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个日本工业城市的兴与衰
(原标题:一个日本工业城市的兴与衰)
一个偏远的小城
现在北海道已经成为中国人赴日旅游的首选地,但是坐落于北海道绘鞆半岛的室兰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城市。
从2018年3月的数据中可知,室兰市面积80.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8.5万人。也就是说,面积是北京东城区近两倍的室兰市,却只有不到东城区十分之一的常住人口。
知道室兰的外国人更少。在官方旅游数据中,2016年上半年室兰市内酒店的外国人住宿人数只有6079人,远不如札幌市同期的89万4千人。但即使是这样的数据,已经是同比增长172.6%的惊人表现了,官方分析能取得这样的进展还要得益于临近的登别温泉乡带来的中转客流。[1]
可这样毫无存在感的小城市,却曾经是北海道乃至全日本的钢铁工业重镇,拥有新日本制铁和日本制钢所两家钢铁行业巨头,以及日铁住金水泥、JXTG能源等一系列重工业,让室兰在日本重工业发展历史上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钢铁巨人宝钢是1978年邓小平访日后安排新日铁援建。在一堂课上我知道了这座城市,于是在2014年7月,我和朋友来到了室兰,探访曾经的钢铁王国。
廖无人烟的商店街
室兰市之行的第一站是轮西,这里紧挨着新日本制铁。附近坐落着低矮的居民区,和北海道大多数的小镇一样,这里人烟稀少,房门紧闭,生锈的卷帘门告诉来客,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停业许久。实际上这里曾经以轮西站为中心发展出热闹非凡的商店街和金融街,但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废弃的学校
走过柔软的沙滩,爬上山坡,远处的学校操场上有不少人在打棒球。但请不要误会,他们并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因为这座鹤崎中学,已经于2011年关闭,其操场被用作棒球练习场。学校背后能远远望到新日本制铁所,它还在运营,但已经不需要这么多人了。
房门紧闭的公寓
沿着海岸线一直走,来到室兰的居民区,这里矗立着一排排廉价住宅,同样是房门紧闭,廖无人烟。廉租房没人住的原因,并不是当地居民已经消灭了贫困,而是这个地方的居民已经纷纷离开,房价崩溃,已经无需住廉价住宅。
来源:tetsumachi.link
带永久土地产权的房屋只要3万元
比如下图这家民居,带永久产权的土地的房屋整体只要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左右。虽然房价这么便宜但是买的人依然为零,杂草在庭院里横生,藤蔓已经钻进了房屋,所见之处一片荒芜。
破败的市中心
走到室兰站,附近就是室兰的商店街中央通。这是室兰曾经的市中心,也是室兰曾经辉煌过的证明,可是现在大部分商店都关着门,有的建筑已经近乎腐朽,周围围起了警示牌,提示行人房屋有倒塌的危险。
每周五班的公交车
室兰的公共交通线路寥寥可数,有的线路班次也极少。比如下图的这个公交时刻表:每天只有一班八点十三分去学校的公交,周末与节日休息每周五班,说明这辆公交就是为学生通勤而准备的。
这辆班车和2016年国内媒体报道的“一个人的车站”非常类似,当最后的学生毕业后,这辆班车也会停止运营。
城市里最繁华的是柏青哥店
在这个安静的小镇有一个地方最吵闹人也最多,那就是柏青哥店。
柏青哥又叫弹珠机,是日本的一种合法赌博游戏。玩家购买类似游戏币一样的不锈钢弹珠,操作机器将弹珠打入指定的洞口就会涌出更多的弹珠,然后就可以用弹珠去换奖品,再用奖品去附近的小商品换钱。
柏青哥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逃避法律监管。据北海道人说,大部分从事农业、渔业的农民经过春夏秋的辛苦劳动后,唯一可以在漫长冬季消遣的就是柏青哥。在大部分建筑都蒙着一层昭和色彩的室兰,柏青哥店是最新最整洁的店铺。
为了吸引客流和让客人在店里多停留,柏青哥可是想尽了办法。比如在附近开设味美价廉的饭店和超市,当时笔者正和朋友在附近的饭店吃饭,耳边偶尔会传来“哗啦啦”的巨大声响,过一会儿又安静下来,吃完饭才发现原因。每当柏青哥店的自动感应门开启时,弹珠的巨大哗啦声就会冲击你的鼓膜。
来源:naver.jp,柏青哥游戏厅
一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方是赌场,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
但一个城市有这种带有超市和饭店的赌场,起码证明室兰还不是那种最没落的城市。《你的名字》中女主角宫水三叶生活的糸守镇是一个矛盾的虚构小镇:一个地方有这么多年轻人,那就肯定有现代化的超市和咖啡店;如果一个小镇像电影中那样守旧传统,基本的商业设施都没有,那么这个地方只有老人愿意留下。室兰也是这样,在中国人眼里它已经足够荒凉,但比起夕张这个不足一万人的城市,室兰已经算是非常繁华的。
其实室兰和夕张都曾繁华过,夕张因煤而兴,是曾经的煤炭之都,而室兰因制铁而繁荣,曾经是北海道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但现在都已经成为“空壳村”,夕张因为煤矿都关闭了,只剩下老人在空荡荡的城市里生活;室兰好一些,钢铁厂还没有关,但人数也大大缩减。
