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告诉我们共和国勋章的含金量

2021-10-16 09:13:13
来源:

  【摘要】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电视剧《功勋》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播出第二周,吸引超五成(56。411%)新观众,回看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电视剧《功勋》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播出第二周,吸引超五成(56。411%)新观众,回看用户规模稳列黄金时段电视剧第一,较上一周上涨32。9%,四频道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0。917%,收视吸引力强。

  至10月13日,“电视剧功勋”微博线分。在保持豆瓣口碑评分稳居首位的同时,热度持续攀升,目前已升至国内影视作品电视剧榜首位。

  《功勋》是一部单元剧,由8个故事“拼盘式”组成,无论制作还是宣传,难度都极大,做不好就容易“四不像”或者“虎头蛇尾”。

  在第一批“共和国勋章”颁发之后不到一个月,电视剧《功勋》的筹备工作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广电总局的同志找到郑晓龙,希望他能接下这个任务,郑晓龙心里打鼓,就没当场答应。

  郑晓龙是谁?他曾长期担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负责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都看过或知道他的作品。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在随后的从艺生涯中,他的作品《金婚》《甄嬛传》《红高粱》和《芈月传》等都是观众认知度极高的佳作。

  “我了解到,总局领导找我做导演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我拍的片子老百姓比较爱看,收视率高。于是,我就想着,那这回我就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者结合一下。我把一摞功勋人物的材料抱回了家。只有做足了功课,我才知道能不能拍,怎么拍才好看。这一看,我就扎进去了。”

  原来,这些人的事迹如此吸引人,他们不仅有伟大的事迹,还有着鲜为人知的感人细节。比如申纪兰,都知道她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但郑晓龙看了资料才知道,原来男女“同工同酬”是她提出来的,为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概又过了二十天左右,广电总局的同志又跟郑晓龙聊起《功勋》的创作,他就开始讲这部剧应该怎么拍:这些人为什么能成为功勋,最闪光的地方在哪里,我们要将他们的人生际遇和人生境界表达出来。

  “越聊越兴奋,越聊越深入。他们一听,你功课做得这么细致,那肯定得你来当总导演啊。就这么着,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对它第一单元的第一观影感受就是‘上瘾!’,直接一口气刷了6集,将其全部看完,然后……我又回去重看了一遍,给自己解馋。”一位观众看完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激动不已。甚至有人评价这一单元“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电视剧领域里又一新的高度标杆”。

  据了解,《能文能武李延年》最初是从解放战争开始写的,讲述李延年如何成长为一个勇敢的解放军战士,然后又写他参与湘西剿匪,最后才是抗美援朝。但是,李延年最大的高光时刻其实就是在朝鲜战场的346。6高地上。正是那一仗,让他成为了活着的国家一级战斗英雄。

  所以剧组认为,时长有限,前期的情节可以全部砍掉,单把抗美援朝的故事讲透了就好。

  不光是这样,剧组还得给观众说明白,李延年有什么与众不同。他是指导员,是政工干部,但能文能武,他不是过往战争剧里那些总给战士提枪换鞋的政工干部,而是能在各个方面增强部队战斗力的指导员。

  《能文能武李延年》导演毛卫宁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而且与黄继光是同乡、曾同在一个新兵连,他多次和毛卫宁讲述自己与黄继光抗美援朝的故事。这让毛卫宁对军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与深刻的理解。

  领受任务后,2019年,毛卫宁前往广西军区南宁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见到了91岁的李延年。

  英雄就是英雄,李延年和毛卫宁聊了三四个小时还不觉得累。这让毛卫宁大受触动:“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李延年同志是战斗英雄里职位最小的,他其实是众多为战争作出贡献的普通战士的代表。他其实是做了每一个英雄都做到的事情。”毛卫宁捕捉到了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李延年对那些牺牲老战友们的怀念。

  这个要素在剧中转化为一本“战场日志”,剧中李延年反复强调:“要记下每一位战士的付出,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也正是这本“战场日志”,在荧屏上再现了志愿军的鲜活群像,让我们看见了70多年前浴血奋战的年轻身影。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延年的饰演者王雷,感觉他把这个角色演活了。据了解,拍摄时,他和每一位演员一起吃一起喝,在战壕里工作或者休息,认真揣摩当时的每一处情境和细节。在他的理解中,枪声一响,我们的每一位战士都是为国家不惧牺牲,李延年则在关键的时候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他的这种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能够把大家的热血,把大家的精气神拧在一起。这是他不一样的地方。”

  《屠呦呦的礼物》,则是由郑晓龙执导的单元,而且是他和妻子王小平合作拍摄。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王小平生长在一个科学家的家庭中,父亲研究的是自动化遥控,母亲研究生物化学。母亲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正是屠呦呦“523工程”的协作研究单位,她生前一直希望他们能拍一部关于科学家的作品:“你写过那么多人物,为什么不写写科学家?”

