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四镇村民纳入深圳社保体系 深汕特别合作区今年将有六大新动向

2019-03-30 12:00:06
来源: 南方网

  【摘要】 将四镇村民纳入深圳社保体系 深汕特别合作区今年将有六大新动向

近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在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改革开放再出发只争朝夕创新局奋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工作报告。总结深汕特别区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这次会议是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重大调整、正式揭牌之后召开的一次大会,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发展历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书写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和探索新型农村城市化的一次动员部署大会。”产耀东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领导班子将团结和动员全区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改革开放再出发,只争朝夕创新局,努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努力将深汕特别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深汕特别合作区同步发布《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2019年工作要点》以及《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标志着深圳第“10+1”区工作纲领和行动指南已经绘就,开启“城市质量提升年”和“全面履职建设年”建设新篇章。

盘点2018:

71个产业项目64个来自深圳

2018年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正式成为深圳第“10+1”区,开始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年,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全面建设年”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3.13亿元,同比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2亿元,同比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亿元,同比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73.7%,支出1.26亿元,同比下降16%。全区经济运行保持不断向好的良好态势。

2018年,深汕特别合作区供地产业项目达到71个(其中已竣工投产13个,主体施工32个,桩基施工6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0个),64个来自深圳,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28亿元、预计年税收54亿元。

交通提挡升级:深汕西高速公路鲘门段改线已明确线位,广汕铁路合作区段已进入隧道施工,深汕第二高速公路项目正进行工可研,潮莞高速项目正进行合作区出口线位确认,深汕高铁线位已基本确立并纳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高铁路网,深汕站站房扩容方案正在论证,与深圳“半小时”与广州“1小时”生活圈正加快形成。

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加速发展:深汕高级中学(南山外国语学校深汕高中部)、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南山外国语学校深汕初中部、小学部)、公办幼儿园计划于2019年5月底前动工,引进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深汕学校,推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汕校区开展前期工作。

北大深圳医院深汕门诊封顶并完成室外工程,以北大深圳医院为运营主体的三级综合医院纳入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顺利进行。

布局2019: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2%以上

据悉,对于2019年工作,深汕特别合作区提出将按照“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深汕所能”的总体要求。

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实干再造新城”为发展理念,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为发展模式,以“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平台带动、产城融合”为发展思路,努力将深汕特别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深汕特别合作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以上,增长2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以上,增长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亿元以上,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增长8%。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精心编制规划计划,发挥引领统筹作用;

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坚定发展实体经济;

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城市雏形;

强化土地储备,拓展发展空间;

加强民生保障,提升幸福指数;

构建社会法治秩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加快组建机构,调整体制机制;

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铁军队伍。

【深汕特别合作区2019年有这些“干货”】

2019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推出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组合拳,亮点纷呈,值得期待。

亮点一:

借鉴雄安和深圳市全域征地模式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深圳市城市总规,编制“一心两轴三带四组团”空间规划。编制中心政务区、教育园区、小漠港区、环保科技产业园片区、深汕高铁站片区、鲘门高铁站片区和重点产业片区的控规。

启用区政务服务大厅,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努力做到“一个窗口”“零跑动”。

借鉴雄安和深圳市全域征地模式,制定农村城市化土地征收政策,建立健全街道(镇政府)-土地整备局-管委会三级联动土地征收收储工作机制,按照“一次性、全辖区”原则开展全域征地,全年完成土地收储30平方公里。研究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弹性出让供地方式。对于未按期开工投产的企业,劝退用地或强制退出用地。

亮点二:

初步形成机器人产业集群

按照建设市先进制造业集中承载区的要求,瞄准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储备1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加快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建设,全年争取引进10个相关产业项目,初步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推动“时尚品牌产业园”于6月底开园,引进大数据产业,推动工业互联网、电商基地建设运营,加快众创众智集聚区建设。推动海洋智慧港建设,启动建设深汕海洋智库和海洋科技装备研发基地。推动小漠湾文旅特色小镇动工建设。

督促万泽、昌茂、育维重、好兄弟等31个主体施工项目加快竣工投产;督促医博士等4个项目加快主体施工;督促晶宫、力劲等23个已开展前期项目尽快破土动工。

亮点三: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交通枢纽

研究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交通枢纽。加快深圳港小漠港区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5万吨级工作泊位建设;推动完成深惠汕海上交通线规划,确定鲘门国际客运港定位;协调推进广汕高铁建设进程,完成市区至深汕特别区350km/h高速铁路规划设计工作;协调深汕第二高速、深汕高铁站动工建设。推动深汕城轨、深汕第三高速、河惠汕高速合作区段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开通潮莞高速赤石互通。

开展“五横六纵”骨架路网建设,加快深东大道、深汕大道、望鹏大道、科教大道、宜城大道、红海大道、创新大道南段、创智路等施工建设;完成绿宝路、龙山路、创智路北段、通港大道、产业路南段、创新大道北段专项规划研究并启动前期勘察设计工作;推动百安半岛交通场站10月试运营。

亮点四:

推动百合外国语等名校开工落地

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3月底前综合高中、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学校(九年一贯制)全部开工,推动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深汕校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汕校区项目落地。

推动三级综合医院开工建设,北大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投入使用,推动四镇卫生院改造升级为社康中心。

推进涉及11个项目、1898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深耕村”项目主体工程封顶,海逸村开工建设。创业村和开元大厦投入使用。

启动深汕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及一期建设;搭建多维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和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重点打造智慧深汕运行指挥系统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启动重点区域商用5G试点;重点推进红海大道、深汕大道沿线智慧综合管廊施工建设。

亮点五:

将四镇村民纳入全市社保体系

推动将四镇村民纳入深圳全市社保体系。组织区内失业、待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引导居民就业创业,做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工作。

开展“四馆一宫一院”(档案馆、图书馆、文化艺术馆、方志馆、青少年宫、大剧院)前期规划,做好选址布局。推动规划展览馆和档案馆开工建设,完成文体中心项目建设。完成赤河生态休闲公园一期项目试运营,开工建设中心区望鹏山公园、鹅埠英达斯瑞公园、小漠香山文化公园。推进百安渔港海鲜美食街建设。

紧紧围绕合作区中心工作,把扫黑除恶、维稳处突、公共安全、禁毒工作、交通整治‘五项重点工作’作为全年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亮点六:

实施“深汕领翔”“深汕扬帆”引才

推进深汕特别区基层党群服务与深圳均等化、一体化建设,指导深汕湾科技城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运作。

实施干部“三力”提升计划,注重在土地整备、查违拆违、项目攻坚等艰苦吃劲工作一线培养考察识别干部。

制定实施“深汕领翔”、“深汕扬帆”等计划,大规模集聚优秀人才;发挥深汕智慧城市研究院“人才池”作用,加强与著名高校共建实习基地、科研基地。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陶清清通讯员邹呈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