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上链”本质是判案前置 推动建立互联网信任体系

2019-03-29 13:00:04
来源: 腾讯

  【摘要】 “司法上链”本质是判案前置 推动建立互联网信任体系

当司法遇上区块链,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北京互联网法院去年9月9日挂牌成立,同时启动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电子证据开放生态平台——“天平链”。据悉,北京互联网法院至今没有产生过一张纸质文件,且所有证据、案宗全部上链。

“天平链”技术提供方,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名为“信任度”,尽管其CEO马臣云一再强调,“天平链”这个项目是由北京互联网法院牵头,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百度、信任度科技等三家建设单位共建,产业各方积极参与的,但技术设计方案确实由信任度提供。

如今“天平链”运行已半年有余,共17个节点,一级节点8个,包含司法机构及央企电商联盟;二级节点9个,包含大型行业组织及大型互联网平台。同时,吸引了来自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电子合同、金融服务、第三方存证等25家应用单位接入。在线证据采集数据超过340万条,关联电子数据达千万级。

巴比特专访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CEO马臣云,在这篇文章中,你将看到三部分内容:一是“天平链”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构架;二是司法和区块链的结合的方式和意义;三是“司法上链”给其他区块链落地应用的启发。

“天平链”幕后棋手,竟是一家创业公司?

首先,简单扒一扒“信任度”这家公司。从天眼查可以看到,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7日注册,法定代表人是马臣云,目前只获得了天使轮、pre A两轮融资,具体金融并未透露。

尽管成立时间不久,且相对比较低调,但这家公司却并不简单。该团队是做密码应用出身,CEO马臣云更是具有电子认证与签名行业15年的从业经验。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密码学专家王小云是其师叔。马臣云还是国家电子签章、人脸识别及电子合同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除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的项目,信任度还给最高人民检察院,落地到武汉市检察院做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公益诉讼平台,同时和工信部共同编写了区块链相关密码应用的标准,并作为唯一省部级的工信部区块链重点实验室司法和电力两个方向的副组长。

法院想要的并非链,而是解决效率问题

马臣云创业前,曾在上市公司北京CA任职,在此期间推进了国家第一张京东电子发票,以及平安保险电子保单在法院的认定工作。中国《电子签名法》于2005年实施,意味着从那时起,电子签名同纸质签名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但其实直到2010年,法院对于这类证据的认定,依旧非常模糊。

那时候客户问我们,你这个东西打官司管不管用,一句话就把我难住了。“为了说服客户,倒逼着我们去找法院合作,我们要让法官告诉他这能行。但法官不懂技术,他们就觉得电子的随便划拉一下就叫签名了,是不是可以PS图片进行更改?”

经过长期沟通,马臣云逐渐知道了法官是怎么想的,也让法官了解了电子签名技术的原理,还专门组织国家密码局、工信部、研究电子证据的专家、学者一起和法官们研讨。最后法官告诉他,如果以后碰到这种状况,应该99.9%都会采信。经过此番沟通,他对司法体系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电子证据的认定规则,都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区块链也是如此,电子证据的认证环节对法院来说是非常复杂的。法院在判定证据时,主要关注三方面:一是合规性,也就是取证过程是否合法;二是真实性,能否证明这个证据是真实、未被篡改的;三是关联性,也就是说它应当是一个证据链条,相互呼应,逻辑上彼此承接。

大家容易被字面意思所误导,实际上,“天平链”并不是一条链,而是包含区块链技术服务在内的一整套应用解决方案。马臣云告诉巴比特,这是为什么信任度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他们最懂法院要什么。

“法院要的不是一条链,而是要解决电子数据认定的效率问题,这才是核心。”在没有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时候,法官依照上述三点认定电子证据的效率非常低,但互联网纠纷的特点是案件量大,金额小,很容易造成积压。

