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听,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办学百年的雄浑钟声
悠悠百年,岁月流金,风物变迁,教泽承传。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符号和历史传奇,华南理工大学,自不例外,且愈加生动,颇多精彩。时光流转,凝神回望,那激荡心绪的,不仅是一种铿锵有力的刚毅,也是一种触动人心的温暖;不仅是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种求实奋进的精神……
百年奋斗,铸就不朽丰碑。世纪坚守,谱写恢宏篇章。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表示,华工始终挺立时代潮头,循大学之道,开风气之先,怀爱国之心,负兴国之责,服务民生福祉,引领时代前行,推动历史进程,终成万千气象。
红色基因:我以我血荐轩辕
华工办学历史悠久,1951年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13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将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及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成为独立的工学院。这四所院校也成为华工的基本办学源头院校。其中,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及其前身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因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尤为引人瞩目,世称“红色甲工”。自甲工1918年成立起,历史的车轮走过了整整一百年。
红色甲工是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当时青年师生中涌现出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如杨匏安、阮啸仙、周文雍、刘尔崧、周其鉴、张善铭、黄居仁等,他们中有人是中共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建者,有人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者和践行者,每个人都有一段追寻理想、投身时代风云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翻江倒海卷巨澜,用鲜血和赤诚之心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这刑场作为新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语文教科书中《刑场上的婚礼》歌颂了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领导人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感人事迹。他们身陷囹圄,受到严刑拷打,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留下一段广为传颂的血色浪漫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人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为“华工精神”注入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
华工的人文景观也同样昭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刘义亭和青砖堡是烽火岁月中留存下来的风雨印迹。在五山校区北区长江北路中段梁山山腰上,一条容两三人并肩而行的石板小路,曲径通幽,隐约可见被横生的灌木和大树所环绕之处,开辟一方隐秘天地,期间伫立山间小亭,即为刘义亭。刘义亭是纪念刘永福和黑旗军的故事。黑旗军将领刘永福,名为“义”,刘永福的一生,无悔于“义”字。他曾先后率军在越南抗击法国侵略者,在台湾抗击日本侵略者。清末民初,刘永福曾驻军于此处。同样位于北区贺兰山上的晚清建筑青砖堡,据说也曾是刘永福驻军之地。碉堡为青砖砌筑,主体被一棵大榕树“包裹”,墙体内外均布满榕树的气根。堡和树融为一体,堪为奇观。徜徉于周围,恍如隔世,历史在这里回荡……刘义亭、青砖堡等早期人文景观勉励学子勿忘历史,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校园的故事承载着华工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魂魄,华园无声的景物也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符号,而追求民族振兴和兴学强国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南理工人,身处其中时,便可感受到历史积淀下来的深沉与厚重……
进军科学:栉风沐雨创业艰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尤其是当时的工业基础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迫切需要带领工业发展的工科人才。
1952年年底至1957年间,在原有四所基本办学源头院校基础上,又有广西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9院校工科方面的学院和系科并入。
一时间,一批背景迥异的新派知识分子,他们的青春、激情、梦想与命运,都与这座文脉悠远的古老校园休戚与共。院系大调整为华南工学院汇聚了一大批知名的工科专家和高级知识分子,共计200余名教师,包括毕业于6个发达国家20多所世界名校的40多名教授齐聚,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办学背景的院、系、科和专业,都在这座校园里融汇在一起。
他们很多都已经站在学科的前沿,建筑、造船和飞机设计专家罗明燏,电子专家冯秉铨,被誉为“珠峰测高第一人”的测绘专家陈永龄,造纸专家王宗和等。他们或才华横溢,德高望重;或治学谨严,著述丰富;或经验独到,决策有方,他们的到来,使得华工在初创时就气象万千,兼容并蓄、底蕴深厚、学风淳朴、思想活跃。
