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竞速!广东实现首次航空跨国医疗转运

2018-12-14 12:00:01
来源: 南方网

  【摘要】 生死竞速!广东实现首次航空跨国医疗转运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朱晓枫摄影/张梓望实习生温文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患者搭乘的航班即将抵达白云国际机场!”12月10日下午2点30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钟晓旻主任早已在机场待命,与他一同等待跨国转运患者的还有一台被誉为“空中移动ICU”的医疗直升机,一场无缝接驳的航空接力即将展开。

与国际SOS组织的医务人员交接时,这位在印尼85%重度烧伤的患者情况已经十分危急。患者除了必须依赖呼吸机,包裹在他身上的纱布已经变绿发臭,钟晓旻知道,这是绿脓杆菌感染特有的绿色和腥臭味。

时间就是生命!下午3点15分,经过“绿色通道”完成手续和交接的直升机从白云机场起飞,轰鸣声在广州市区上空划过。3点35分后,直升机降落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大楼的楼顶停机坪,原本1个多小时的车程被缩短为20分钟。据介绍,这是广东省内首次无缝接驳的航空跨国医疗转运,实现了危重病人的国际空中移动ICU。

12日,记者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探视走廊探望这位患者,他的身上依然紧紧裹着创面治疗的纱布防止感染。记者获悉,因患者此前在印尼治疗条件有限且耽误时间较长,目前患者病情仍然危急。医院后续将在维护患者器官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坏死皮肤处理等烧伤专科手术。

一场爆炸与三次转诊

12月2日,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发生一起汽油桶爆炸事故,一名30岁左右的中方男性工人不幸全身85%重度烧伤。然而,因岛上交通不便且医疗条件有限,2小时的烧伤治疗“黄金时间”转瞬即逝。

看到患者病情如此危急,印尼当地医院紧急处理后立即向上转诊,但即使是这样,这位患者终于进入有治疗能力的大医院时,已经距离爆炸发生48小时了。“在马卡萨,烧伤超过50%的患者已经难以救治了。”马卡萨是印尼东部最大的城市,但即使是这里的大医院也没有烧伤专科,救治能力也与国内的三甲专科医院有较大差距。

这位患者的烧伤有多严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李孝建介绍,该患者全身除了脚背、会阴部位皮肤幸免,烧伤面积达85%,且大部分属于三度烧伤。他后来向当地救援组织了解到,在马卡萨的医院时,这位患者已处于危险的感染期,并发脓毒性休克,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高热超过40度,无法自主呼吸。马卡萨的大医院只能把他送进ICU维持生命,但对烧伤的处理仍是力不从心。

情急之下,他的工友向国际SOS救援中心联系求助转运回国内治疗。国际SOS救援中心随即联系了具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烧伤整形治疗中心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李斯明介绍,经过向当地医院详细了解伤者病情,与白云机场、直升机公司多次沟通,评估这次转运的安全性后,该院决定启动医疗直升机救援机制。

在航空跨国转运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两趟飞行之间的衔接。“机场是直升机的禁飞区,平时通航公司的飞机是禁止进入机场的。”金汇通航广东分公司医疗运营副总经理吴宝姿介绍,由于此次国际医疗紧急救援,广州白云机场第一次允许通航直升公司进入。通过“空中ICU”,患者可以直接从白云国际机场接回院内烧伤ICU救治,缩短转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