“司法上链”的本质是判案过程前置

“司法上链”的本质其实是将判案过程前置。一方面通过事前上链将证据固定下来,另一方面通过对接入平台评测审核,保证数据最高程度上的可信。法院从过去的事后裁判,事前不参与,导致事后也很难办,到现在将规则主动嵌入到区块链中,如果出现纠纷,可以快速认定。“这就叫主动互联网治理,其实是司法治理或者政府转型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马臣云表示。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权衡各方利益。互联网平台和法院的共同需求是提高电子证据的认定效率。但对于互联网平台,前提是不能侵犯它的隐私,因此上链的并不是它们的原始数据,而是加密后的哈希值。如果互联网平台有搭建自己的区块链,还可以通过跨链的方式接入“天平链”,进一步保护它的隐私和生态。

而对于法院,则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治理权,比如节点的选择。“天平链”的一级节点就是司法机构,包括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北京高院,央企电商联盟,他们的公信力足够好,可以既做共识,又做记账。而国家电网、百度、新浪、阿里、京东、及其他大公司为二级节点,只拥有记账权,其他接入的公司则只对接存证服务,而不具备“天平链”的治理权。

当发生纠纷时,当事人拿着原始文件和电子证据平台返回的存证编号,一起送到互联网诉讼平台,后台会呈现给法官一个可视化的界面,显示这些证据的验证和评测过程,就可以辅助法官快速判案了。

再进一步,这一过程为人工智能判案提供了基础,因为逻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同时又出具了数据证实结果,完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寻找历史相似案件,给出预判决书,法官对照着调整确认即可。

更重要的是,“司法上链”后客观上对互联网信任体系的建立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余贵清、法官刘书涵近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描绘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传统审判模式中,当事人不认可证据真实性的情况很常见,较高比例的案件会提出鉴定申请,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一种拖延诉讼的策略。而在互联网审判模式下,当事人对于经司法区块链验证的证据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很少申请鉴定或勘验程序,当事人的诉讼表现更加诚信,善意度更高。”

打着区块链旗号,中心话语权却更重了

打着区块链去中心化旗号的联盟链,反而成为了变相的中心化。以前由于缺乏信任,生态间的各成员距离较远,有了区块链之后,生态反而更加聚合。比如天平链,法院在其中的话语权实则更重了。而在供应链金融更是如此,原先只能渗透到一级供应商的核心企业,如今具有了更强的穿透力。

马臣云认为这是有益的发展路径,未来行业的垂直链会先发展起来,大的规则由国家监管部门掌控,满足安全、合规的要求。小的规则就在行业内部形成自治。区块链应该先让政府用起来,然后反向给企业应用提供支撑和背书,如此联盟链才能发展壮大,演变成工业体系。

马臣云将对区块链行业的认知分为三个层次:数据治理、数据交换和数据协同。他进一步解释道,数据治理就是指司法上链、追溯、政府监管。数据交换,包括供应链金融,还有医疗数据的交换。数据协同是比较高级的阶段,比如分布式电力的项目,很多光伏小电站可以通过分布式的方式自动进行电价协商,以及工业互联网里供需关系的协同。他认为目前区块链处于第一阶段,做第二、第三阶段的都有点早。

“你做的东西要先让政府用起来,让他用来做数据监管,基于监管获得一个权威地位,然后再去做商业,这是我们的思路。”

尽管行业内对于联盟链和公有链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但我们今天越来越多的看到,基于产业端的联盟链取得了非常可观的落地成果。而信任度CEO马臣云拥抱监管的思路,同样值得币圈的广大创业者借鉴。

马臣云将“信任度”定义为一个区块链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他认为,对于区块链的落地,其技术本身的占比并没有这么大。区块链可以是一个用来打开局面的点,但实际落地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解决方案和综合商业能力,才能运转的起来。

这样的思路正好与“信任度”的品牌名相呼应。意思是让信任变得简单,或者说用技术的力量降低信任的成本,同时还要讲究“度”,结合业务的特点,当下的风险,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信任度”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