场份额约为低值医疗耗材市场的30%,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QYResearch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一次性注射器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4.7%。根据OEC数据,2018年全球注射器贸易总额为49.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