室兰曾经的光荣
室兰是如何兴盛,又是如何衰落的呢?一言以蔽之,工作岗位。
1891年夕张煤矿和运煤铁路正式开通,整车整车的煤块源源不断地运到室兰这个深水良港,转船运后销往全国和海外。之后的1907年,发现室兰附近有着丰富铁资源的日钢和新日铁也来到了室兰。从1919年到1944年这35年间,日钢的员工数从4330人增长到39624人,新日铁的员工数从1510人增长到11122人,增长了近十倍。[2]
两大钢铁厂迅速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1940年的普查中室兰55%的人口为工人,16%为交通运输业,15%为商业。这是因为员工参加工作就有了收入,有收入就要消费,商店、餐馆等服务业也应运而生,而为工业、商业服务的运输业也同样得到发展,这些行业也产生了工作机会。
来源:livedoor.jp,1955年的室兰街头
有工作机会就会有人定居,有人定居就能形成城市,这样的例子我国并不鲜见,比如平顶山就是因煤矿资源从荒凉山区变为城市。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产业被淘汰,或者机械自动化后从业人口大幅减少,之后又没有其他行业填补就业空白,那么这个城市的没落就是必然。
比如到2017年,新日铁在室兰的员工有616人,只有1944年峰值时期的5.54%;而日钢的员工有717人,只有峰值时期的1.81%。这样少的人口,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第三产业人员来提供相应的服务,人们纷纷离开,城市就这样没落了。
城市的核心——城市生态链
一个城市,行业之间的联系有点儿像自然界的生态链:企业高管去高档餐厅用餐,高档餐厅的员工吃外卖,而送外卖的员工买菜自己做饭。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在服务他人换取收入的同时,也通过消费来为他人提供收入。这样的生态链在社会中不止一条,可能很长可能很短,也可能互相交叉,毕竟人活着,衣食住行是避不开的。
像室兰这样的城市,它的城市生态链就很单一,也很脆弱。因钢铁而生的城市,当钢铁产业衰落,或者不需要那么多从业人口之后,又没有新的产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引进人口,城市生态链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就开始迈向死亡。
另一个死亡的城市夕张也是同样的问题,它因煤而兴,也最终因煤炭产业衰退而死。为了自救,夕张曾策划过电影节,但电影节自身并不能提供全年度足够多的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夕张本地也缺乏相应的影视生态链支持,所谓的电影节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极其脆弱。
其实不只是室兰和夕张,北海道许多小城市都面临类似的问题:这里的冬天长达半年,雪量惊人,如果简单复制日本本州的产业,很容易遭遇水土不服的窘境。
实际上,北海道很多游乐设施本身经济效益很低,更多是企业家为了保证当地人就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比如加森观光集团所有的登别水族馆和熊牧场并不赚钱,但是作为加森氏的发家之地,加森观光与登别政府达成协议继续运营这些设施来保证就业,给登别续了不少命。
来源:登别水族馆官网,加森观光运营的登别水族馆
像这种处于衰退的工业城市或资源城市,保证就业是重中之重,不然等到生命末期就会出现缺乏税源无法提供基础服务,基础服务太差又吸引不了外地人来定居的恶性循环局面。
就像室兰,这个城市提供的娱乐等基础服务甚至不如中国的小县城,根本无法吸引年轻人。没有人来,自然就没有足够的消费者去撑起足够多的基础服务。
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振兴药方
通过促进就业来使城市复苏的具体案例,其实可以参考加拿大蒙特利尔,这个同样寒冷多雪的城市,通过给游戏公司补贴来降低他们的雇工成本。加拿大国家和魁北克地方政府决定:育碧每雇佣1人,魁北克政府将补贴育碧1.5万美元(约10.33万元人民币),加拿大政府也补贴1万美元(约6.89万元人民币)。
蒙特利尔选择游戏行业有四个好处:1.游戏行业巨头育碧是法国公司,而蒙特利尔是法语区;2.蒙特利尔离美国近,也处于北美文化圈;3.游戏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增加高端就业岗位;4.游戏行业不易受到寒冷多雪气候的影响。
当然,一条城市生态链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1997年育碧入驻蒙特利尔时只有50名员工,到2000年扩张到200人,直到2002年育碧蒙特利尔的《细胞分裂》游戏发售,才正式宣告育碧蒙特利尔走上正轨。
到2012年育碧蒙特利尔拥有2100名员工,也经历了十年左右的光景。现在蒙特利尔的游戏产业创造了超过2万个工作岗位,游戏产业链也已经形成,还带动了当地的消费。虽然游戏产业的从业人数不如制造业,但是这个产业的从业者年轻且高薪,消费能力强,能够带动更多的企业发展。[3]
蒙特利尔的成功经验值得室兰学习,也值得我国东北的工业城市未雨绸缪,当支柱产业消退后我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