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山建“五个一”推动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 打造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
3月29日,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专责小组联席会议在中山市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专责小组成立以来的首次联席会议,会议公布了《关于建立中山市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任务分解表(征求意见稿),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介绍了今年相关工作计划安排。
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山将建立“五个一”,加快推动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工作。该“五个一”包括搭建一个孙中山文化合作交流平台、制定一项孙中山文化交流计划、完善一张孙中山文化交流网络、落地一批孙中山文化工程项目、探索试办一个翠亨新区“文创示范区”。
中山市孙中山文化合作交流工作专责小组组长、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专责小组副组长、中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专责小组副组长、中山市副市长徐小莉,专责小组副组长、中山市政协副主席刘志伟,专责小组副组长、中山市政协秘书长仇婉萍以及小组全体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孙中山文化十年成长路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并明确“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
丘树宏表示,孙中山文化概念2007年由中山市首倡;2008年初,中山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孙中山文化工程、历史文化工程、产业文化工程、民俗文化工程、公共文化工程、博爱文化工程等八大文化工程,孙中山文化工程位列八大文化工程之首,正式成为中山的第一城市文化品牌。随后,其被列进广东省文化强省重点项目,2011年写进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历经十年的探索与践行。
近年来,外界对孙中山文化的认可度越来愈高。十年来,以文化为载体,中山不断开发孙中山文化资源,形成了大型报告文学和纪录片《中山路》《中山装》系列、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交响歌曲《我们的孙中山》、专著《先行者之歌》、《伟人孙中山》,长篇散文诗《山高谁为峰》等系列文化产品,在中山内外形成了良好反响。
力争将中山打造为全球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
为进一步促进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中山市于今年初印发实施了《关于建立中山市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工作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实施计划等多个方面对中山推进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工作进行了明确。
按照《实施意见》,中山成立中山市孙中山文化合作交流工作专责小组作为领导架构,通过工作专责小组联席会议对合作交流工作的重要事项作出审议决定,原则上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
设立中山市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构建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整合市政协与中华文化促进会共建的孙中山文化交流基地和市有关部门、镇(区)、院校、民间以及海内外乡亲等资源,共同参与开展孙中山文化交流和合作,力争将中山市打造成为全球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
成立属于社团性质的“中山市孙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与孙中山研究会合署办公,作为中山市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对外尤其是对海外的交流载体。该会将以宣传和推广孙中山文化、促进孙中山文化交流、增进本市与海峡两岸同胞乃至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推动开拓孙中山文化产业发展为宗旨。
市财政拟设立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专项资金,同时,中山鼓励社会资本、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孙中山文化建设。
在具体实施工作过程中,中山将建设“五个一”。
【搭建一个孙中山文化合作交流平台】
以中山市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工作专责小组、中山市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山市孙中山文化合作交流协会,即“一小组、一中心、一协会”,作为统一对外的合作交流平台,统筹协调全市的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工作。
一是发挥孙中山在全球的影响力和中山侨乡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孙中山文化交流活动。
二是抓住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文化大发展的机遇,以孙中山文化为抓手,从“大文化”的角度促进对孙中山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文化交流、学术研讨、艺术展演、产业利用等方面弘扬和传承孙中山文化,推动孙中山文化传播。
三是在交流活动及文化设施中突出打好“孙中山文化牌”、“文化侨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
【制定一项孙中山文化交流计划】
筹划一批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项目,谋划好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的中长期规划,促进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的项目化,以规划带动交流实施,以项目推动合作落地,力争在火炬区、翠亨新区、南朗镇等镇区筹划一批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以孙中山文化塑造中山城市文化符号。
【完善一张孙中山文化交流网络】
一是建设一批孙中山文化交流基地。首批拟在中山市南朗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新区规划馆、中山市纪念图书馆、孙文纪念公园、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档案信息中心、孙文西路文化步行街、中山装文化馆、荔景苑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等窗口单位和标志性场所挂牌设立十个孙中山文化交流基地,力争五年内在中山城乡全域建立交流合作基地。
二是拓展孙中山文化展示平台、创新城市文化管理体制、推广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等途径,让孙中山故里的城市形象得到更广泛有效的传播。
三是建立孙中山文化交流信息网络。依托中山市国家数字档案馆,逐步整合各地区社会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市级孙中山文化交流综合信息系统,进而谋划打造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的全球性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落地一批孙中山文化工程项目】
对推进孙中山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全盘规划;结合城区改造融入孙中山文化元素,扩展孙中山史迹径和加快博物馆群建设,保护并盘活相关遗址遗迹。
1.进一步完善原孙中山纪念图书馆的功能,与新的中山市纪念图书馆做好错位分工,力争建设成为孙中山资料中心和孙中山文化交流基地;
2.修葺、保护好孙文西路仅存的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的中西药局旧址;
3.完善孙中山史迹径建设,包括激活现有的孙文路孙中山史迹径,加快孙中山史迹径二、三期工程建设;
4.加强文化艺术创作,联合本土及各地热爱孙中山文化的文艺爱好者,主创一台大型孙中山主题舞台剧,在中山城等景区定期演出,在相关景区巡回表演;
5.以孙中山故里5A旅游景区为平台,推动孙中山研究、文化旅游、文化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传播,使之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和中山的一个文化支柱产业;
6.扩大孙中山文化交流的受众面、针对性,在孙中山文化进校园的基础上,启动中山市大中小学“孙中山读本进校园”工程。
【探索试办一个翠亨新区“文创示范区”】
积极探索把翠亨新区试办成为“文创示范区”;以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作为“文创示范区”的特色渠道,宣扬包括“孙中山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鼓励先行先试,争取政策倾斜,力争国家、省级重大文化项目、文化平台、文化活动落地在中山市,以项目、活动带动“文创示范区”的建设、发挥“文创示范区”的影响。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雷海泉叶志文通讯员钟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