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2年首只银行股正式登陆A股 兰州银行上市首日涨43 98%
2022年首只银行股正式登陆A股。
1月17日,兰州银行在深交所挂牌上市,A股迎来了第42家上市银行、第17家上市城商行,同时也是甘肃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
从股价表现来看,兰州银行今日于盘中拉升涨停。截至收盘,兰州银行股价涨43.98%,股价为5.14元/股,总市值为292.8亿元。
公告书显示,兰州银行首次公开发行5.7亿股普通股,发行价格为3.5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0.3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9.68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以支持业务持续增长,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提升股东价值。
资产规模超4000亿元
业绩稳步增长
兰州银行前身为兰州城市合作银行,是1997年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原兰州市56家城市信用社通过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由地方财政、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共同发起设立的,是甘肃省境内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8年,兰州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更名为兰州银行。
成立之初,兰州银行资产规模仅有39亿元,存款仅有28亿元。秉持“服务地方、服务实体、服务民营、服务居民”的市场定位和审慎稳健的经营理念,兰州银行在挑战中革弊求新,在机遇中创新突破,如今已发展成为资产超4000亿元,存款超3000亿元,贷款超2000亿元,拥有员工4000余人,营业网点181家,控股金融租赁公司1家,参股村镇银行6家,分支机构覆盖省内所有市州的西北存贷款规模最大城商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的《甘肃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兰州银行在兰州市中小商业银行中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均排名首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1.98%和21.77%;在甘肃省中小商业银行中贷款余额、存款余额也排名首位,市场份额分别为9.96%和13.44%。
在2021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兰州银行排名第324位,比上年提升35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2021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排行榜中,兰州银行排名第66位,位列城商行第36位。
今年前三季度,兰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9.8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5%和134.42%。兰州银行预计,2021年度全年营业收入或将达78.15亿元至79.32亿元,同比增长7%至8.6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可达15.87亿元至16.98亿元,同比增长79.38%至91.85%,业绩稳步增长。
专注中小微金融业务
加快数字化转型
从甘肃省第一家地方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到甘肃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兰州银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专注中小微金融业务,形成了成熟先进的中小微信贷技术和业务流程,中小微信贷占比接近80%。
此外,兰州银行还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加速数字化转型,借助科技力量赋能实体经济,金融科技居于行业先进水平。
为了使中小微金融服务业务线上化,兰州银行落地全省首笔中征平台线上营收账款融资业务及首单“信易贷”平台业务,落地“税e通”升级改造项目。该行的交易银行特色产品体系初具规模,创新业务“政采e贷”“医采e贷”“一键贴现”“陇商e贷”等新业务顺利开展。普惠贷款营销投放多点发力,开发推出“医药通”“经营e贷”“结算快贷”等产品,高效、精准对接不同类型的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借助营业网点覆盖甘肃省的优势,兰州银行还积极推进网点智能化建设,持续丰富并完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功能,结合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提升普惠金融力度。
此外,兰州银行还通过科技赋能驱动业务创新,重构交易银行服务体系,全面升级财资e管平台。该平台依托“产品+服务+渠道”的综合性体系,通过整合银行传统对公业务,加入特色需求元素,构成一站式服务,可支持企业ERP、开放银行等多渠道接入。以“线上化、场景化、平台化”深度拓展“智慧金融”内涵,为对公客户提供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电子票据、财资管理、在线融资等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实现从“账户+支付”到“场景+金融”的交易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截至2021年11月底,财资e管平台为3700多户对公企业提供金融服务900多项,为36家集团客户对接银企直连,为全省12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供招标通服务,累计发生账务类交易281.7万笔、31041亿元,年度账务类交易80.6万笔、7027.97亿元,同比2020年度交易量增长46.4%、交易额增长27.8%。
展望未来,兰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建平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实现A股上市是兰州银行发展壮大的里程碑,借助资本市场东风,扬帆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致力打造企业客户的综合服务商,居民客户的财富管理专家,服务本地经济的好银行。以‘轻型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以中小微业务、零售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为驱动,加快发展转型步伐,实现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双提升,资产质量和负债结构双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