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核病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染病杀手,每天夺去4500人的生命。尽管自2000年以来,已有5400万人获救,结核病死亡人数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是,全球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没扛
结核病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染病杀手,每天夺去4500人的生命。
尽管自2000年以来,已有5400万人获救,结核病死亡人数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是,全球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没扛住”,成了新发的结核病,中国占了10%,成为结核病第二大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2035年要终结结核病流行。在这波“压力”下,中国该怎么办?
9月5日,“深莞惠零结核病行动计划研讨会”在惠州市召开。为了对付“难缠”的结核病,深圳、东莞、惠州三地结成“抗核”联盟,达成“抗核”共识,打造“零结核病城市”。来自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惠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等单位相关专家20余人参加了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说结核病是“贫穷病”,但每年仍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病。根据深圳市慢病防治中心的监测数据,2018年,深圳市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000多例。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医保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中“结核病诊疗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相关要求,深圳、东莞、惠州联合计划开展“零结核病行动计划”。
结核病是可以被治愈,最关键是早诊早治,但仍有太多的人错过了至关重要的治疗。目前,深圳肺结核治愈率达90%以上,其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将近7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如何让其他城市也能复制深圳的抗核经验?为了对付“难缠”的结核病,打造“零结核病城市”,让三地的市民和患者同时受惠,深圳、东莞、惠州不想再“各扫门前雪”,而是结成“抗核”联盟,在会上达成了“抗核”共识。根据共识,与会专家还提出了可操作性方案。
通过实验室检查,在患者痰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核病早诊早治的重要举措。三地拟建设各自的结核病区域检验中心,共建共享更方便、更快捷的结核病检测技术,提高患者诊断准确性,最大限度发现患者,以减少结核菌在人群中的传播。
三地又该如何实现信息互通?根据方案,三地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互联网医院,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通过远程进行结核病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及患者随访服务,对跨区域转出和转入的患者,做好治疗管理工作有效衔接,提高患者诊疗服务可及性及依从性。
三地不仅要结盟,还要借力。根据行动计划,三地借助深圳市三名工程平台,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结核病预防、诊疗和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充分利用深圳市现有的结核病应急处置平台应急处置三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一步优化三地结核病防控策略,提升结核病防控能力和科研能力,尽早实现2035年终结结核病流行的宏伟目标,为全国乃至全球结核病防控提供经验和示范。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蓝丽娜赖培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