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往年这个时候我在海外跑市场。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节前回来后就没再出去。”国内一家中型手机ODM厂商海外业务负责人李明(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海外手机市场受疫情影响明显。
“往年这个时候我在海外跑市场。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节前回来后就没再出去。”国内一家中型手机ODM厂商海外业务负责人李明(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海外手机市场受疫情影响明显。公司第一季度接单量增长很多,但3月下旬开始形势急转直下,大部分客户不再追加新订单。
从国内市场看,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6.4%,但3月份市场开始回暖。截至4月14日,手机产业链34家A股公司发布了第一季度业绩预告,19家公司预喜。
销量下滑
“海外客户要求我们放缓生产节奏。公司目前就是执行好这些订单。”李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现在公司完全复工,但复产率只达到80%,有些物料比较紧缺,摄像头、射频等出现了涨价。
国内某一线ODM厂商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公司在印度的工厂受疫情影响暂时停产,还在等待复产通知。
3月20日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表示,海外疫情发展趋势不明,预计上半年手机市场受影响较大一些。安卓产品一季度需求影响约10%,但并非完全来自销售层面,部分受到材料或供应不配套的影响。
一些厂商的海外市场拓展计划受到影响。OPPO公司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是OPPO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一年,欧洲地区计划进入的市场包括德国、比利时、葡萄牙等。但受疫情影响会有所推迟,总体计划仍在持续推进。
国内市场方面,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1-3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4895.3万部,同比下降36.4%。其中,4G手机3380.7万部,5G手机1406.0万部。
手机售后服务商百邦科技表示,公司在全国各地的连锁门店及加盟商门店积极配合防疫抗疫要求,1月下旬至3月上旬期间多数门店关闭线下服务运营,维修收入和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严重,经营亏损。百邦科技预计第一季度亏损1400万元-17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部分公司预喜
手机销售压力传导至上游供应链。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发稿时,在手机产业链81家A股公司中34家发布了第一季度业绩预告,19家业绩预喜。其中,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13家预增;星星科技、蓝思科技等4家公司扭亏;东山精密、长信科技略增。
立讯精密预计一季度盈利9.55亿元-9.86亿元,同比增长55%-60%。射频供应商卓胜微预计,第一季度盈利1.49亿元-1.53亿元,同比增长256.48%-266.48%。卓胜微表示,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同时持续推进与客户的深度合作。
同兴达表示,公司克服困难将疫情影响控制到最低,逆境中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兴达预计第一季度盈利约1000万元-1500万元,同比增长89.61%-184.42%。
一些供应商受疫情影响业绩不佳。当升科技、信维通信、硕贝德、精测电子等7家公司第一季度业绩预减;欣旺达、卓翼科技等5家公司首亏;三环集团、智动力略减;通富微电续亏。
天线供应商硕贝德称,产业链复工延迟对公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一定影响,预计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至80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56.14%至72.59%。硕贝德表示,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疫情,全面推动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通富微电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以上,但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较大影响,第一季度未能按计划实现扭亏为盈,但较2019年第一季度明显减亏。
5G渗透率提升
疫情考验企业资源协调能力。
OPPO相关人士称,“以PCB板为例,我们有家供应商在武汉,1月23日以后就完全停工,但这家供应商的越南工厂为我们供货。同时,我们备份了其他供应商。”
国内某一线ODM厂商人士表示,公司产能提升很快,一些客户向公司追加了订单。公司积极扩充产能,承接海外工厂转移回来的订单。
国内手机市场逐渐恢复。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3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175.6万部,同比下降23.3%,环比增长240.79%;当月新上市5G手机24款,5G手机出货621.5万部,环比增长161.13%。
OPPO公司称,截至2月底线下销售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网课刺激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求,3月份整个中国区的销量是2月份的1倍以上。运营商们在积极部署5G商用网络,4G到5G的切换时间点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智能手机市场的基本盘没有变化,后续可能迎来消费回弹。
国元证券指出,2020年全球的手机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5G手机渗透率的提升不受疫情影响。
华南某大型手机渠道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销量是往年同期的50%,预计到5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的60%-70%。百邦科技称,截至3月31日,除武汉和浙江个别门店外,其他地区自有门店均恢复了线下服务运营。
从产业链来看,复工复产情况向好。手机EMS(专业电子代工服务)厂商光弘科技表示,公司克服客观困难积极推进复工复产,至3月中旬生产已完全恢复正常水平,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