罗明燏是华南工学院首任院长,他是钱学森的学长兼好友,是中国科学界与教育界的一位奇人,精通英、德、法文,在建筑工程和结构力学等领域有很深的研究与建树,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之深、涉猎之广,令人惊诧,他主持和审查的公路、桥梁、水坝、机场等大中型工程项目有200余项,人称中国的“海、陆、空专家”。罗明燏非常欣赏萧伯纳的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辉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这不仅是罗明燏一生的真实写照,更成为华工组建之初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在华工东湖湖畔立着一座名人雕塑,一位慈祥的老者笑容可掬,目光睿智。雕塑所描刻的形象,就是华园里大名鼎鼎的冯秉铨先生。1958年,电子管模拟计算机由华工研制成功,在全国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展览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华南工学院的模拟计算机”是“尖端的科学技术成就”。主持该项研究的正是冯秉铨。冯秉铨这三个字意味着一段传奇故事:1956年全国第二次院系调整,原华工电讯工程系的大部分人员和设备调往成都。在只有3个老师的情况下,为了重建电讯工程系,冯秉铨一个人要开12门专业课,高峰时期,每周上课27学时。每次都是他自己先讲,再把讲稿给青年教师,手把手带出一批优秀教师。他曾自掏腰包,花费380余元购买英文打字机,以便开展工作,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最高成就是什么?冯秉铨说:著书立说固然可喜,但“愿得英才三千数,高峰深处共研寻”更加可贵。
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华工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奖,冯秉铨、杨家智获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电讯工程系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与会代表中还有30多名华工毕业生,其中不少人也在大会受奖。如此重要的场合,如此重要的奖项,师生同时登台领取,一时被传为佳话。
从1952年到1965年,华工教师队伍人数从当初的不足300人发展到1200人。
他们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俄汉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华南第一台程序控制铣床、彩色电视发射机、中国最早的朗姆酒生产研究……一批批令人瞩目的成果在他们手中成就,他们用匠心大作谱写传奇,更为时代振臂。
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或专业中成为带头人、专家,怀着赤诚之心,敬畏教育,关爱后学,将这份师者的情怀,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生根,使无数师生为之动容,堪称士子楷模,彰显学者风范……
立学兴邦:勇立潮头唱大风
忽如一夜春风来。改革开放后,华工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一以贯之的报国情怀投身到时代发展的洪流当中……
50177班的学生在苦读之余,也纷纷有了新的想法。李东生、黄宏生、陈伟荣被称为“华工三剑客”,40年前,他们进入无线电系学习,同居一间宿舍,学习上相互切磋,生活上彼此照顾,毕业后先后走上创业的道路,成长为中国彩电的“三巨头”:李东生成为TCL集团的董事长,黄宏生是创维集团的创始人,而陈伟荣则是康佳集团总裁。这三家企业的极盛之时,彩电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40%,对中国彩电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年来,他们三人的事迹在校内外广为流传,是年轻学生成长的动力和榜样,也是代表华工创业基因的一张响亮名片。据统计,广东有100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华工校友。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华工都有力支撑引领着区域经济发展。
华工人既有严谨务实的传统,又有宽容“异想天开”、厚植科学探索的沃土。华工人既思维缜密,又善于厚积薄发,开辟新领域、抢占创新创业制高点。“中国超级班”只是华工创业者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0年以来,华工人争先恐后地投身到产业革命中,他们挑起民族工业脊梁,研发同行不敢触碰的尖端技术。格力电器、中集集团、东鹏陶瓷、威创视讯、雷曼光电……一个个国际舞台上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在“中国制造”走向独立自强的道路上留下一座座丰碑。
在华工,周围充满了一批活力四射、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在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时,华工学者也以丰硕成果助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穿着西装的何镜堂院士满头银发一丝不紊,谦和而儒雅,他的热情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用我老师的话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既有工程师的严谨,又有艺术家的浪漫。”他坚持文化自信,深邃的目光跨越地域,思考的沉淀穿越时代,他用无言的建筑记录历史的脉动,他用绚丽的艺术为崛起的中国描摹:世博中国馆的恢弘、钱学森图书馆的睿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肃穆……一批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鸿篇巨制在他手中成就。无论是历史厚重的博物馆,抑或是现代化的商业大楼,还是书香馥郁的大学校园,何镜堂的设计总能在各种风格转换中游刃有余。不变的,是对建筑文化精髓的延续和创新……
华工崇尚开拓创新精神,重视培育创新文化,创新文化脉动不止。另一位泰斗级人物曹镛,他和团队的一项名为“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的科研成果成为颇受注目的“明星项目”。这项成果首创用水(醇)溶性发光聚合物作为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用稳定金属阴极代替传统活泼金属阴极,实现全印刷法制作三基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新工艺。乍一看,这项成果非常高深;可若提及一样东西,这一成果与我们之间的隔膜仿佛都消失了——那就是当下各种炫目的平板电脑产品。这类大受欢迎的电子产品,价格却并不“亲民”。原因何在?显示屏追求的是薄、轻、柔性,而传统的显示屏采用真空技术制备,制造成本高,价格贵。曹镛团队的发明解决了薄膜之间的电子注入效率低的难题,相应解决了采用全印刷方法制备柔性显示屏这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如果能推广使用,不仅平板电脑的价格能大幅下降,而且其像纸般折叠、卷曲的梦想也能变成现实。
