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杨延超:区块链创造了匿名社会的信用 撼动的不仅是传统货币
杨延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0年5月,拉斯罗·汗耶茨(Laszlo Hanyecz)用1万个比特币买了两个披萨,当时1万比特币约30美元,今日大约10亿人民币。这个故事让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比特币”这样一个非官方发行的货币,竟然会被那么多人相信?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升值?
直至“HOW实验室”真正布局区块链技术,本人也亲自实验了“区块链”技术(包括布局智能合约),才真正发现区块链技术带给我们全新的信用体系,它所撼动的不仅仅是传统货币,甚至是传统信用体系的社会制度。
1.区块链创造了匿名社会的信用
我在实验中同时用到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点在于“智能化”,以神经网络布局为例,它能够计算出人脑无法想像的结果,这是人工智能的特点。区块链技术恰好相反,区块链的运行速度甚至还不及普通程序快,以付款为例,通过区块链完成付款往往要几分钟后才能付款成功,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需要制作和同步帐本,需要大多数结点都收到这个帐本后才视为付款成功。
因此,区块链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信用”,并且是匿名信用!
传统的编程思想是“中心主义”的,比如一个网站或者一个App是架设在一个中心服务器上,这个服务器就是绝对的中心,任何人使用网站或者App,本质上就是在访问这个中心服务器,这依然是当下主流的编程思想,我在HOW实验室做的绝大多数实验也是中心化的做法。
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就在于“去中心化”,以比特币为例,完全没有一个中心服务器,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帐本”(电子化的)来记录自区块链产生开始至今所有的交易记录。
我在试验中还发现,当一个新的结点加入到区块链之后(如用geth语言连接),首要的第一件事便是同步区块,程序会自动将所有帐本上传到本机。
“区块链”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简单地说就是将账本同步给每一个结点。然而这里的“分布式”概念与大数据中的“分布式”截然不同。
我在实验室中亲自操作过,比如在大数据处理方面,我用到了“hadoop”和“spark”(大数据处理是人工智能的底层),这里的“分布式”运算的机理是将海量数据(19.510,-0.10,-0.51%)打成一个个小的碎片,然而交给多台服务器(如成百上千台服务器)并行计算,从而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运算。
然而,“区块链”中的“分布式”几乎与大数据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分布式”,实质上是将每一个帐本同步到网络的每一个结点,以比特币为例,整个帐本才不到70G(在大数据领域分步式计算领域,70G简直不值一提),以太币帐本的帐本更小,也就是说你的电脑硬盘如果大于70G,你就可以申请成为区块链的一个结点。
区块链中同步帐本给所有的结点,这就需要记帐,谁来记帐并且负责发布帐本呢?
这个人就“矿工”,由于他们为区块链网络做出了贡献,所以会赢得比特币(在以太坊中是以太币)。
所谓“挖矿”实质上就是向个整个区块链网络提供“算力”,负责制造和发布区块(block,即帐本),它对电脑cpu和电量的消耗是很大的,我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每一次启动“挖矿”命令后,电脑cup的占用率都会超过300%,电脑会热的像冬天里的烤火炉一样。
矿工们做出的贡献是需要肯定的,他们会基于挖矿而获得奖励,矿工们完成制作“区块”(账本),但却无法修改帐本中的交易记录(通过加密技术这些交易记录无法篡改)。区块还将同步给每一个结点,这样又进一步保证交易记录的真实可靠,完全无法篡改。这比中心服务器的信用要可靠得多!如果帐本存在一个中心服务器中,无论是服务器管理者修改帐本亦或是被黑客攻击,都意谓着帐本会被完全篡改。而在区块链中,几乎没有人可以篡改账本。如果是黑客想篡改这个帐本,原来是黑进一台服务器即可,而现在是要黑掉所有结点上超过51%以上的电脑才可以,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
在构建联盟链的过程中,我曾用计算机命令停止挖矿动作,此时,任何付款都将失效,道理很简单,在区块链中付款生效的条件,是这一笔交易被记录在区块中,并且这个区块发布给了区块链中绝大多数的人。
2.区块链背景下的智能合约
