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围绕气候议题不相让!G20峰会宣言凸显多方与美分歧
(原标题:围绕气候议题互不相让!G20峰会宣言凸显多方与美分歧)【环球时报驻日本、德国特约记者孙秀萍青木王会聪柳玉鹏】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大阪峰会6月29日下午通过宣言后闭幕。宣言强调各方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在环境领域,除了美国,G20其他19个国家和地区再次确认将全面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艰难”,这是许多外媒评价此次G20峰会用的词,日本共同社更是将日方协调各方意见的过程形容为“如履薄冰”,尤其是围绕气候问题的分歧让峰会宣言直到闭幕当天上午都存在“流产”风险。“两天的会议放大了各国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可能无法弥合的深层次分歧,”英国《卫报》6月29日刊文认为,不过随着G20领导人回国,人们也有理由保持谨慎乐观。毕竟,中美元首让贸易战的风险再次降低;在气候问题上,不合群的只有美国。
据共同社6月29日报道,在G20大阪峰会宣言中,各方表示要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透明、可预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并保持市场开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9日说,各方在此问题上“找到了(意见)共同点”。对于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全球经济减速风险,G20各方表示担忧,称“愿意采取进一步行动”。宣言同时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
“G20艰难通过宣言”,共同社6月30日以此为题报道说,在峰会上,各方就贸易、环境、数据流通等议题意见分歧明显,“如履薄冰”的协调工作持续至闭幕前最后一刻。日本《朝日新闻》称,宣言内容体现出复杂的协调过程。中国要求的“非歧视性”与美国要求的“公平”最终都被纳入,反映宣言内容需要考虑到各国要求。然而即便如此,由于美国的反对,今年的宣言中再次没有出现“反对保护主义”的表述。
在环境领域,G20峰会各方基本就在2050年实现海洋塑料垃圾零排放达成一致。然而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美国重申退出《巴黎协定》。
气候变化问题是此次G20峰会一个巨大的争议焦点。“德国之声”援引参与谈判的人的话说,美国态度“非常强硬”,而欧洲各国继续拒绝删除有关气候保护的内容。美国曾试图说服几个G20成员放弃对《巴黎协定》的承诺,但显然,最终没有成功。共同社评价称,虽然日本最终完成汇总与协调的工作,“保住了作为主席国的面子”,但宣言内容“貌合神离的色彩浓厚”。而这个结果,也反映出围绕全球变暖对策的多边协调的“极限”。
“经过日日夜夜的谈判后,我们最终完成了一份19比1的声明。”美国“政治”网站6月29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在大阪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宣言再次强调《巴黎协定》规定的义务“不可逆转”。她认为,本届G20峰会与阿根廷峰会的结果相似。
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30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将气候议题称为是他的“红线”。不过他参会后表示,有关领导人至少已经设法阻止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出现倒退,自己的“红线”没有被越过。
“特朗普再次不合群。”《华盛顿邮报》说,在6月29日举行的记者会上,特朗普为自己有关气候问题的立场辩护。他说:“风机并非总是能工作。当没有风时,风电场就不工作。太阳能也并非能一直工作……没有补贴,风(电)将对大部分地方不起作用。美国正为风(电)支付大量补贴。我不喜欢这么做。”
对于G20峰会成果,德国《商报》6月30日评论称,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宣言最终得以通过。G20各方在贸易、气候等问题上达成最低限度的共识。但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为此自豪,因为相比往年,本届G20峰会达成的目标更少。G20本身应该是世界上重要国家寻找共同点的平台,但由于“美国优先”政策,它遭遇前所未有的阻碍。如今,这一平台只能缓和一些危机,但无法解决危机。
据俄罗斯《观点报》报道,俄总统普京6月29日表示,尽管这次G20峰会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各方至少在完善贸易体系、世贸组织改革等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些事情本身是积极的,“应该承认,本次峰会总体上证明了它仍然是被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