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逆火而行

2019-11-09 12:01:16
来源: 南方网

  【摘要】 初秋深夜,略带凉意,京珠高速公路上,一辆集装箱物流车突然起火,火苗冲天,浓烟滚滚。司机见势不妙,赶紧把车头和车身分离,自己驾车开到前方几百米处等候救援。日常灭火救援两辆消

初秋深夜,略带凉意,京珠高速公路上,一辆集装箱物流车突然起火,火苗冲天,浓烟滚滚。司机见势不妙,赶紧把车头和车身分离,自己驾车开到前方几百米处等候救援。

日常灭火救援

两辆消防车鸣着警笛风驰电掣地赶来了,一辆灭火,一辆“运水”,穿梭在最近的消防栓和高速路之间。

从深夜12时一直到次日早上8时,热浪中,整整奋战了一个通宵之后,火,终于灭了。

忙了一宿没合眼的韶关消防员刘宏涛,正准备打道回府,转身之间不经意的一瞥,鼻子一阵发酸:公路边,弟兄们一个个席地而睡,连个垫背的东西都没有,那一张张年轻的脸,熏得黝黑黝黑的,还挂着没擦干的汗渍。这一幕场景,就像电影胶片一样,从此定格在他的记忆深处。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特勤大队消防员在水库进行潜水训练。石磊摄

来自广东消防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平均每4分半钟就投入一场战斗,参与各类考验11万多场,成功抢救、疏散遇险的群众4万余人。

每一次出警,是出发,亦可能是告别。

灭火,快!

“叮铃铃!”下午2时43分21秒,佛山消防救援支队禅城三中队,一阵刺耳的警铃声突然响起。消防班长车李沅刚刚躺下不久,一听到铃声,条件反射一般,马上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快速冲下楼道。

穿战斗服、系腰带、戴头盔、登消防车……在位子上坐稳后,他习惯性地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2时43分51秒。

车李沅所在的禅城三中队,所辖石湾镇,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多。老旧城区的消防安全令人伤脑筋:建筑通常为砖木或木质结构,房屋间距极小,巷道狭窄逼仄,一遇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扩散,消防车进不去,被困者又出不来。

佛山消防救援支队禅城三中队消防员

去年的一天,禅城三中队接到命令:绿景路一装饰城起火,多名群众被困。赶到现场一看,着火的是一栋七层楼高的出租屋,三楼以上建筑已被滚滚浓烟裹住。

特勤班班长吴杰带着队员冲进了楼里。他们迅速找到一个消防栓,用力拧开,细细的水流缓缓冒了出来。水压太低了!

这种情况经常遇到。老城区的市政设施规划较早,有的没有消防水池,有的没有消火栓,即便有,水压也不稳定,关键时刻很容易“掉链子"。

水压过低,根本无法达到灭火要求,只能徒步上楼实施救援。一楼、二楼、三楼……一层一层地搜,一间一间地找。现场浓烟阵阵,火浪滚滚。由于持续处于紧张作业状态,氧气消耗极快。就在他们气喘吁吁将3名被困者救出楼外时,几乎同一时间,身上的空气呼吸器也传来了气压不足的预警声。

佛山消防救援支队禅城三中队消防员

然而,楼上还有人被困,来不及休息,他们换上新的气瓶,又朝楼上跑去。

在六楼,吴杰发现了一名老人,老人因惊吓过度无法行动,吴杰把自己的防毒面罩摘下来,帮老人戴上,快速抱起他跑出大楼。

7月14日深夜,深圳罗湖区松泉公寓五楼一间房屋起火,消防员赶到时,却被停在消防通道上的十余辆私家车拦住了去路。从小区门口到火灾现场不到300米,大家只能望“火”兴叹,最后还是业主和消防员一起努力,将占道车辆一辆一辆挪开,消防车才得以开进灭火。

然而,还是迟了,起火的房间几乎成了废墟,房门被烤得变了形,走廊通道被熏得漆黑一片,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消防员在扑灭老城区火灾

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火灾,扑救难度更大。“我们消防车的载水量有限,而高速路事故地点通常距离市区比较远,遇上堵车,用水就更麻烦了。”韶关曲江消防中队特勤班班长刘宏涛告诉记者。

在韶关辖内,有京珠、广乐和韶赣3条高速公路,106国道、253省道等多条交通主干道由此经过,车辆一多,事故发生概率就大。在曲江中队每年300余起出警任务中,处理交通事故的救援量仅次于火情。

全能救援

消防员的工作,不仅仅是灭火。

“我家小孩的脚滑进厕所卡住了,你们能帮帮忙吗?”

