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校园里,总有一些普通的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学生们记住了这些“燃灯者”,同事们怀念着这些“同行人”。在华南理工大学,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华工人眼中的“
在校园里,总有一些普通的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学生们记住了这些“燃灯者”,同事们怀念着这些“同行人”。
在华南理工大学,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华工人眼中的“华工字典”,也是同事眼中的“华工雷锋”。他叫陈国坚,是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原馆长。今年10月9日凌晨,他因病逝世,而就在前一天晚上,72岁的他仍在伏案工作,笔耕不辍!
11月7日,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先进事迹与经验报告会。多位陈国坚老师的同事代表登台讲述了他们和逝者的二三事,从平凡中见伟大、从琐事中见忠诚。与此同时,华南理工大学在精准扶贫、基层党建、学生思政等工作上的先进人物代表也登台讲述自己的事迹和经验,为大家树立了精神上的模范、实践中的标杆,引起师生员工强烈反响。
博闻强记:档案记忆精细到页码
陈国坚1965年进入华南工学院(注:华南理工大学前身)造纸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在多个岗位上为学校作出贡献。
在学校档案馆退休教工张娟娟眼里,陈国坚对档案利用有着满腔热忱,对校史挖掘有着执着坚持。她说,平时只要没有人利用档案,陈国坚就会进到库房翻阅各类综合档案。在档案馆的10年里,各类综合档案及相关史料,陈国坚至少翻阅了5遍以上。工作之余,陈国坚还常到二手市场淘旧书刊、旧报刊,将其中刊登的关于学校和高等教育相关的报刊资料逐一剪贴成册,详细标注出处、时间等信息,共整理了几十本。
广泛的涉猎和博闻强记,令陈国坚脑海里存储了大量文件、数据和华工故事,甚至连事情的年月日、哪本档案资料的哪一页,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而经年积累的报刊资料不仅被学校相关部门和师生所利用,也为兄弟学校解决过大问题。
2005年是钱学森回国工作50周年,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要举办纪念活动。该校派人来广州查找钱学森回国的资料,许久没有找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们来到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结果陈国坚很快查到1950年10月广州科学工作者联名致电联合国和美国,呼吁立即恢复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人身自由的电文,以及1955年10月华南工学院迎接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归国抵达广州的新闻报道。拿到这两份重要的新闻报道复印件,他们非常惊喜,直呼广州之行收获不小。
钻研校史:退休后撰书高达百万字
陈国坚在高教所的同事刘金程说,在大家眼里,陈国坚是大家熟悉的“华工字典”,但在高教所的师生眼里,他更像是一位“华工雷锋”。
校史研究是他退休后被返聘到高教所的“主业”,实际上他还主动包揽了高教所大量的杂活和累活。他有一个水果篮做成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起子、钳子、钉子、锤子、网线等工具,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同事家里,需要修理什么东西,提着就可以走。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管长”——管事儿的长。
每次安排值班的时候,他总让别人先选日期,剩下的留给他。同事们遇到要调班的时候,还是找他。高教所的自习室附近没有保安,学生晚自习的安全是个大问题。陈国坚说,“有我在,问题不大。”从此每个晚上,只要学生在自习,他就在旁边的办公室加班陪伴,周末也是如此。等到学生们都走完了,他检查完门窗、水电之后,再锁门回家。
有年轻同事要借调到北京工作,但对借调单位的情况不熟悉,底气不足。陈国坚知道后,帮同事找来了要去借调单位的工作简报,而且还是按日期整理的厚厚一大叠。
最近几年,他倾尽心血编撰有关华南理工办学历史源头的书籍——《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随着他不断的收集和挖掘,越写越厚,似乎没有停笔的样子。同事劝他不要写这么厚,他说,“我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段历史挖清楚,把华工的红色基因给传承下去,这也算是给华工一个交待。至于写了多少字,出了多少书,那不是我关心的问题。顺其自然吧!”
由于他的自我加压,这本校史著作从最开始规划的最高30万字,一直写到了将近100万字。
立德树人:凝聚师生敬业爱校合力
“这一次报告会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一股就在身边的力量,能够随时鼓励你,推动你前行,”2017级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陆烨贞说。
报告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扶贫干部张健、毛善超,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王林格,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魏争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奋斗故事,这些故事和陈国坚老师的感人事迹,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前来听讲的师生。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辅导员张佳文感慨,听完报告会宛如经历一场华园的精神游历:从学校老一辈的敬业奉献开始,到脱贫攻坚一线书写的华工担当,进入实验室中描绘科研如何与党建并行出彩,来到思政岗位上感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幸福,这些更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辅导员的理想信念:“和学生在一起,每天都要全力以赴。”
南方日报记者杜玮淦通讯员华轩
图片由华南理工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