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莞大朗“树王”611岁啦,11月将换新“身份证”
炎炎夏日,大地被太阳烤得火辣辣的,连柏油路都被晒得软软的。路上行人无几,然而石厦村的细叶榕下,却坐满了村民。只见密密麻麻的枝叶挡住了天上的骄阳,树下阵阵凉风袭来,老人和孩子们惬意地享受着榕树下的清凉。
根据大朗镇农林水务局的资料记载,石厦村的细叶榕是大朗镇树龄最大的古树。611年前,它在这里生根发芽。曾经,它病过伤过,是村民一次次将它救活。如今已经23米高的它,和3个“儿女”一起驻立在石厦村旧围的中心,仿佛庇护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安乐地生活。
高度23米接近七八层楼
“族谱记载,600多年前,周敦颐之五世裔孙周岐秀的分支从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迁至大朗镇石厦村。落围(建村)之际,周氏祖先在如今环村一街一带种下了这棵细叶榕。”翻阅着边角已经泛黄的族谱,已经95岁高寿的周就安老人把这棵细叶榕的历史缓缓道来。
细叶榕种下后,周氏祖先以它为中心开始建村,而周氏家族的第一座祠堂就坐落在细叶榕旁。破四旧时,周氏祠堂被拆,改建供销社,彼时石厦村的管理区也建在了细叶榕旁。20世纪初,供销社被改造为老人活动中心,昔日的管理区也变为了治安分队办公室。经过了600多年的变迁,细叶榕旁的建筑换了一幢又一幢,族人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唯有大榕树不曾变过,继续坚守在此。
1993年,村民周耀芬偶然通过邻居拍的照片发现细叶榕树叶稀疏,树枝干枯,就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朽。周耀芬连忙联系村委过来杀虫、施肥,不久,细叶榕顶上再现绿荫如盖的“天然大棚”。2007年,周耀芬担任村中的农业干部后,又发现寄生在细叶榕上的新榕树往路边倾斜生长,粗壮的树干将要拦住整条马路。为了不让它倒下,周耀芬带头安装了一个“保护架”支撑着树干。如今,保护架已经被庞大的树干压得有些变形了。
查阅大朗镇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信息,记者发现,如今这棵611岁的细叶榕,已经是大朗镇树龄最大的古树了。抬头仰望细叶榕,我们已经看不到它的树顶,“这棵树大概有23米高,接近7、8层楼了。”石厦村宣传委员黄建良介绍道。测量时,工作人员发现五米的皮尺根本不能围绕主树干一圈,需要分两次测量,再合算起来,最终测出树干竟有7.7米宽。树干旁记载着细叶榕编码、学名、类别、树龄的“身份证”已经残旧,记者从大朗镇农林水务局了解到,今年11月,细叶榕将会换上新的“身份证”。
“四卫士”庇护村民安居乐业
“小时候,生产队在细叶榕下晒谷,我们要看着稻谷不要被树上的鸟偷吃了,下雨的时候就帮忙收稻谷。没事做的时候我们就喜欢爬榕树,大人们总是打趣道榕树是被我们压得长不起来了。”从小在细叶榕边上玩耍的孩童,如今年事已高,然而他们却不曾忘却那些在榕树下玩耍的快乐日子。
对于已经95岁高寿的周就安老人来说,细叶榕是他近百年来未曾变过的玩伴。如今,纵使已经不能像儿时一样随便爬进细叶榕的怀里闹腾,但是他仍旧每天午饭后走到细叶榕下坐一坐,看一看自己的“老友记”是否还好。
“每年端午节,村民都会特地过来这里采摘新鲜的榕树叶,和糯米一起煮,加强灰水的碱性,做出来的粽子就叫碱水粽。”周就安老人对发生在细叶榕身上的故事一清二楚。几百年来,细榕树已经成为石厦村村民的精神象征,每每遇上结婚、入伍等喜事,或者逢年过节舞狮队进行表演前,都要经过这棵细叶榕,讨个好彩头。
在细叶榕对面,还生长着三棵与它朝夕相对的榕树,它们都是细叶榕的“儿女”,仅仅20岁出头。“大概在1994年前后,细叶榕的种子落到对面的沙地上,便慢慢地生根发芽了。”黄建良介绍道。600多年来,细叶榕独自守护着石厦村的村民。如今,细叶榕和它的儿女们组成了石厦村“四卫士”,继续庇护着村民在这片土地上健康快乐地生活。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陈启亮
【通讯员】戚嘉琳方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