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春走基层|90后“夫妻档”除夕接力坚守春运岗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春节假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与家人幸福团聚的日子。不过,对于“交通人”来说,却意味着忙碌和坚守。他们放弃和家人团聚和休息,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护航着大家的回乡路。
谭雨晴、王秋明这对90后的年轻小夫妻便是其中两员,今年是他们结婚的第二年,也是他们坚守春运的第三年。在春运中,他们既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2月4日,记者跟随他们,记录他们大年三十这一天的工作。
相望:他的下班连着她的上班 90后小夫妻接力坚守春运岗
2月4日是大年三十,广州公交集团二汽东圃客运站迎来最后一波年前客流小高峰。外地车辆集中在这一时段发班,而赶着回家吃团圆饭的乘客也开始变多起来。凌晨5:00天还没亮,谭雨晴已经早早到岗,5:20打开电脑、站务系统;5:30发出第一班车,这是谭雨晴2月4日这一天的开始,也是她在春运时期的日常。而此时,丈夫王秋明还仍在值班,在客运站站场内对进场车辆进行发班前的检查、指挥。
“您好,您可以到2楼候车。”“您好,携带带1.2米以下的儿童请购买携童票,我看您带了大件行李,需不需要我帮把手?”谭雨晴是客运站的服务员,这样的对话她每天要说上百次。在同事眼里,谭雨晴是“万能的螺丝钉”,从回答乘客咨询、指引乘客,到检票、售票,她都会负责。除却中午吃饭的半小时,她几乎是“连轴转”:在春运高锋时段,她每天咨询电话量约93个,网上微信回复量约150多条。一天中,单是帮旅客拿行李、为遗失行李旅客寻找失物等,谭雨晴就要在客运站一二楼售票厅、候车厅之间来回上下跑动10多次。
而对于丈夫王秋明来说,5:30是他一天工作的尾声:夜间值守、登记停场车辆、检查早班即将发出的车辆安全情况,是他从前一天22:30开始的通宵工作。站管工作被称为车站的“安全卫士”,小到入站安检,大到检查放行、指挥车辆,都是关乎春运安全的大事,需要细心谨慎、一丝不苟。直到早上6:30下班时,如果够“巧合”,夫妻俩也许能在站内“偶遇”见上一面,而大年三十这一天,由于谭雨晴仍在忙碌协助班车发班中,王秋明只好回家了。
8:30,车站迎来客流小高峰,谭雨晴开始忙着检票、售票、服务乘客。而两小时前下班的丈夫王秋明则已回到家中,进入梦乡。等到谭雨晴14:00分下班回到家时,秋明还在补眠中。对于这对90后小夫妻而言,虽是双职工家庭,因为岗位不同、值班时间不同,往往聚少离多;春运期间任务尤其繁重,在大年三十一起吃顿年夜饭、看春晚,只能靠“机遇”。丈夫王秋明总是开玩笑说:“虽然我们是夫妻,但我见同事的时间比见老婆的时间长得多。”
相守:坚守春运的“别样春节” 他们将辛苦转为“幸福指数”
谭雨晴、王秋明都是1994年出生,均来自广西恭城,在穗工作三年。谭雨晴是一名车站服务员,王秋明是车站站管队员。曾经是初中同学的他们,在2016年工作后重新相遇于单位,2017年喜结连理,今年是他们一起度过的第三个春运,也是他们第三年无法回家过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对于交通人来说,过年对他们意味着更忙碌。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春运期间坚守岗位、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甚至于也无法和爱人在大年三十吃个团圆饭……这些在这对90后的年轻小夫妻眼里都不能称得上辛苦,却成为别样的“春运幸福指数”。
谭雨晴这样描述自己的“春运幸福指数”:“我们有自己的方式过春节:无法回家不要紧,因为能送别人平安顺利回家真的很有成就感;陪伴不了父母过春节,平时吃饭间隙和爸爸妈妈视频也是一种陪伴;表孝心我们可能没时间寄年货回家了,但决定简单粗暴在家庭群里发红包;来不及做顿团圆饭,我们下午四五点钟就提早和没回家的同事吃火锅,吃完去上班,也算过个年。”
而讲起自己二人世界的小家庭,谭雨晴羞涩地笑了:“虽然我们因为上班时间不同,经常不能一起吃饭。但我会趁他休息时,在网上搜索菜谱,学习煲汤,或给他做一顿饭。”
王秋明说:“保障乘车安全本来就是我的工作,选择成为‘交通人’为乘客服务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们家人也非常理解。我们还年轻,与其说辛苦不如说是幸福。”
对此,东圃客运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我们统计,在春运期间,坚守岗位的90后‘交通人’占到了总人数的30.92%,对电子售票等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更活跃、不怕苦不怕累是他们的主要特点。他们是尽心尽责的‘新生代’交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春运默默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记者】郭苏莹余秋亮
【摄影】符超军
【通讯员】李敏瑶
【校对】吴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