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阿里又多了两个疯子。 作者丨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2007年,阿里又多了两个疯子。
作者丨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图片:图虫创意
本文原发于2018年12月12日
井贤栋的花名是“王安石”,本来他不想要这个名字,因为北宋名相变法没有成功,可是一忙就错过了重选的机会。
2007年,当时被认为是“疯人院”的阿里又多了两个“疯子”:一个是前盛大CFO张勇,一个是前广州百事可乐CFO井贤栋。后者,成为阿里巴巴第8430号员工。
当时阿里旗下猛将如云,谁也没想到这两个CFO会是未来阿里的执旗者。
阿里的CFO也都是非凡人。被马云“迷住”的蔡崇信,放弃70万美元高薪,不远千里找到湖畔花园,甘愿每个月只拿500块人民币。
井贤栋来阿里之前,只知道这是一家技术公司,但被“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企业使命所吸引,决定放弃到世界500强的工作机会,加入阿里“疯人院”。
张勇和井贤栋是阿里引进的第一批职业经理人。
和许多公司喜欢一张白纸、容易管理的应届生不同,阿里更喜欢社会招聘。马云认为,他们有经验、有想法,虽然有时候不易管理,但只要碰撞总有火花。
明年接班的CEO张勇更是愿意任用功成名就、财务自由的贤才,理由是:功成名就,意味着能力得到过证明;财务自由,做事就不为了升职加薪,而是“觉得这事情有意思”。
井贤栋当初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广州工作了12年,百事中国多地的财务团队都是他培养和输送的。
不过,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为只是一个CFO,而是积极参与推动生产力提升、跨部门协同以及公司未来战略制订。
优秀的CFO不仅对财务数据敏感,对经营数据也有洞察力。他们不仅是管控者,更是企业战略的引导者。
在资本和大数据时代,最需要这种兼才。所以,尽管马云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但阿里却最爱从CFO中选拔CEO。
无论是同事还是合作伙伴,接触到井贤栋的人总能感受到他敢想敢做敢担当、乐观开放的心态。
虽然在90后下属面前,爱穿深色西服和衬衫的他显得有些古板,还经常听不懂下属们讲的笑话,但他总能在千丝万缕中找到头绪,并指出行动方向。
井贤栋是个工作狂,每天至少16个小时。同事凌晨1点钟给他发邮件,他不仅两分钟内就能回复,还能直陈利弊,想他人所不及。即使在凌晨3点,还有同事收到过他的留言。
他在公司内网的签名是:“life wants 1 thing from us,our best。 If we give life our best,it will give us its best(人生在世,尽力而为。当你以最大的努力拥抱这个世界,世界也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2013年,井贤栋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成为阿里巴巴首批28名合伙人之一。
合伙人制度是阿里独创的管理制度,也是马云为交接班所做的准备。
合伙人必须在阿里工作满5年,必须持有公司股份且有限售要求,要对公司发展有积极贡献,还要高度认同公司文化,愿意为公司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竭尽全力。
成为合伙人,意味着井贤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跟阿里捆绑在了一起,也代表他进入了核心权力圈。
2015年6月,井贤栋担任蚂蚁金服总裁;2016年10月,蚂蚁金服成立两周年时,他接任CEO,全面带领团队负责公司业务、战略推进和落实。
与王安石的全盘改革不同,井贤栋有彭蕾打下的江山做基础,他是顺应时代去拓展和升级。
支付宝最初只是解决淘宝交易中信用问题的配套产品,曾被马云骂为“烂到极点”,但彭蕾做对了两件事:上线公共事业缴费和推出余额宝,让它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厂商。
蚂蚁金服以支付宝为基础成立,但在井贤栋执掌下,它已经远不止是一个金融平台,而是成为一家旨在为世界带来普惠金融服务的科技企业。
在整个蚂蚁金服的业务体系中,支付、理财、融资、保险等业务板块仅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真正支撑这些业务的则是水面之下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信用体系等底层平台。
井贤栋的战略就是开放这些底层平台,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共赢。
2015年9月,蚂蚁金服推出“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助力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加速迈向“互联网+”,这影响了其后中国金融格局的发展。
此前,喊出“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蚂蚁金服和“大象”银行势不两立,但将产品、能力、技术开放后,蚂蚁金服的角色转为帮助银行改变,双方变成同一战线。
一年后,蚂蚁金服又上线开放平台,宣布开放12个分类能力给合作伙伴,覆盖商业经营全流程。
井贤栋认为,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因此科技和创新也是推进普惠金融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对前沿技术的布局和储备,包括自主创新的BASIC(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和云计算力)技术,蚂蚁已经积累了通用性的底层基础能力。
从2015到2018,蚂蚁遵循“成熟一个开放一个”的原则,公布开放的产品数量从5个增加到80个,解决方案从3个发展到了50个。
目前,蚂蚁金服已经帮助200多家金融机构完成数字金融转型,包括100多家银行、60家保险公司、40家基金证券公司。
这不仅是技术革命,也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过去独善其身,做好自己;现在兼济天下,打通toB和toC。
当年来阿里之前,朋友问井贤栋:“如果阿里巴巴给你的期权最后变得一文不值,你还想去这家公司吗?”
