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强叔”何许人?竟在林里“绕着地球走了两圈”!

2019-03-12 15:00:18
来源: 南方网

  【摘要】 惠州“强叔”何许人?竟在林里“绕着地球走了两圈”!

2019年,是64岁的钟国强最后一年执行护林工作。护林员这份枯燥而平淡的工作,他坚持了27年,并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护林没有带给他荣华富贵,也没带来名声显赫,但健康的体魄和村民的热情,却让他乐此不疲,任劳任怨,用爱岗敬业诠释了平凡的人生。

平日里,大家习惯称呼他为“强叔”。强叔个头不高,身材偏瘦,花甲之年头顶依然黑发繁茂,瘦弱的脸庞上颧骨突出,咧嘴一笑,露出健康的白牙,看上去平易近人。护林巡山时,他身着迷彩服,胸口上一排清晰的字,标明了他护林员的身份,特别有精神头,充满了正能量。

27年守护,时刻紧绷“防火”弦

强叔护林的地方是惠州惠城汝湖镇,也是他的家乡。当地林业站站长付振明告诉记者,2003年,汝湖镇区划调整后由原汝湖镇、仍图镇合并而成,是惠城区域内一座大镇,也是林业工作的重要地区,辖区内包含林地8.6万亩,其中2.1万亩为生态林,是调节改善水源质量和流量的重要防护林。

“我92年开始做护林员,只要是天气晴朗,都要去巡林,不去发现不了问题。”面对记者采访,强叔有点羞涩。诚然,和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一样,强叔虽然没有做出亮眼的丰功伟绩,只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但在纷扰的世俗中,他身上折射出的却是点滴中的伟大,平凡里的卓越。

1994年,汝湖黄村的林场发生了一场大火,没有经历过火灾的人不曾知道,当面对冲天大火,只能任其完全烧尽,却没有丝毫办法时,那种无奈的失落感,正是这样的经历,坚定了强叔护林防火的责任心。

“当时火很大,我们连续灭了一天一夜才结束。”强叔回忆说,这是他护林生涯中遇到的最大型的火灾,起因是村民野外用火酿成大祸,当他们发现时,现场火光四散,里面许多高大林木已被点燃。由于缺乏灭火器材,大家就地取材,用土掩、用铁锹铲,但火势太大,最终只能牺牲局部林地,努力把火边缘植物清除,隔离出一条防火线,尽量不让火向外蔓延。

“护林防火,关键还是在防患于未然。”经历过那次灾情后,强叔的对火情更加敏感,尤其遇到秋季干燥炎热的时候,只要看见火星,他就要冲上去制止,即便村民在林地外围燃烧农田桔梗,他也要守在旁边,直到火自然熄灭。

这根“防火”弦,强叔紧绷了27年。

善于发动群众,9.7万公里护林路

大多数时间里,强叔骑着一辆单车,穿过泥泞和布满沙石的土地,跌跌撞撞的走遍了汝湖大大小小的山丘林地和村庄乡道,粗略计算下来,他的巡林路程可达到9.7万公里以上,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两圈”。长此以往的巡林,也让他对一线情况一清二楚,为护林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强叔是当地护林工作中年纪最大、工作经历最丰富的人,他做林业工作时,我还在学习读书呢。”付振明告诉记者,和深山老林中的护林工作不同,汝湖的护林并不需要穿越大山大河,但工作强度和压力并不小,因为林木靠近村庄且分散,带来了更多不可预料的突发性和复杂性,需要护林员把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到护林巡查中。

此前,由于缺乏林地保护意识,上山砍柴、挖土砍树,甚至私自开荒是村民生活的常态,但凭着强叔一张嘴和一双腿,挨家挨户上门说教,这些乱砍乱伐和乱用林地的违法行为已基本杜绝。

“一定要善于发动群众。”强叔总结护林经验说,除了每天对林地的例行巡查,还要找机会和村民聊天,加强防火宣传,并收集潜在的危机“情报”,“比如有人昨天在林子里用火了,明天哪家要烧桔梗等信息,我都会第一时间掌握。”

如今,每当强叔过来巡林,村民都会热情的招呼他进屋喝茶聊天,有些人想要使用林地资源,也会事先主动找他询问。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加强,强叔的护林装备得到了革新升级,摩托车、风力灭火机,还有头盔、手套等安全防护套装一应俱全,但强叔也来到了退休年纪,他说,要坚持把最后一年工作完成好,才能安心享受退休生活,但对于退休后打算,强叔还没有想好,“可能帮助孩子结婚生子是我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强叔笑着说。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乌天宇摄影记者王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