直到今天,这种精神依然在华工人身上延续,何镜堂、曹镛、瞿金平、程正迪、唐本忠、杜如虚……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汇聚在此,他们攻坚克难,勇登高峰,以高端科研成果推动社会发展、造福民生;他们巧耕心田、润物无声,为国家培养大批栋梁之才;他们对待家事国事天下事,为学为师为人,都满怀质朴之情,在宁静的时光里孜孜以求,共同绘就璀璨篇章。
走在前列:长风破浪会有时
“科教兴国”理念,在这座雅风古韵,而又充满故事的校园里传递。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又为这座华南名校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2018年3月7日,在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会议上,华工2002届毕业生袁玉宇向总书记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与感悟。袁玉宇从华工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拿到博士学位参加工作后,他所在团队的研究,引来美国本土媒体的近百次跟踪报道,声名鹊起时,他却选择回国创业。袁玉宇直言,对于国内还是起步期的再生医学产业,自己很着急。他于2008年创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主攻以生物3D打印技术为基础的再生医学技术平台。十年后,公司产品“睿膜”被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再生型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睿膜”——作为一张膏药一样的膜,贴在大脑脑膜的受损处,就可以令脑细胞自动生长形成新生组织。这张神奇的薄膜,已经成功打入欧洲、美洲高端市场,也是中国首个成功实现产业化的生物3D打印产品。袁玉宇对于民族自主品牌能够迈向国际,倍感自豪。他和创业团队开创的器官打印技术被评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六大技术之一”。
这里,无疑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交融的高地,“三创(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造就出引领未来的人。登顶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学生团队,用世界级水准的技术和创意,引领太阳能绿色建筑领域新方向;蝉联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的“华南虎”战队,培养出500多名优秀机电一体化人才,孵化出8家创业公司;入选福布斯中国或亚洲地区“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的陈第、黄冠、王一、罗锐邦,在现在和将来都聚焦着全世界的目光;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华南理工学子包揽省前三、夺全国赛两金两银,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以五金一银的成绩名列全国第二,全面展示“双创”教育中势不可挡的华南理工青春力量。
创新的脚步还在继续,创新精神生生不息,绵延不已……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作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双一流”高校,华工深度参与港珠澳大桥工程,仅立项的横向技术合作项目就超过20个。张肖宁教授团队建成国内外首个能够满足力学相似的桥梁截断足尺模型;王荣辉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采用多工法、不对称、多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完成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施工的理论计算与测控;朱良生教授团队承担港珠澳大桥波浪、潮汐和海流长期观测和特征分析研究专项,为大桥工程研究、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他们为这项国家工程贡献了“华工智慧”,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华工支撑”。
行远升高,积厚成器。立身中国,融通中外。如今,一座以“中方为主国际协同”模式建设,目标直指理工特色、世界一流的在地化国际校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正拔地而起,将集聚全球菁英资源,为中国高等教育开出新路,做出示范。广州国际校区学科布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学科部署,将分步建立10个新工科学院。2018—2019年首期建设先进材料学科群、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学科群和生物医学工程与生命科学学科群,将在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校区将采用“中西合璧、新老合璧、学宿合璧”的模式,与20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强强合作,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大学治理机制和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提供了“试验田”和“示范区”。
一百年前,师生匡世救国共克时艰,扶大厦之将倾;
新中国成立后,只争朝夕进军尖端科学,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勇于突破先行先试,在科教兴国中勇立潮头;
进入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师生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一代代华南理工人有着对生活的热忱、对事业的追求、对国家的赤诚,共同构筑着美好愿景。这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文化力量,然而却历久弥新,坚定自信,推动学校实现更高的目标。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表示,华工将不断践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加快推进“双一流”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中华振兴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钟哲
通讯员 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