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右二)、田华、牛犇等表演诗朗诵《相约淄博》。 淄博市档案馆供图鲁中晨报-鲁中网6月28日讯(记者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右二)、田华、牛犇等表演诗朗诵《相约淄博》。 淄博市档案馆供图
鲁中晨报-鲁中网6月28日讯(记者 马斌 通讯员 崔建军 于虹)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今天凌晨去世,享年99岁。她是《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也是中国电影事业家、演员田方的妻子,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母亲。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于蓝老师和淄博有着一段“特殊的缘分”。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于蓝小的时候曾经被日本宪兵队抓住过,被他们拿皮鞭抽,用脚踢,让她从此恨透了日本兵,也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7岁的于蓝当年跟十多个革命青年一起步行了几千公里来到延安,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随后进入鲁迅艺术剧团,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
1949年,于蓝主演了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在片中饰演医疗队队长庄毅,初次在大银幕上表演的她处于紧张和摸索的阶段,这部影片让她锻炼了自己的银幕感觉。
1951年,于蓝在剧情电影《翠岗红旗》中饰演红军家属向五儿。1952年,于蓝在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龙须沟》中扮演程娘子。当时于蓝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正怀着第三个孩子田壮壮,腿肿得厉害,但是她没有退缩。她直到开拍前才在院里门房嫂子苏嫂的身上找到人物感觉,“苏嫂身上有北京人那个味儿”,就是要演出豪爽泼辣的样子,于蓝对于自己的这个角色非常钟爱,也认为是一次成功的表演。
1959年,她在《林家铺子》中饰演张寡妇,这个角色本来是属于舒绣文的,但是后者心脏病复发,最后于蓝被叫来救场。
1961年,于蓝在《革命家庭》中的饰演一名英雄母亲周莲,于蓝在片中从青年演到老年,把一个普通家庭妇女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演绎得真实可信。该片让她获得了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61年,于蓝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因为饰演影史经典《烈火中永生》里江姐一角,她为几代观众所熟知。
改革开放后,中央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已经60岁的于蓝受命组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成为首任厂长。于蓝任厂长期间,共拍摄了19部彩色故事片,儿童片在上世纪80年代成了中国电影重要的组成类型……她与淄博的“特殊缘分”,也是源于孩子、源于电影。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其宗旨是加强国际间儿童电影创作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儿童电影的创作和生产。第七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2002年7月12日到7月18日在淄博举行,是电影节创办13年来首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举行。2002年7月12日晚,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田华、牛犇等,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鞠萍、刘纯燕等纷纷登台亮相,表演节目。
于蓝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促成本届电影节在淄博举办的直接原因,就是淄博市教学研究室承担的《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影视文化课及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该课题以人文性、审美性、综合性和经典性为原则,选择教材作品,组成课程教材体系,并以地方课程的方式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并构建起了多元的评价方式。该课题1997年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2001年10月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鉴定,认为该课题“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