  在创作中,他们发现这个人物十分有特点,是一个非常极致的人物。比如,她做事特别专注。“到了什么程度呢?比方你俩是同事,在路上见到之后跟她打招呼,她都不会理你的。不是因为高冷,而是她没看见。就算你住在她对门好多年,想让她认识你也很难。她有一个自成一方的小世界,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专注,才让她发现了青蒿素,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这让他们感觉屠呦呦和自己身边的科学家很像,一下子就拉近了心灵距离。他们去采访屠呦呦的同事,让大家说一下屠呦呦的爱好,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她喜欢做实验!”

  在创作中,大到建筑物上贴的大标语、语录牌、公共汽车,小到幼儿园里的教具和小人书,剧组都要还原出当年的样子。

  为了拍一场做实验的戏,郑晓龙和王小平反复向专家确认,“酒精灯放得对不对?试管和量杯摆放有误吗?实验器材哪个放前哪个放后?包括显微镜,更新换代很多年,剧组最后借来的对吗?”郑晓龙和王小平几乎把脸贴在监视器上,寻找每一个可能出错的细节。

  在分组导演的选择上,广电总局推荐了一部分,郑晓龙推荐了一部分,整体而言覆盖了多个年龄层,同时有男有女,再由导演们出马,各自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编剧。

  演员的挑选也格外慎重。广电总局提出了四条标准:德艺双馨、形神兼备、演技高超、功勋本人同意。

  事实上,八位功勋在演员的问题上并没有做过多的纠结,反倒是编剧的采访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功勋们年纪都挺大了,几乎都在90岁以上,他们的精力不足以应对长时间的采访,而且通常很少谈到自己的事迹,总是强调别人的功劳。

  几乎每个组都遇到了这个现象:功勋们都希望主创不要光写他们,而要把集体写进去。导演和编剧为了获得一手资料,下了好一番功夫。

  在创作过程中,整个剧组达成共识:这部剧一定要说清楚的是,他们为什么是功勋。首批“共和国勋章”颁给了这八个人,那么这部剧就必须给观众讲清楚,他们的勋章是怎么来的。

  同时,要全部采用现实主义的拍法,按照真实的生活逻辑创作。真实反映出那个年代的特点,拒绝伪激情、伪崇高、伪忠诚。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片头,可以说是王炸一样的效果。因为,现在看电视剧,很少有人看片头,一般都是自动跳过,但是《功勋》的片头很不一样,令人始料未及:

  利用技术特效,让演员迈着从容坚定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走着走着,逐渐变成了功勋英雄现实中的容颜。

  对此,总导演郑晓龙说:“演员从远处向镜头走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老,最终成为真实功勋的模样,这个片头创意早就有了。”

  接下来,他们找到特效公司——要通过特效公司的“换脸术”实现演员与功勋之间的头像转化。

  剧组把八位演员召集到北京,把每个人走过来的镜头都拍好,并开始进行三维扫描。但这时最大的问题来了,功勋人物们不可能来走一遍并进行三维扫描。

  怎么办呢?只能用照片了。一开始让家属拿照片,后来发现都不能用,因为清晰度不够。最后用的是给他们颁发奖章时的照片。有了图片后再开始给每个人建模,特效公司照着一点点抠,从头发到面部纹理,每个细节都要到位。

  所以播出后,片头竟然获得了令人惊奇的效果。有的观众为此把片头接连看了好几遍,就是想看看这几位演员是如何完成变脸的。

  这部剧自开播伊始,就取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认可。新媒体平台报道、短视频和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全民致敬功勋”、“看功勋学功勋敬功勋”、“张富清一条裤子穿30年”等16个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广大网民在相关话题下纷纷表达观剧感受的同时,更表示被功勋们的精神力量和高尚品格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