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之于滴滴,只是个故事,并不是现实

2020-07-11 19:37:06
来源:

  【摘要】   滴滴大交通的故事也许讲歪了。  6月底,滴滴Robotaxi自动驾驶汽车在上海小规模商用,央视主播朱广权对此进行了全程直播。此外,滴滴

  滴滴大交通的故事也许讲歪了。

  6月底,滴滴Robotaxi自动驾驶汽车在上海小规模商用,央视主播朱广权对此进行了全程直播。此外,滴滴还计划在今年再雇佣200名工程师,强化自身的自动驾驶技术。作为一家网约车企业,不好好研究如何提升运力,优化服务流程,转身发力Google级企业研究了数年而无获的自动驾驶技术又有何实际意义呢?

1.jpg

  需要新故事的滴滴

  虽然打车大战合并后,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占据了超六成的市场份额,但是其包括财务在内的数据却一直乏善可陈。截止2020年中,滴滴日均订单仅为5000万单,月活用户数3。4亿。而且自2012年成立以来,滴滴一直在亏损,至今已经共亏损了500亿元人民币。

  更重要的是,作为当年TMD组合中估值最高的领头羊,滴滴最新的估值仅为516亿美元,相较于2017年低了大概40亿美元左右。反观美团这个当年与滴滴一个起跑的玩家,目前市值已经达到了1。12万亿港元(约1445亿美元),比滴滴高了近三倍。

  由此,也就解释了为何滴滴近两年频频在单车、货运、社区团购等出行领域布局,因为滴滴需要新故事。

2.jpg

  当然了,虽然滴滴网约车这个主营业务可以为这些新业务输血,但是考虑到每个赛道都有强劲的竞争对手,滴滴并无绝对优势,因而业务也不会有太大的想象空间。

  有媒体透露,滴滴正在寻求约20亿美元的融资,并可能于2020年进行IPO。不管这一消息是否真实,考虑到滴滴已经成立8年,核心业务才刚刚收支平衡,在网约车以及横向拓展的大出行领域的基础上,如何为资本市场讲一个更好的故事,就成了摆在滴滴面前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背景下,滴滴找到了自动驾驶。

  在滴滴看来,虽然技术对自动驾驶至关重要,但是数据也很重要,这是滴滴的优势所在。因为数据可以帮助训练自动驾驶算法,以提升自动驾驶的能力。比如阿里旗下的达摩院此前就曾专门推出用于测试自动驾驶技术的混合式仿真测试平台,每天可以带来8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数据。滴滴经营网约车多年,积累了海量的驾驶数据。据滴滴介绍,其车载设备桔视覆盖了自家50%以上的网约车,这些设备已经采集了千亿公里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自动驾驶测试。

3.jpg

  另外,对于滴滴来说,自动驾驶还能降低运营成本。滴滴最大的运营成本来自司机。以快车为例,每单滴滴仅能拿到总收入的两成,而另外八成都要落入了司机的口袋,如果滴滴具备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那么被司机拿走的八成成本,显然可以节省下来。

  由此逻辑可以看出,滴滴选择发力自动驾驶,是在结合自身优势为资本市场讲了一个足够动听却也足够长远的故事。

  而这正是资本市场最喜闻乐见的。只要时间拉得足够长,关于市场想象力的巨大泡泡就不会破灭。

  故事始终是故事

  不过遗憾的是,滴滴目前讲的只是一个故事。

  考虑到客观情况,我们就会发现,滴滴的故事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前文介绍了数据之于自动驾驶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硬件,毕竟脱离了终端的系统,再出色也没有用武之地。

  据滴滴介绍,6月底小规模商用的配备64线激光雷达、16线激光雷达等技术的滴滴Robotaxi自动驾驶汽车,单车成本大约为100万元。考虑到滴滴计划在2023年正式商用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以滴滴Robotaxi为标准计算的话,那么滴滴至少需要一万亿的资金才能实现目标。

5.jpg

  然而遗憾的是,截止到目前,滴滴自动驾驶部门仅获得软银的5亿美元投资。在滴滴整体亏损500亿的背景下,两年内,滴滴自动驾驶想要获得万亿规模的启动资金,显然有些无稽之谈。

  当然,从成本角度考量,滴滴的自动驾驶也可以采取与车企合作的策略。但是这又涉及到企业之间的博弈问题。

  以滴滴Robotaxi为例,虽然获得了沃尔沃的支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沃尔沃的汽车一定会完全接入滴滴Robotaxi。因为没有任何一家车企会愿意在自己的躯壳里装上别人的大脑,自己又不是没脑子,为什么要用别人的呢?

  在自动驾驶领域走得比较激进的埃隆。马斯克去年就曾表示,未来如果特斯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那么可能就不会再卖车,而是转而以出租车的形式运营特斯拉汽车。马斯克也曾说过,特斯拉未来可能会成为Uber,当车主不再用车的时候,可以选择让特斯拉汽车加入共享车队,成为运营出租车,为车主创造营收。

6.jpg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从宏观层面来看,滴滴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仅仅具备网约车所带来的运营数据优势。而在之于自动驾驶更重要的终端层面,由于没有充沛的资金和先天的硬件优势,滴滴手上的那点儿优势在车企面前又显得特别的费拉不堪——车企想获得这些数据远比滴滴更有优势,车企想替代掉滴滴是完全可行的,而滴滴替代车企则是万万不能。

  也就是说,虽然滴滴的网约车模式与自动驾驶存在着极强的互补性,但是网约车平台却并非自动驾驶的天然温床。相反,从马斯克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了自动驾驶,网约车这事,车企只会更擅长。所以,尽管滴滴在自动驾驶上投入了重金,但是深究下来,很可能只是一个资本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距离现实还特别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