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白名单被废止 外资动力电池的政策门槛被拆除

2019-07-01 15:00:04
来源: 新浪

  【摘要】 动力电池白名单被废止 外资动力电池的政策门槛被拆除

近日,动力电池“白名单”在实施四年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2019年第22号)显示,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2015年3月,工信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了《规范条件》,并予以公告。《规范条件》又称“白名单”,工信部在2015~2016年间先后公布过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不过当中并无外资电池企业的踪影。

此次工信部废止动力电池“白名单”,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认为此举一定程度上会对外资电池企业有刺激作用。

“白名单”退出舞台

近日,工信部发布公告(2019年第22号)显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回溯到2015年3月,工信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予以公告。

《规范条件》又称“白名单”,要求企业通过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在线进行申报。此后,工信部分别在2015年10月、2016年1月、2016年4月、2016年7月先后公布了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当中包括宁德时代、沃特玛、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共57家企业,然而这其中并无外资电池企业的踪影。

2016年6月,工信部发布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录。而这一名录直接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推荐目录》)挂钩。使用了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才能登上《推荐目录》,获得新能源补贴。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提到,白名单从未真正使用过,所以取消也在情理之中。“正式取消这个白名单,对外资电池企业显然有刺激作用,会推动他们加快对华布局。”

双寡头的“内忧”

在动力电池“白名单”等的“保护墙”之中,行业经历了爆发和洗牌,双寡头格局逐渐成型,然而并不代表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可以就此“安枕无忧”。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已占据过半的国内市场份额,动力电池相关的营业收入与利润也得到了增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5月,宁德时代以2.38GWh夺得第一,占比41.96%;比亚迪装机量为1.07GWh位列第二,占比18.84%。而在2019年1~4月,宁德时代每个月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1.67%、42.96%、43.92%、45.03%;比亚迪每个月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7.57%、26.01%、30.93%、30.95%。

而从与车企合作情况来看,宁德时代已与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宇通客车、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爱驰汽车、拜腾汽车、电咖汽车等达成合作。以往,比亚迪一直坚持高度垂直整合,2018年起也与长安汽车等车企建立战略合作。丰田汽车近日亦宣布,将与全球电池厂家合作以应对电动车的高速增长,其中在中国电池制造商中选择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开展电池供应及开发合作。

不过,面对市场的青睐,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也不能“高枕无忧”。宁德时代2018年年报显示,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34.1%,同比下滑1.15%;锂电池材料毛利率为23.05%,同比下滑3.95%。2019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93%,而营业成本同比增长了185.14%。根据比亚迪2018年年报,仅其汽车及相关产品毛利率19.78%,同比下滑4.53%,不过并无提及动力电池业务的毛利率情况,2019年一季报中也未涉及。

在毛利率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补贴退坡无疑也加大了动力电池企业的降本压力,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6月26日起开始实施。此前,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曾表示,动力电池还有降价余地,随着工艺技术不断成熟,成本才进一步降低。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分析提到,提质降本是未来2~3年的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任务,多重手段被采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投资开发期,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安全事故频发、补贴依赖、技术路线争议、成本与价格趋势不成比例等问题。

对此,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直言,补贴退坡在短期内可能对市场有一定影响,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补贴退坡所带来的效应。消费者、整车厂以及供应商都需要一定程度上进行分担。但从长期看,将会更加有利于新能源车市场朝着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外企入局或引混战

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废止,一定程度上将刺激外资电池企业入局中国市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或将面临新的挑战。电动汽车观察家邱锴俊提到,动力电池目录取消就是一个形式,但也意味着外资动力电池的各项政策门槛都被拆除了。

2018年底国际分析机构瑞士联合银行(UBS)提供报告显示,对松下、LG化学、三星SDI和宁德时代的电池进行测试评估,发现特斯拉和松下合作的锂电池成本最低,达到了111美元/kWh(约合人民币771元/kWh)。而来自国内的宁德时代,则以成本超过150美元/kWh(约合人民币1042元/kWh)位列末尾。

不过,邱锴俊提到,瑞银的方法是拆解后根据材料倒推,但是成本要全流程考虑,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墨柯也认为,从成本控制和能量密度等方面综合来看,国内头部企业与外资电池企业基本是在一条水平线上的,对瑞银的评估结果持保留意见。

然而不可否认,外资企业的入局会对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市场份额造成影响。墨柯表示,LG、三星、松下等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让国内车企在优质电池产品方面会多一些选择。“外资厂的产品品质目前阶段要好一些,所以车企相对来说还是更愿意采用他们的。”平安证券研报提到,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风险,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快速扩张加重产能过剩,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新一轮价格竞争,行业平均盈利能力或将快速下滑。

从目前情况来看,外资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在华布局。2018年7月,总投资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7亿元)的韩国LG化学电池项目签约落户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2018年11月,三星环新动力电池新建二期工厂项目在西安开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条6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6月12日,吉利汽车宣布,其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将与LG化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电池。

就国内市场双寡头的发展,邱锴俊提到,比亚迪动力电池份额目前还依赖自身在整车市场的份额,比亚迪整车的增速能保持乃至超过行业的增幅,其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会保持乃至扩大一些。“至于外供部分,比亚迪还需要和其他车企一同研发测试,放量还需要一段时间。”

此外,邱锴俊提到,外资动力电池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束缚已经完全解开,并且采取了和车企深度合作的姿态,可能挤占宁德时代在高端乘用车市场的绝对地位。不过,外资电池还是不会一下在中国市场爆发,大概要等1~2年。墨柯也认为,短期1~2年内对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不会有影响,长远一点看会有。(梁锶明,童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