他听从了内心的声音,“我当时并不知道阿里巴巴会成长为现在这个规模。但是他们想要帮助别人的愿景对我来说很重要”。
幸运的是,他既看了“月亮”,又捡到了“便士”。
2016年,井贤栋描绘了一幅蚂蚁金服未来发展的蓝图:未来10年将和合作伙伴一起服务全球20亿人,为2000万小微企业提供多种普惠金融服务。
“井贤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理想主义、乐观主义和专业主义者的罕见结合。他心怀星空,却能脚踏实地,能够看到未来,也能把握现在,他用自己对未来金融服务业的理解和信念,对蚂蚁的担当,赢得了团队一致的认可。”马老师如此评价得意门生。
今年4月9日,彭蕾卸任蚂蚁金服董事长,CEO井贤栋兼任。
这是马云打出的第一张接班王牌。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是两根筷子,凑在一起才能夹动食物。多年来,他们一直协同作战。
“这是蚂蚁历史上最重要的领导团队更替,不仅是为了传承,更重要的是蜕变。”马云说。
2016年4月26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B轮融资创下全球互联网纪录。当晚,兴奋的员工却收到了井贤栋的泼冷水邮件:
“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们需要比任何时候都要充满敬畏之心,更加勤勉尽责。因为越深入金融的核心,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越多,越要尊重金融本质,敬畏与日俱增的责任与风险。”
强烈的危机意识似乎是阿里的传统。
马云说:“我们每天如履薄冰思考,因为变化超过我们的想象。”
张勇说:“你必须时刻醒着,睡觉也得睁着眼睛,必须不断创新。”
从去年年末开始,蚂蚁金服的日子确实有点不好过。
去年前三季度,消费金融为蚂蚁金服贡献了三成利润。但是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借呗业务大幅调整,ABS的发行规模也大幅下滑。
余额宝增速也在滑落,后边还来了追兵。微信已经开始内测类似余额宝的零钱通。
传统业务发展进入瓶颈期,井贤栋的应对之道是更大力地推进蚂蚁向技术输出平台转型。
路透社报道,他们看到的融资资料上预测,五年内,蚂蚁金服的金融服务收入预计将从11%缩水到6%,支付收入将从估计的54%降至28%;而技术服务会从34%增长到65%。
日前,井贤栋又迎来一个得力帮手:阿里云原总裁胡晓明出任蚂蚁金服总裁。
胡晓明带领阿里云在全球云计算市场竞争中进入前三,并将中国自主研发的大规模计算操作系统——飞天推广至全球舞台。
胡晓明曾是蚂蚁金服的首席风险官,此次回归,被期待把蚂蚁金服科技能力做大做强,并在应用层产出更多成果。
井贤栋表示:“期待孙权(胡晓明的花名)的回归将为蚂蚁的普惠金融发展、信用体系建设带来新的突破,更好地推动蚂蚁金融科技的开放合作。”
阿里巴巴虽有规模,但从来不只想做流量企业,蚂蚁金服也是,坚持科技赋能,才是他们希望建立的竞争壁垒,也让资本市场更加高看一眼。
截止目前,蚂蚁金服已完成三轮融资:2015年7月A轮融资估值450亿,2016年4月上涨至600亿美元,今年6月又暴涨至1600亿美元。
每一轮都创下纪录,蚂蚁金服已成为全球最大独角兽公司,在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中,也仅次于阿里、腾讯。
与此同时,蚂蚁金服也在积极布局国际市场,目前他们的全球收全球付服务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过9亿。
在阿里巴巴集团统筹下,在欧洲、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地,蚂蚁金服的线下支付业务也生根发芽。
井贤栋希望,在世界范围内以科技实现金融服务的机会均等,解决普惠金融的全球难题。
“我们不关心估值,也不关心利润,甚至不关心规模,我们只关心用户价值,其他的东西都是自然的结果而已。”井贤栋说。
“真正成功的商业模式不可能被复制,选择符合自身愿景、使命、价值观的人才是企业的支撑力。”马云说。
他选择的井贤栋和张勇,就是阿里未来的格局。
2016年,井贤栋向母校明尼苏达大学私人捐赠500万美金,这也是该校历史上收到的来自中国单笔最大数额捐款。
在国内,井贤栋捐助了粤北100个贫困小学生,在青海果洛州达日县捐助了一所小学。这个射手座男人是星巴克粉、红酒迷,也喜欢小孩子。
支付宝推出的公益项目蚂蚁森林则调动了普通人的积极性,让公益人人可及。截至今年5月底,蚂蚁森林用户超过3。5亿,累计减排超过283万吨,累计种植和养护真树5552万棵,守护保护地3。9万亩。
“判断成功的标准并非金钱,而是我们是否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让他们的生命更完整更有成就感。”井贤栋说,“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马云的经验也是如此:“做企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重大选择。一旦有了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时候,你的选择就会变得简单。”
简单了,往往就更有力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