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洲猪瘟形势严峻 猪价在3月出现淡季抬头
“总的来讲,疫情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对于自2018年8月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4月23日,在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严峻形势的表现是,在不足9个月内,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疫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截至今年4月22日,中国共发生了129起非洲猪瘟疫情。目前,疫情累计捕杀生猪达到102万头。”王俊勋说。
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专家初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
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生猪产能的影响,在今年春节过后,已经开始显现。猪肉供给快速下滑,猪价在3月出现淡季抬头。受食品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时隔3个月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重回“2时代”。
“市场里猪肉、鸡毛菜等价格小幅上涨,但可替代的食材也不少,因此影响不大。”上海市民王丽近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猪肉涨了,市民可以选择其他肉类、禽类替代。但如若猪肉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情况可能就复杂一些。
由于即将到来的夏季是非洲猪瘟疫情的高发时节,在为非洲猪瘟防治带来挑战的同时,猪价也很可能加速攀升,继续推高CPI。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团队认为,这将推动今年二季度通胀上升至2.5%~3.0%的区间。中性假设下,二季度CPI增速将升至2.5%以上;如果猪价上涨更快,2季度生猪价格升至17元,那么二季度CPI同比高点将达到3%;考虑猪价上涨扩散较为激进的情况,二季度CPI同比增速高点会突破3%。
该团队也提到,本轮猪价高点将超上一轮。本轮生猪价格高点将在2020年,预计达到25元/千克;2019年4个季度的生猪均价预计为12.5、15、17、18元/千克,年内最高点可能接近20元/千克。当前仍是结构性通胀,因此猪价上涨导致货币政策全面收紧的可能性小。
在未来加速攀升的猪价背后
在中国暴发非洲猪瘟之前,从各国斗争非洲猪瘟的国际经验来看,非洲猪瘟的影响不容小觑。
1921年此类型猪瘟产生于肯尼亚,并从非洲走向了欧洲。从传入到根除非洲猪瘟病毒,西班牙用时35年,从实施净化措施到根除,葡萄牙也花了10年时间之久;巴西传入非洲猪瘟病毒时间稍晚,但从传入到根除同样长达7年,从实施净化措施到根除也耗费了4年时间。
对于新一轮的基因Ⅱ型非洲猪瘟病毒,俄罗斯则至今未能成功净化,且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断蔓延扩大。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提到,借鉴国际上的历史经验,以及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发酵的季节性规律,从5月开始,未来两个月,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有逐步重新变得严峻的可能。
因为进入夏季后,寄生虫、老鼠、蚊蝇泛滥,有助于病毒的传播蔓延。根据俄罗斯的经验,5、6、7、8月均是非洲猪瘟疫情的高发月份;欧盟、拉脱维亚、波兰的疫情则均是从5月开始加速,7月达到高发的顶峰。
由于非洲猪瘟截至当前仍无有效疫苗,这意味着,不论是从短期来看,还是从一个较长的防控周期来看,非洲猪瘟防控压力都很大。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非洲猪瘟的持续影响,将长时间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的恢复,预计到2021年之前,中国生猪存栏都难以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猪价将长时间处于高位。
政府部门已及时采取了一定措施。今年3月,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连续发布了三批猪肉收储的公告,这从侧面表明,政府担心6~8月份猪肉供应紧张。
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对产能造成严重影响,今年国内猪肉减产的幅度远高于过去几个上涨周期。林国发表示,2019年政府收储的三个批次猪肉,对整个供应缺口的影响极小,后期的拍卖更多只是对市场心理的影响。
冠通期货生猪分析师姚桂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轮周期受到非洲猪瘟影响,价格波动幅度和时间维持长度都会比以往周期强的概率比较高。目前在生猪供给端,不仅仅是父母代受到疫情冲击,同时国家核心种猪场的产能也有大幅缩减。父母代和核心种猪群(原种猪和纯种猪群)数量大幅减少,必将引起至少近三年生猪供应量减少,如果原种猪和纯种猪数量在短时间不能快速跟补,三年后的生猪市场供应也会偏紧。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份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出现“双下降”。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8.8%,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1%,下降幅度、速度之快,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最大值。
大量进口将影响欧美国家物价水平
猪肉在中国的食品消费中占比较大,消费量占我国四大肉类的65%左右。由于猪肉产量大幅减产,出现了大量的猪肉需求缺口,刺激了牛羊肉、禽肉、禽蛋的需求,进而推动牛羊肉、禽、蛋、奶的价格上涨,强化了食品通胀预期。
业内预计,受5~8月份猪肉及其他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CPI将在2.5%上方,不排除阶段性突破3%,进一步引发通胀的担忧。
根据国泰君安研报,从消费结构看,猪肉仍占了肉禽类消费的绝大部分,鸡肉和牛肉之和不到猪肉的40%。因此,消费习惯决定了牛肉、鸡肉对猪肉只能存在部分的替代性。据测算,猪肉价格每上涨1%,将拉动整体CPI0.04个百分点,其中0.03约为其自身占比的贡献,剩下的0.01为对其他商品的带动作用。
中国是猪肉净进口国,并且近年来进口量与出口量之差呈现扩大趋势。2018年,中国猪肉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119.3万吨、4.2万吨,净进口量高达115.1万吨。
海通证券丁频团队认为,考虑到非洲猪瘟疫情,中国存在巨大的产能缺口,将刺激猪肉大量进口。
丁频团队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可能取消针对美国猪肉进口实施的诸多限制性措施,未来美国或将贡献重要猪肉进口增量。
由于中国猪肉减产幅度到了全球猪肉产量的7.5%以上,远大于全球猪肉年贸易量——2017年全球的猪肉贸易总量约800万吨。因此,猪肉进口不可能根本性解决国内猪肉缺口问题。
不仅如此,中国大量进口猪肉也推动了国际市场上猪肉价格的暴涨。美国芝商所(CME)猪肉期货价格从2018年8月8日至今上涨超过1倍,目前指数价格在93美分/磅左右。
由于中国存在巨大的进口需求,未来6~9个月CME猪肉指数有望上涨至150美分/磅左右,刷新历史最高价。
林国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大部分欧美及南美地区国家,猪肉占物价指数比例均较少,但中国面临巨大肉类需求缺口,在猪肉进口增加的同时也将带动牛羊肉、禽肉进口增加,推动全球牛羊肉鸡禽肉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美国家物价水平。
此外,中国生猪存栏大幅下降,还将影响全球的大宗农产品贸易及价格。非洲猪瘟疫情席卷,将大幅削减饲料需求,减少大豆蛋白需求,预计全球大豆将维持弱势运行,将严重打击美国农场种植大豆意愿;玉米的生产也存在类似情况。
CPI是影响货币政策重要因素。2008年,由于猪价暴涨,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趋向偏紧。但十年后的今天,国内经济运行和全球经济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胀虽然会成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因素,但央行最终还是从全局考虑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