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业热土上掀起建校潮,佛山这样为聚人气添“底气”
佛山明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项目所在的格沙工业区,已进驻高端医疗机构5家,这片由童服城改造而来的空间里,正生长出大健康医疗产业的新芽,它们向下扎根,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它们向上突围,助力医疗水平提质升档。
放眼佛山,一股建校热潮正在升腾,今年全市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1万个的目标逐步落地;佛山的城市“颜值”越来越高,基建升级带动服务升档,体育文娱配套遍地开花。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下,佛山需要更强的引流能力。一个趋势是,民生工程已然跳出了既有定义,被各地当作引人留人、集聚资源的重要砝码,迈向城市竞争的前沿阵地。
建校潮背后:
擦亮一张教育“引流”名片
高明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旁,一所由北京大学与世界500强合办的实验学校,已经启动了一期50亩建设工程;顺德高新区西部的一块空地上,将崛起一座总投资近8亿元、办学规模72个班的中学;在南海三山新城北区,设计师们正一遍遍确认文翰二小的扩建图纸,为即将于9月开建的新教学楼绘就“蓝图”……
“我们是一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设计办学规模为78个班,可容纳2960名学生。”选址高明的北大培文佛山学校将于今年9月开学,该校校长樊瑞告诉笔者。
前不久,佛山集中开工投产了一批重大民生项目,教育工程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佛山五区均含一个或以上的教育项目,除三水以一个17亿投资量级的医疗项目领衔,其余各区均是教育项目居民生类投资额之首。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佛山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1所,新增学位4.2万个,较2017年分别同比增长了24%和27%。
对比其它城市,“加码”学位的趋势同样显现。去年,成都宣布将投入1.5万亿元“攻坚”公共服务,目标包括到2020年增加学位28万个;西安提出保证10.11万新增适龄孩子有学上,今年计划完成新建、扩建并投入使用171所中小学、幼儿园;广州则正在实施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和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到2020年可新增18.75万个中小学学位。
一个共同点是,这些城市均在近年人口增长上表现突出,或对人口规模扩张有着坚定决心和宏大目标。
去年,佛山新增常住人口24.9万,距“2020年人口规模最高可达1000万”的特大城市定位,还有充足的增长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佛山与上述城市不约而同地打出了“增加学位”这张牌。
“过去有观念认为,要等城市经济增长了、人口增加了,再做教育,这是不对的。”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说,教育是最具竞争力的人才配套之一,通过增加学位为外来人才解除后顾之忧,间接帮企业留人,就是在解决产业和城市发展问题。
今年佛山市区两会热议的话题里,教育工程已然跳出了民生范畴,被当作各地引人留人的重要砝码,迈向城市竞争的前沿阵地。佛山提出,今年继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表示,要优化学前教育,助力高明引人留人;顺德今年财政将安排九大类民生支出总额140.58亿元,教育类支出占比超30%,为各项支出最大类。
从增量到提质:
开展一场民生“登峰计划”
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三水区新城医院)项目地块上,奠基仪式时的破土痕迹仍在。按照计划,一年后这里将崛起总建筑面积达172772.58平方米的建筑群,诞生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科室设置和功能分区合理,医技诊疗资源共享的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
“项目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以建设‘国内知名、粤西北地区一流’的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目标,助力三水强化承东启西的区域枢纽作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王前说。新医院的规划,将进一步完善三水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及提升城市能级。
去年,三水着力推动建设全民健康管理体系,掀起一股全民免费体检之风,实现半年内超10万人参加免费体检。这是三水医疗服务在“量”上的一次大突破。而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的落地,无疑是一次“质”的跃升。
不仅在三水,提升医疗水平更是一次佛山全市层面的行动。今年初,佛山市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三年,佛山市、区政府财政共投入16亿元用于建设纳入到“登峰计划”的政府办的非营利性医院,目标是到2022年全市力争建成10个国家级重点专科、55个省级重点专科,形成一个覆盖全市的高水平优质医学专科群。
从量的提升走向质的飞跃,佛山正掀起民生领域的“品质革命”。去年,佛山开启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提出用5年时间,通过870个项目共建大湾区森林城市典范。随后,佛山又启动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通过50个项目,补齐中心城区在空间形态、景观形态上的短板。
不管是在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中,还是在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活动中,禅城都挑起了“重担”。其中,中心城区城市提升专项行动中,禅城有27个城市形态提升项目,占了佛山市共50个项目的一半还多。
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要在寸土寸金的有限城市空间内实现“二次城变”。为此,禅城全面推进六大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推进绿地增量提质。同时,探索建立群众参与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的长效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今年开年以来,禅城加快推进多个“添绿”项目建设。作为禅城推动城市形态提升、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的重点项目,王借岗森林公园二期已于2月份动工,计划打造集科普观光、休闲运动、滨水湿地等功能为一体的火山遗址千亩城市森林公园。
民生建设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落点。佛山人将在教育、医疗、城市绿化等民生服务上感受到城市社会经济实力提升带来的“利好”。同时,民生服务的“登峰”将进一步提升佛山的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
超前规划:
以城市升级迎接产业跃迁
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佛山要按照适度超前、互联互通、安全高效原则,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这是近10年来,佛山首次在基础设施领域提出“适度超前”的概念。
“佛山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转型。”陈鸿宇说,民生配套若局限在补齐“短板”的“打补丁”式建设上,是远远不够的,佛山极具前瞻思维,在全国各个地级市中,较早地对城市升级进行超前规划。