“你们快来吧,出车祸啦,有人被卡在车头里出不来啦!”

“我出门没带钥匙,进不了家了,孩子一个人在家,能帮我开门吗?”

……

在群众眼里,消防员几乎就是“全能管家”,能够处理大大小小的麻烦事。被塑料玩具夹了手、被玻璃门夹住腿等等,“熊孩子”们各种“花式”闹剧也时常令消防员心疼又无奈。

以佛山禅城三中队为例,每个月平均出警约40起,最多的是社会救助,占了一半左右。

工厂车间往往是事故多发地,工人们因操作不当发生意外时有发生。10月25日,在中山市南头镇一工厂,一名工人操作不慎,被开料机的两根大轴夹住右手臂,鲜血直流。消防员用电动剪扩器将设备左侧的齿轮组链条剪断,依序拆下齿轮组,用铁铤和木棍将大轴承抬起来,这才将被夹的手臂救出。

消防员切割机器,把工人被夹的手取出

3天后,阳江市江城区一纸皮车间内又传出一声惨叫,一名工人的左手被开槽机紧紧咬住。消防员实施的方案是:从开槽机的上方进行切割,用液压扩张器对机器进行扩张,扩开一个救援空间后,将被夹手指取出。

去年2月7日,佛山禅城南庄绿岛湖地铁二号线在建工地发生坍塌事故,现场隧道管片变形、破损,引发季华西路三十多米路段坍塌,多名工人被困隧道中。消防班长车李沅和4名队友,深入地下500米深的隧道里实施救援。

消防员从积水的社区背出被困居民

坍塌地点距离隧道口约700米,地下水咕噜咕噜地冒着,刚开始仅淹至小腿,很快就涨到了大腿处。水位不断上涨,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的风险。

坍塌的钢筋水泥杂乱地堆叠在一起,空间狭小,氧气稀薄。车李沅他们快速商议了一下,决定采用钢筋速断器、液压破拆工具组进行破拆。经过19个小时的奋战,各路救援队当晚一共救出了9人。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这一场事故中,仍有数名工人丢了性命。

经常冲火场,有时还得潜深水。

酷暑时节,人们喜欢下水游泳,有的贪恋深山水库的清凉酷爽,冒险游起了“野泳”。广州东北郊的龙洞水库,水深60米,一旁设置的“禁止游泳”警示牌,没能阻挡冒险者前来。水质清澈,表面看平静如常,其实水下暗藏危险。

一天凌晨,消防救援总队特勤大队接到一起群众游泳失踪的求救,派水域救援队赶到现场,在确定了溺水范围后,4名消防员立即潜入水中寻找、打捞。

水面上漆黑一片,水下更是伸手不见五指。寂静的水面下,只听得到水流和自己的呼吸声。这4名消防员第一次实战下水救援,尽管有水下探照灯,但安静幽闭的环境,多少还是让他们有些发怵。

救援队在进行水下搜救。石磊摄

救援队员一面适应水温,一面缓解耳压。脚蹼扬沙,下潜越深,气温越低,刺骨的湖水浸透了潜水衣。

混沌中,他们隐约看到水下有个人形,便小心翼翼地游近、确认。最终,在水下11米处,落水者被发现,打捞上岸。

向死而生

每一次出警,都是一次生命的赌注。

6月9日晚,一场特大雷暴雨向河源袭来,各地纷纷告急。受灾最严重的三洞村,已经与外界失联了12个小时,村里数百名群众如何?没有消息。

10日晚,下着瓢泼大雨。总队特勤大队派出5名突击队员徒步进山。

专业,才能让救援更得力。今年,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成立综合应急救援机动支队,这支年轻的队伍,要承担针对地质灾害、水域、山岳、核生化等多项专业救援。

