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新轻绿促蝶变 共建共享幸福感 ——淄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综述
通讯员 宗禾 淄博是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已过百年,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特别重。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聚焦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撸起袖子加油干,啃硬骨头、涉险滩,干出了一片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对标对表 加力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的旗帜引领,是引领中华民族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灯塔和精神北斗。
省委率先垂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阔步前进。淄博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各级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淄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淄博市立足老工业城市实际,确定了“一个目标定位、四个着力建设、十个率先突破”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即以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着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奋力在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人才和科技创新、开放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民生社会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十个方面实现率先突破。
伴随着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铿锵脚步,淄博同全省一样,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781.4亿元,同比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61.6亿元,同比增长6.1%。今年,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7%左右,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360元和18260元,同比分别增长7.5%、7.7%左右。
管党治党纵深推进
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淄博市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持之以恒强作风、抓班子、带队伍、树正气,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层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中共淄博市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实行全面从严治党“清单制、告知制、督查制”,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覆盖、真压实。坚持实行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带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每年组织区县委书记就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述职评议。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扎实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整改清仓见底。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开展区县领导班子换届“回头看”调研、市管干部队伍专业化调研、“新时代全市干部新担当新作为”调研走访活动,为好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更大舞台。进一步完善全方位立体化考察研判干部机制,优先提拔重用“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对不能履职尽责干部进行调整或免职。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制定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若干意见》和《分工方案》,出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激发基层工作活力的十二条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固本强基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出台党建“6+1”文件,统筹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农村、城市社区、“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努力把基层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实施“头雁”提升和“育苗”工程,抓实村、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及后续工作,对换届后村居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二次体检”,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110人,建立8380余人的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92个。全面推行区域化党建联盟,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提升到90.1%、75.7%。全国党建研究会农村专委会主办的“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在淄博召开。
正风肃纪筑牢廉政底线。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整治“四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查纠“慢落实、不落实、假落实”等问题4700多个。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广泛开展“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大讨论活动,分两批到深圳、东莞、佛山学习考察,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忠诚干净、认真专业、担当作为导向,集中曝光和查处“自闭症”“近视眼”“中梗阻”“软骨病”等“四大重症”,以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促进工作大提升。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各级监委挂牌运行,巡察利剑作用更加突出。制定关于规范党的问责工作流程的《意见》,今年以来问责党组织223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152人。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大潮中,淄博人民正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扬帆远航、砥砺奋进,不断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突出做好“四篇文章”
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蝶变
产业结构偏重,能源资源消耗高,生态环保欠账大,是淄博老工业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绕不过去的“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照新发展理念,聚焦主要矛盾,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加快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转变。
——聚焦一个“高”字,加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聚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把今年确定为“技术改造突破年”,对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化学医药、陶瓷等传统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市总投资1698.4亿元的1010个技改项目进展顺利,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9.5%,全市40%以上的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淄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聚焦一个“新”字,加力加速动能培育新兴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握紧拳头、集中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规划建设大学城、科学城、创新谷“两城一谷”,集中打造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医药和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全市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达到323家,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平台分别达到87家和48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力争到2022年,全市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医药、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4000亿元、1200亿元、1200亿元、1000亿元。
——聚焦一个“轻”字,加力加速产业结构轻型化。突出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三大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今年实施总投资285亿元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172个,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4.2%。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市文化中心建成投用,年度计划投资154.9亿元的61个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扎实推进,齐古城、天鹅湖温泉慢城、鲁商示范园等项目纳入省精品旅游规划,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64%,蝉联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
——聚焦一个“绿”字,加力加速经济发展绿色化。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钢铁、建材、基础化工等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严控高消耗、高排放项目。三年来,关停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企业9523家;万元GDP能耗两年下降17%;2017年,燃煤消耗由最高时的4500万吨下降到2990万吨。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分别达到194天、252天,比2014年分别增加74天、117天。今年1—11月份,PM10、PM2.5、SO2、NO2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2.3%、12.7%、35.9%、9.7%,主要河流断面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3.85%、2.13%。全省河长制湖长制现场推进会在淄博市召开,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敢为人先 激发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淄博市始终坚持以改革破解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打掉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淄博市以信息化作为重要抓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做法荣获中国改革2017年会年度唯一特别案例奖,全省党委秘书长会议暨改革办主任会议、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社会民生体制改革暨“淄博实践”现场会在淄博市召开。淄博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体系、临淄区社会民主体制改革实践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评选活动。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在推荐词中指出,淄博改革实践的亮点很多,最突出的是“五个坚持”保证了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六个一”督察制度保证了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信息化渗透到改革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市委、市政府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狠下功夫、集中攻坚,打出系列“组合拳”,不断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制度来盘活资源、提高效能”的重要指示,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方案》,以重点领域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把“一次办好”改革作为突破口,聚焦“不见面审批”和“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办理,努力打造政务服务效能最高、投资发展环境最优、企业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三最”城市升级版,组建成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67个部门单位的128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集中办理。扎实推进“26+13”重点改革任务,公开筛选2018年第一批10项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市推广推介。创新思路办法,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出台“淄博人才新政23条”,举办首届齐商大会,实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四大招引工程”,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淄博,一批高层次人才到淄博创业兴业,有力助推了全市高质量发展。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推广推介互联网+居家养老、村官直审等60项创新改革经验,形成互联网+家校共育综合改革、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改革、智能平安小区治理改革等为代表的民生领域改革典型“七星九点”,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分抓部署,九分抓落实。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把手”抓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劲头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认领牵头压力最大、困难最多、情况最复杂的改革任务,制定《2018年淄博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领改革事项台账》,市及区县135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领改革难点重点事项178项。坚持“六个一”督察制度,实行一个第一议题、三个第一时间、三单一书“1+3+3+1”工作制度,倒逼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提速增效。
永葆初心 造福群众
淄博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努力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工业大市、文化大市、组群式城市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研究制定“1+1+5”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淄博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工作方案。具体实践中,聚力乡村产业振兴,按照南部生态特色农业、中部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北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三大板块”布局,实施农业转型升级十大工程,大力培育农业“新六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聚力乡村人才振兴,制定《关于实施“育苗”工程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的意见》,实施科技人才进村服务行动,鼓励支持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以上;聚力乡村文化振兴,实施铸魂强农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程,大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积极推进红白理事会、公益性公墓建设,全市90%以上的村建有道德讲堂、“四德榜”;聚力乡村生态振兴,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和农村“七改”工程,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聚力乡村组织振兴,强化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制度、作风建设,深化为民服务“双代”机制和村民自治实践,大力推进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和“空壳村”较去年底分别减少53%、92.9%。全国农村改厕工作推进现场会、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全省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中片区会议在淄博召开。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突出开发式扶贫、保障性兜底、精细化帮扶,以南部山区、太河库区、黄河滩区为重点,研究制定《进一步支持扶贫重点镇村精准脱贫的若干财政政策意见》,聚焦20个扶贫重点镇和100个薄弱村,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融合并提高到4200元,47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五通十有”如期达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
倾情尽力办好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全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以下;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类参保人员突破1000万人次;突出解决“大班额”问题,新改扩建学校62所,提前一年完成“全面改薄”任务,整建制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任务,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在淄博召开;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东院区等重点项目主体工程完工,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深入组织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和便民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建设“三改三建”工程,大批低收入群众喜迁新居,群众生活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扎实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下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