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确保至2020年全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2019-04-22 12:00:08
来源: 南方网

  【摘要】 广东将确保至2020年全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笔者从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为加快落实《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今年我省将建设一批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同时实施海岸线分类分段精细化管控,开展自然岸线考核检查。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提出要构建“一线管控、两域对接,三生协调、生态优先,多规融合、湾区发展”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格局。为加快落实规划,除了建设一批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实施海岸线分类分段精细化管控,开展自然岸线考核检查,未来还将探索开展市级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试点。

建设海岸带综合示范区方面,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实施《关于广东省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汕头华侨试验区、东莞滨海湾新区、湛江海东新区3个第一批海岸带综合示范区试点取得成效,启动潮州、揭阳、深圳、中山、茂名等5市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建设,到2022年谋划在柘林湾区、汕头湾区、神泉湾区、红海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海陵湾区、水东湾区、湛江湾区等8大湾区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并在示范区深入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魅力沙滩工程、海堤生态化工程、滨海湿地恢复工程、美丽海湾建设工程。

海岸线分类分段精细化管控方面,广东省海岸线划分为优化利用、限制开发、严格保护三种类型共计484段,严格保护岸线202段,长1583.6千米,占海岸线总长的38.5%,限制开发岸线129段,长1131.9千米,占海岸线总长的27.5%,优化利用岸线153段,长1398.8千米,占海岸线总长的34.0%。严格执行《广东省严格保护岸段名录》,根据优化利用、限制开发、严格保护3种不同类型岸线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产业准入,严格禁止破坏严格保护岸段生态功能的开发行为。实行海岸线后退线制度和海岸线占补平衡制度,推进大陆自然岸线指标交易,探索开展自然岸线异地有偿使用。

同时,开展自然岸线考核检查。对沿海各地级以上市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进行考核,加强大陆自然岸线的保护,确保至2020年全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推动各市加快落实海岸线占补平衡制度。此外,还将在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各选择一个市作为市级海岸带规划试点,进一步细化功能分区和管控措施,合理配置自然资源,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严守“生态空间”、拓展“发展空间”、优化“生活空间”。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黄叙浩

【通讯员】肖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