11日凌晨2点,突击队员被洪水挡在了通往三洞村的唯一桥梁——园山桥边。此时,桥已经被洪水横腰冲断,无法通行。

河水还在不断上涨,平时十几米宽的小河,此刻也已经猛涨到了接近百米宽。突击队员紧急商量救援方案。

在洪水的咆哮中,对岸隐约传来了呼救声。有人!不能再等了。前线指挥员果断下达命令:架设绳索桥。可是,水流湍急,速度达每秒10米,此岸,冲锋舟难以靠近,彼岸,无人机无人接应,要架桥,只能泅渡过河。

王国宇。徐昊摄

刚刚结束潜水培训的王国宇自告奋勇。可是,在汹涌如猛兽的狂飙面前,渺小的人就是沧海一粟。王国宇刚下水,就被洪水卷出了百米开外,瞬间消失在滚滚洪流中。“当时,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队友程宗其回忆,“后来,远远看到他的头冒出来了,现场所有的人,眼睛里都含着泪。”

一番艰难的搏斗之后,王国宇终于登岸了,早前胃里果腹的些许面包,全都呕了出来。

站在记者面前的王国宇,1.85米的个头,21岁的小伙子。“快到对岸的时候,我拼命游,却好像一直停留在原地,那时就只有一个念头,接着游!”

被洪水卷走,那会儿,不害怕么?“不害怕,那是假的。”王国宇说,别的也没多想,只知道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他的身后,有人紧紧拽着他的安全绳;在上游1.2公里处,有队员在观察洪水中漂浮的障碍物,一发现障碍物就能提前预警、中断作业;在下游,有队员准备好了救生设备,以备发生不测后能及时施救。

第一座绳索桥成功搭建,救援队得以进入三洞村实施救援。转移群众的时候,王国宇从一间屋里接过一个两岁大的孩子,把他放在脸盆里,托举着救了出来,“不想自己满身的淤泥和汗臭弄脏孩子。”他说。

作为综合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国家队”,这些“蓝朋友”所坚持的,是向死而生的信念。

对湛江消防员张志添来说,2015年10月4日这一天,一辈子难忘。

那一天,受强台风“彩虹”袭击,湛江市富多煤气公司3个罐体800多吨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情况十分紧急。

那可是个“火药桶”,随时致命。群众,必须疏散开,同时,还得有人靠近它。因为,得有人前去堵漏。

韶关消防救援支队曲江中队消防员进行破拆练习。郑一见摄

张志添主动请命。入队22年的他,参加过3000多次应急救援。

泄露处位于罐顶,离地20多米,强台风的袭击毁坏了铁梯。张志添想了想,搬来了竹梯,利用罐体喷淋管道往上爬。

罐顶不断喷出腾腾白气,耳边传来吱吱响声。2个小时的紧张作业,张志添终于把泄漏的地方堵上了!这是关键的一环,也是救命的一环。

逆行者张志添,成功执行了任务,平安落地;逆行者李盛元,却差点丢了性命。

李盛元是广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2003年,还是中队长的他接到任务前往广州钛白粉厂处置一宗四氯化钛泄漏事故,其间从伸手不见五指的厂房二楼重重摔下,当场昏迷,经过救治保住了性命,却无法立即行走。

“当时心里落差很大,我是消防员,要救火、救人,现在却还要别人照顾,不是很窝囊么。”李盛元忍不住冲家人发了无名火,不是因为负伤给自己带来的伤残,而是“恨自己再没能参与救援”。好在经过多年持续治疗和康复训练,如今,他已经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有些逆火而行的消防员,却再也回不来了。

对广州支队消防员黎剑来说,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大爆炸,是他难以磨灭的一道伤疤。在那场大救援中牺牲的近百名消防员中,就有一位他至亲至爱的人。

“我马上给钢子哥打电话,一遍又一遍,可始终没有听到钢子哥的声音……我的钢子哥走了……”黎剑和钢子哥从小在一起玩,钢子哥2011年当了消防员在天津服役,“兄弟,我在部队等你!”他鼓励小弟也穿上军装。没想到,两人的约定还没实现,哥哥就牺牲了。得知噩耗的那天晚上,黎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房间里,没有开灯,呆坐了一整晚。

两个月后,黎剑入伍了,镜子里的他,英姿飒爽。入伍以来,他一共参加了1000多次救援,最多的一天出警20次。每次救出群众的那一瞬间,他的脑海里总会浮现起钢子哥的模样,“好像他就站在那头,冲我咧开嘴笑,夸我呢。”

南方日报记者洪奕宜关喜如意祁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