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圳“的哥”耿希全: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
对深圳“的哥”耿希全来说,帮助他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15年间,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这样的好事他做了1000多件,家庭贫困的失学儿童他捐助了300多名,累计捐助4万多元。在深圳龙岗公共汽车公司,无论向谁问起他,对方都会竖起大拇指。
1月19日,记者来到深圳采访耿希全,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广东好人”获奖者。他有着一张温和腼腆的笑脸,在公司统一的制服外还穿了一件志愿者的红马甲,他说这样穿,如果有群众需要帮助,可以更方便地找到他。
他的车也很特殊,车身上印有显眼的U站字样。这代表着这辆出租车是一辆志愿服务移动U站,有紧急情况时,需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车里还常备急救箱、雨伞、手机充电器、城市地图、矿泉水等物资,方便给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应急救助。他还有一项自己订下的规矩,“只要有老人坐我的车,我都会免费送他们”。
问起他的新年愿望,耿希全说:“首先希望家人健健康康,其次自己在工作中平平安安,能继续传播爱、感受爱、相信爱,将爱心永续。”
向街头发病幼儿伸出援手
2017年10月13日,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发文,号召全市出租车驾驶员向耿希全学习。原本默默无闻的他一夜成名,他的同事才知道,面貌朴实的他居然做了这么一件好事。
2017年9月29日上午,耿希全驾驶着他那辆车牌号为粤BD02050的电动出租车经过深圳欢乐谷,老远就看见路边有位老人抱着一个婴儿拼命地向过往车辆挥手,整个人都快要冲到马路当中。一踩刹车,耿希全立即询问。老人说自己的孙女突发疾病,整个人开始不停地抽搐,他想送去医院,但是根本打不到车。
看着陷入昏迷的婴儿,耿希全也急了,他让老人抱着孩子上车,一路疾驰,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医院。从车内后视镜,他看到坐在后排的老人手足无措,已经陷入了慌乱中。作为一个10岁男孩的父亲,耿希全决定继续帮助这对爷孙,救人救到底。
用最快速度把车停好,他从老人手中接过孩子,大步冲向了急救室,边跑边大声呼救。在医生接过孩子立即抢救后,他又折回头,帮助老人办理了相关医疗手续,随后一直陪着老人守候在急救室门外。
老人怕耽误耿希全的时间,拿出钱来想要先付车费,耿希全摆摆手说:“先别管这个,救孩子要紧。”
因为抢救及时,孩子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医生建议老人转院,去附近的大医院作进一步治疗。于是,耿希全又开车带着老人和孩子赶赴第二家医院,全程陪伴在这对爷孙身边。
直到傍晚6时,医生确定孩子的身体并无大碍。看着如释重负的老人,耿希全选择悄悄地离开,就连本应收取的车费也没有索要。当老人回过神来,才发现那个一直默默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出租车司机不见了。
第二天,老人的家属来到医院,通过调取监控视频查到了耿希全的车牌号,最终找到了耿希全。老人专门抱着孙女,带着锦旗和手写的感谢信到公司向耿希全表示了感谢。
公司同事在和耿希全交谈时才发现,在过去的10年里,耿希全做了太多好人好事,他甚至还和朋友一起建立了一个“共筑爱心协会”,专门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失学儿童。
但是这一切他从来没有宣扬过,如果不是这次患儿家属专程登门致谢,这又会成为耿希全无数个“不值一提”的小事当中的一件。
帮助别人是他最大的快乐
遇上了年迈、行动不便的老人招手拦车,他会免费将老人送回家,一个月能免费搭载十多位老人。他还加入当地义工队,积极参加各类义工活动,服务时间累计超5000小时;公司组建志愿服务车队,他主动报名参加……耿希全说:“帮助别人后的那种快乐,只有你亲身体验过才会知道。”
2018年高考期间,深圳下起了大暴雨,耿希全载着客人在路口等绿灯时,一位学生上前敲了敲他的车窗,带着哭腔说:“师傅,我考试快要迟到了,您能送送我吗?”耿希全立即和客人商量:“我先把这个孩子送去考场再送您,或者您现在再打一辆车,这70多元的车费我就给您免了。”客人选择再打一辆车。
耿希全载着这位学生,冒着大雨及时将孩子送到了考点,孩子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后跑进了考场。
时隔半年,耿希全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仍是满脸自豪:“虽然我少赚了几十元钱,但是我改变了这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这样助人为乐的故事还有不少。2016年,一位外国乘客在搭乘耿希全的出租车时向他抱怨,自己住的地方离单位太远,想要搬家,但自己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找不到人帮忙。耿希全听后,立即帮助对方联系了搬家公司,并且带着老婆一同帮助对方收拾房间。让这位乘客在异国他乡也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而在耿希全帮助他人的同时,一些乘客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的内心。
“有一次我在医院拉了两位老人,免费把他们送回了家,两个老人家下车以后,颤颤巍巍地拍拍我的车窗,说‘师傅,钱给你放在后座了,你记得拿一下’。”耿希全回头一看,十几元的路程,老人留下了一张百元人民币。
帮助300多名贫困儿童返校
耿希全的家庭并不富裕,妻子在一家幼儿园当幼师,夫妻两人工作了10多年才终于凑够首付在深圳安了家,房贷到现在还没有还清。
每天早上5时,耿希全就要起床出门开车,一直忙活到中午。趁着给车充电的空隙,从街边小店买一份盒饭,蹲在马路边上快速解决,吃完后再在车里躺十几分钟,这就是难得的休息时间。
下午,他要一直工作到6点钟,将车交给晚班司机,才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当遇上了节假日,更是忙得连休息时间都没有。
虽然赚钱辛苦,但是资助贫困学子时他却非常大方。
2010年,一次回乡探亲的朋友聚会中,耿希全和朋友们分享了彼此助人为乐的故事,几人越聊越投机,当即决定一起成立爱心组织,共同帮助他人。
9岁的男孩小鹏(化名)是耿希全资助的第一个学生。小鹏父亲病逝,母亲患有精神病,他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陷入极度困境。耿希全决定帮助这个不幸的孩子继续学业,每月资助他600元。
这一资助就坚持了整整4年。4年来,像小鹏一样的孩子,耿希全和团队累计资助了300多人,个人捐助金额达4万余元。目前,耿希全所在的爱心协会已经为11所学校提供长期的捐助服务。
妻子一开始不能理解耿希全这种行为,“咱们自己也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不富裕,你怎么还把钱拿出去送给别人?”但是时间久了,妻子也慢慢地转变态度,开始支持他的公益事业。
儿子则一直是他最忠实的支持者,“我儿子今年10岁,有一次他在商场捡到一个金戒指,直接交给了商场工作人员,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是你的儿子,我不能给你丢脸啊’”。那一刻,耿希全觉得自己过往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值得的”。
在采访快结束时,记者问他今年春节回不回家,耿希全笑了笑,说:“过年的时候机票太贵,等机票打折时,再回老家看看。”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汪棹桴发自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