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慈禧太后的一生中,有两处让她念念不忘的的地方,一处是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和紫禁城的储秀宫。作为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台惠征之女,慈禧于咸
在慈禧太后的一生中,有两处让她念念不忘的的地方,一处是圆明
园的天地一家春和紫禁城的储秀宫。作为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台惠征之女,慈禧于咸丰二年五月九日入宫,初封兰贵人。咸丰四年甲寅二月封为懿嫔,咸丰六年封懿妃,咸丰七年封懿贵妃。而这一切接连的晋升都与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紧密相联。话说咸丰皇帝自登基后,并不愿意住在紫禁城,而选择圆明园居住,慈禧也就是在这段时期,陪伴咸丰帝身边,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在一片火海中,圆明园与天地一家春一起化为废墟。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火烧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再次化为灰烬。
天地一家春毕竟时年轻的慈禧最得意的地方,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再次退帘还政,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了颐和园。在重修颐和园时,又把“天地一家春”五个字刻在了消防储水用的金缸上(下图)。从此,无论是这位老佛爷住在乐寿堂,还是散步排云殿前,都能看到令她神往的“天地一家春”,以示对这一发祥地的美好记忆。
除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外,在紫禁城还有一个宫殿也是慈禧太后一生柄权的主要宫殿,这就是“储秀宫”。这里不仅是她初入后宫的居住地,也是她的儿子同治帝的诞生地,直到晚年她由长春宫回到了这个曾经让她母以子贵的荣耀之宫。咸丰二年:1852年封为懿贵人,居储秀宫丽景轩;咸丰六年:1856年封懿嫔,于丽景轩诞同治皇帝;光绪十年:1884年居长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五十千秋,移居此宫,并重修宫室。
储秀宫原名寿昌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储秀宫是慈禧一生中最重要的宫殿。她在这里因诞生同治帝而母以子贵,她17岁入宫后素有的豆蔻年哈和青春都在这里记忆,她的咸丰皇帝对她的雨露恩宠,以及对先帝的眷恋也都铭刻在储秀宫里。所以,到了晚年她又回到这座曾经盛极又空寞了的宫殿。
储秀宫是西六宫中最考究的宫殿。庭院中,两棵苍劲的古柏;台基下铜龙、铜鹿分设。储秀宫外檐下有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和神仙故事的“苏式彩画”;门窗则是质楠木雕刻的“万福万寿”和“五福捧寿”花纹。这里还有她亲笔的匾文:“规天矩地”、“乾坤经纬”和“扬缉熙、永春晖”,以及所书楹联:“日映东方,光华被艺圃;源流北海,沆漾挹文澜。”
在《老宫女讲述的慈禧生活起居》一文中,一位老宫女说到:“储秀宫是五间的结构,分为三明两暗。三个明间是老太后燕居的地方。正中间的一间,设有正坐,是为了接受朝拜用的。除了节日稍坐一会儿以外,轻易不坐在这里。西一储秀宫内正间间跟卧室连接,等于是卧室的外间,经常放些卧室用的零碎物件,如油布、水壶之类。‘叫起’回来在这里换换衣服,然后由司衣的宫女折叠好送到西偏殿,临时收起来。东一间临南窗子有一铺条山的炕,这儿很豁亮,老太后经常坐在炕东头,临窗的大玻璃,往外一看,全部的储秀宫一目了然。老太后做什么事都喜欢心明眼亮。喝茶、吸烟、用早点、谈话、接见皇帝和皇后、妃子等,大多在这儿。“
然而,慈禧太后临终的几年的冬季是在仪鸾殿内度过的。1885年,慈禧太后即在在北京西苑修建她卷帘归政后冬季的颐养宫殿,起名仪鸾殿,至1901年由于居住此宫的瓦德西疏忽而毁于大火。次年择地另建。1904年新仪鸾殿建成。四年后的一个冬天,慈禧太后在仪鸾殿的福昌殿的躺椅上崩逝。
储秀宫是后宫最奢华的宫殿。慈禧太后一生都记着储秀宫,这是她母以子贵的发迹福地,她不能忘,也不愿忘记。她在储秀宫里当过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生养过同治皇帝,最后又以皇太后的显赫身份回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