在南海,兼顾大环境提升和软环境再造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近年来,南海推动城市更新的步伐不断。2016年,南海提出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并围绕此进行了布局了一系列空间建设和城市配套。今年,南海区党代会提出“五个再造”,其中包括对城市空间、生态环境再造。
千灯湖畔,历经5年建设的灯湖市政公园已于2018年底开放。3月中旬,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在带队巡查重点项目时表示,南海要抓紧实施千灯湖北延过河工程,推动南海之眼、艺术中心建设,以此实现演艺中心、博物馆、体育中心等生活性服务业、会展经济发展,进一步丰富城市功能。
从教育、医疗资源配套完善到城市空间服务功能的整体提升,南海力争为产业升级、人才集聚搭建“摇篮”。
顺德今年在推动城市升级方面也“雄心勃勃”。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中轴线项目,投资达2亿元,总面积13万平方米,外形设计形似“金凤凰”,北起彩虹路、兴顺河,南至德胜河,由城市客厅、中央商务配套区、休闲活动区三部分组成,将打造成顺德重要的城市客厅。
根据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顺德将加快建设德胜商务区、德胜河北岸片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启动苏岗旧寨及周边片区升级改造,确保中轴线改造和德胜河“一河两岸”改造年内完工。同时,加快推进华盖里片区改造,完成工业博物馆、上佳市文化街区二期建设。
以建设百万人口城市为目标的三水,提出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高标准的城市能级、优质的生态环境、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繁荣兴盛的民生事业,来打造能接轨国际的美好城市环境,获得更多资源与人才的青睐。
民生服务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配菜”变为“主菜”的趋势愈加明显。在夯实优势、补齐短板、超前规划的点面结合行动下,民生服务将成为佛山吸引优质人才,聚集高端产业,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打优势。
◎直击一线
佛山首个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建工程完工过半
“织密”医疗服务网络,帮患者在家门口看小病
佛山明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项目的进度表上,清晰地标注了31个子工程的施工节点,目前,机房搭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进度表的“指针”被拨过了50%的位置。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本月底装机调试,5月份完工。
作为今年上半年佛山集中开工的重大民生项目之一,佛山明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项目选址禅城格沙工业区,计划投资1.08亿元,将建设影像中心、彩超中心、PET—CT中心,为患者和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影像诊断服务。
以往,患者如需拍CT,往往要去具备技术条件的大医院,预约排队耗时久,而基层医院则由于设备、专业人员不足等因素,面临病人流失的问题,“市民一旦生病就往三甲医院跑”。
“该中心将作为第三方平台,一方面为大医院‘减负’,同时与基层医院开展合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佛山明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燕妮表示。往后,需要拍片的患者无需挤进大型公立医院排队,可直接前往该中心获取专业服务,再由该中心为基层医院提供影像和技术支持,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在佛山逐步落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佛山将“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往基层下沉”纳为重点民生任务,其初衷正是整合地区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方便群众就医,达到“大病到大医院,小病到基层医院”的分流效果。“项目建成后还计划在佛山五区独立设点,把服务的网络织就织密。”徐燕妮说。
在技术方面,佛山明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还呈现产业高端化特点。徐燕妮介绍,中心发挥技术团队力量优势,联合佛山市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明天医网科技有限公司及香港迈极康医疗中心,共同建设全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远程会诊数据传输“高速公路”,为医疗学术交流打通了关键通道。
“以前,因为图片存在格式差异,港澳地区的专家无法读取内地传输的CT影像,阻碍了两地线上会诊和病例讨论,传输通道建成后,有助于佛山对接大湾区高端医疗技术和人才资源。”徐燕妮表示。
◎手记
让聚人的“底气”成为最好的城市竞争力
春风拂过东平河,河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半月岛湿地公园上,散落着散步、运动、放风筝的人群,彩色沥青骑行道上,不时有骑行者穿行而过。作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重要组成,位于禅城最东边的奇槎国际社区,正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国际化社区。
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唯一的关键因素,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文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从全球范围来看,科技创新中心往往是兼具公共配套完善和生态环境优美的特点,比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和加拿大卡尔顿高科技区。
在中国,崛起的科技创新集聚区也越来越注重公共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南京江北新区最新发布的规划中,教育、医疗、交通、自然生态环境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成都科学城运用“先立境后营城”的建设思路,为高知人群打造了一座“公园式”的科学城,让科技人员推窗见田、开门见绿。
与江北新区和成都科学城相似,三龙湾在规划之初就力争要做出“产城人融合”的最优解,奇槎片区的命题便是如何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便捷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为此,奇槎以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建设先行,将绿色生态、海绵城市、国际社区等创新理念融入城建中,打造出了半月岛湿地公园、奇槎涌景观带、南窦涌滨水公园、东平河滨河景观带等滨水景观休闲带。
同时,奇槎也将教育产业放在规划蓝图的关键位置。目前,规划有150亩的教育街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其中,总投资额4.25亿元的环湖小学东校区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可容纳2700名适龄少年儿童。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的城市竞争赛道必然包括民生服务的竞争,人才、创新要素将往民生服务更优越的城市流动。对佛山而言,雄厚的制造业和崛起的新兴产业是“硬装”,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等民生服务是“软装”。当城市“硬装”和“软装”都做好了,招才引智将更有底气。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华声宇林东云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