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两股东减持合计6% “千亿顶流”葛兰的重仓股现大额减持

2022-01-26 13:06:19
来源:

  【摘要】 “千亿顶流”葛兰的重仓股现大额减持 两股东要卖近5000万股 康龙化成股价承压!

  1月25日晚间,康龙化成公告,股东信中康成、信中龙成拟合计减持不超过6%股份,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若以最新收盘价130.49元估算,两股东合计最高减持金额约60亿元。

Image

  从二级市场看,康龙化成近5个月股价持续下跌,累计跌幅超过40%。不过,尽管公司股价回调明显,但康龙化成的发行价仅为7.66元/股,而原始股东持股成本远低于发行价,这意味着解禁股东将收益颇丰。

  值得注意的是,康龙化成还是新晋千亿顶流基金经理葛兰的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的第五大重仓股,同时也是持仓康龙化成最多的公募基金。

  两股东减持合计6%

  1月25日晚间,康龙化成抛出一纸主要股东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

  公告显示,持康龙化成股份1.57亿股(占总股本比例19.79%)的股东信中康成计划以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协议转让等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可的合法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176.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4%)。

  与此同时,持康龙化成股份2849.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59%)的股东信中龙成计划以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协议转让等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可的合法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88.3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

  这意味着两股东合计拟减持康龙化成不超过6%股份。康龙化成去年三季报显示,信中康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信中龙成为公司第六大股东。

  从二级市场看,在去年8月触及了244元每股的历史之后,康龙化成股价持续调整,累计至今已经下跌超过40%,最新收盘130.49元每股,若以该价格估算,两股东合计最高减持金额约60亿元。

Image

  尽管康龙化成近期股价回调明显,但公司发行价仅为7.66元/股,此外原始股东持股成本远低于发行价,这意味着解禁股东收益颇丰。

  值得注意的是,康龙化成是本周解禁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数据显示,本周共有72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数量73.72亿股,解禁市值约1900亿元。而康龙化成解禁市值超过400亿元。

  根据此前公告,康龙化成将在1月28日迎来上市三年的首发限售股解禁,新增流通数量3.7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的46.97%,是解禁前流通盘的1.31倍。

  本次解禁涉及股东11位,包括深圳市信中康成投资合伙企业、Pharmaron Holdings Limited、深圳市信中龙成投资合伙企业、宁波龙泰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公司实控人楼小强等,这也是本次两大股东减持的一大背景。

  康龙化成是中国第二大医药研发服务平台(CRO),不久前的公司还发布了2021年业绩预喜公告。

  1月21日晚间,康龙化成公布,预计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3.41亿元-74.95亿元,同比增长43%-46%;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17亿元,同比增长35%-45%;扣非净利润12.81亿元-13.61亿元,同比增长60%-70%。

  谈及业绩情况,康龙化成表示,公司经营计划有序开展,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成熟服务线规模效益、运营效率逐渐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公司持续推进新业务的布局和发展,新业务在投入阶段毛利率相对较低;公司收入主要以美元计价,2021年度美元兑换人民币平均汇率相比上年度大幅下降约6.5%,对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有一定负面影响

  葛兰重仓股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康龙化成还是新晋千亿顶流基金经理葛兰的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的重仓股之一。

  1月22日,葛兰管理的5只基金公布2021年四季报,截至2021年底,葛兰的管理规模突破千亿,达1103.39亿元。在仓位方面,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四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为81.47%,较三季度下降8.15个百分点。

Image

  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迈瑞医疗、片仔癀、通策医疗、博腾股份、九洲药业。

  在四季报中,葛兰表示,2021年四季度总体维持了高仓位的运作,在长期看好的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高质量仿制药的龙头企业等方向进行了着重布局。2021年四季度末,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

  值得注意的是,葛兰仍看好创新药产业链方向。“从未来的配置方向来看,创新药产业链仍旧是长期最为看好的方向,从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国内企业近年来的创新积累,都使得国内的创新药产业链长期维持在高景气度的状态。此外,随着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提升,产品、服务的渗透率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都在持续提升,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有着长期的增长空间。”葛兰称。

  不过,随着近期医药股的持续下跌,中欧医疗健康也被业内视为在投资上不断“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