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揭牌,深圳拟建成中国首批儿童友好型城市

2019-11-21 12:01:31
来源: 南方网

  【摘要】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是深圳娃。”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今年恰逢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颁布30周年,福海街道、深圳市水情教育基地、深圳市儿童乐园等10个机构或区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是深圳娃。”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今年恰逢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颁布30周年,福海街道、深圳市水情教育基地、深圳市儿童乐园等10个机构或区域在“2019年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现场会”上被授予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将全市此类基地数量推至27个。

“未来深圳将对标世界一流,在儿童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持续发力,因地制宜打造更多儿童友好领域,试点和创新实践基地,努力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呼吁市民,携手将深圳建设成为中国首批儿童友好型城市。

“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让城市为儿童而建

从2016年首次系统性提出建设中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以来,深圳一直倡导“让城市为儿童而建”,积极弥补城市治理中儿童视角的缺失,对儿童实行不分户籍“无差别”公共服务,实现“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是深圳娃”。

深圳市妇联主席、市妇儿工委副主任马宏说,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地方性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纲领文件——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确定了儿童社会保障、儿童参与和儿童友好空间三大策略体系,在全市统筹推进实施。选取与儿童紧密相关的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和安全出行等领域开展试点建设,制定建设指引标准并在全市试行推广。

目前中英文版《深圳市儿童友好型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建设指引(试行)》、《深圳市儿童友好出行系统建设指引(试行)》、《深圳市母婴室建设标准指引(试行)》等7大领域建设指引,除母婴室外,均为国内首创,其中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母婴室等五个领域指引已试行一年。“理念先行是关键、可落地可推广是先行示范的前提、共建共治共享是城市治理成效的保证。”马宏说,深圳制定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在地化”建设指引,探索出一条城市治理的新路径,收获了一批儿童友好基层实践成果。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充分肯定了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经验做法。“用一米的高度看城市,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服务质量,体现了新时代下社会治理重视儿童视角的治理观念。”欧晓理说,儿童优先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关爱儿童已成为重要纽带,“在共建一带一路大局下,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将成为中国在儿童领域向世界开放与合作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点亮蓝色之光,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深圳样本”

当晚,世界儿童日“建设先行示范区·点亮儿童未来”亮灯纪念活动在宝安海滨广场举行,点亮了象征儿童友好的蓝色之光后,广场周边建筑群滚动着“建设先行示范区·点亮儿童未来”的字样,从深圳向世界儿童送上祝福,向社会传递了深圳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儿童优先的声音。

“让我们点亮的蓝色光芒成为对全世界23亿儿童做出的承诺。”亮灯现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副代表郑道表示。

这已是深圳第三次在世界儿童日举办亮灯活动,此前曾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点亮了平安大厦和华润春笋大厦。

数据显示,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努力将儿童友好理念落实到市、区、街道、社区等各个层面,目前已建立儿童友好社区试点67个,妇女儿童之家686个;探索建立长效化的儿童公共参与机制,培养儿童参与能力,成立各级儿童议事会共119个,开展议事活动近千场;推出“母婴室”“步行巴士”等服务项目,建设母婴室542间,营造全域儿童友好的城市环境,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深圳样本”正在形成。

“未来,深圳将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儿童友好合作,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文湾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球特大型城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城市范例,以儿童友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儿童在城市中快乐成长。”马宏说。

南方日报记者张玮见习记者姚淑慧

通讯员欧阳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