尼克·萨博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加密大师,他在1994年写成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论文,是智能合约的开山之作。
在智能合约中,“合约”即“合同”(也称协议),但“智能”(smart)与人工智能用的是“intelligence”是两个概念。
比特币之后兴起的以太币,它所依赖的平台(以太坊),即允许用户自由布置智能合约。当然,在以太坊上布署一个智能合约是需要花费以太币的,需要“矿工们”把智能合约的代码记录在区块里,并且发送给每一个结点,因此智能合约同样是不可修改的。
现在我们用的“滴滴”或“Uber”,可以理解为“智能合约”的雏形。乘客发出请求,司机作出承诺。在智能合约下,几乎不存在违约的情况,例如乘客打车后拒绝付款会被剥夺再次打车的权利。那么,在“滴滴打车”的样态中,司机与乘客的权利义务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进了计算机代码,所有人的行为及后果均是由代码决定的,这便是“智能合约”的雏形。
怎样才能把传统协议变成智以合约呢?以抵押协议为例,在抵押协议中客户向银行作出承诺,如果届期不还钱,车辆就归银行所有。如果要把它变成智能合约,就需要把这个承诺写进计算机代码,这在智能架驶时代是可以实现,比如通过计算机代码的设置,客户届期未按时还钱,车辆将会拒绝客户使用,反倒是将架驶权限(如新的使用密码)发送给银行,银行转而拥有车辆的使用权。
因此,智能合约的本质在于将合约的履行或者违反合约的后果都写进计算机代码,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执行。在智能合约下,任何任性的行为,计算机代码都会赋予其相应的代价。
Lessig在他的《代码:网络空间的法律》中,为了解释代码在赛博空间(syberspace,可以理解为计算机程序所架构的空间)中的作用,引入了“架构”的概念。代码便是虚拟空间的架构。
法律和架构在管理参与者方面是皆然不同的。法律依赖于个人将规则内化为自觉进而规范人的行为,个人行为一旦超越了法律的界线还需要法院强制执行。然而,架构通过塑造空间本身管理行为,它既不依靠个人对规则的信仰,更不依靠法院执行。因此架构在效率上明显优于法律。
依据架构执行合约时,不需要任何个人或者组织来决定如何执行合约,你可以称架构执行为自我执行(self-enforcing),在这种情况下,违约甚至不可能发生。
“区块链”语境下的“智能合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去中心化,或者说它是不可修改的。“区块链”背景下的智能合约,则是分布在每一个结点(可以理解为一个服务器)上,它的内容是不可调整的。以借钱的合约为例,合约一旦定立,它就发布给每一个结点,合约内容不可更改;而且一旦届期,合约会自动从借款人帐户中扣掉比特币或以太币给借款人。
3.区块链背后的法律变革
现在被称为“资产”的东西,都需要法律的保护,比如钱、股票、债券、音乐、知识产权等等。法律制度所要解决的恰恰是这些“资产”的所有、使用、管理、保护等等一系列问题,物权法、合同法、证券法、知识产权法等均为如此。
现代资产的管理是以政府或者金融中介为核心完成的,比如房屋交易需要到房管部门办理登记,证券交易需要到证券管理部门交易结算,银行转帐同样需要由银行来最终确认。这些体系奉行的是中心管理模式,如果黑客黑掉这套唯一的账本,公民的权利将会遭受巨大影响,就连摩根大通、美国联邦政府也被黑客攻击过。中心帐本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确实存在。
比安全隐患更为严重的还是信用问题,中心帐本,一家独大,如何保障账本的真实可靠一直都是民众关心的问题,就像手机收费,总有民众对于移动、联通这些大服务商们出现的错误计费愤愤不平。
长期以来,中心管理模式所爆发出来的安全、信用、公平等价值危机,愈演愈烈。中心化所导致的系列危机,让人们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建立一个全世界统一的大帐本,甚至每个公民都拥有这样一套帐本,任何资产都可以通过它实现存储、转移、交易、管理等。区块链技术恰恰就是由这一伟大思想催生的产物。比特币的成功应用,恰恰反映“去中心化”思想的成功。在这一基础上Vitalik Buterin 又创建了以太坊,不仅可以发行电子货币,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合约”。
毫无疑问,这一切对现在法律制度都将造成巨大冲击!
比如你在洪都拉斯拥有一套房屋,如果哪一天有一个独裁者上台了,只需要将政府账单上的名字改成别人,那么你将彻底失去这间房屋,这种事情在洪都拉斯时有发生。如果将房产登记在区块链上,这样就相当于每个公民都有一个房产登记的帐本,人们再也不用担心由于政权更替而导致房屋产权的变化。
“国际汇款”一般需要支付高达10-20%的手续费,时间一般要4-7天才能完成。而Abra是一款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如果通过它来完成国际汇款一般只需要几分钟,手续费也只有2%,它是如何完成的呢?比如,甲在A国向B国的乙汇款,甲在手机上完成汇款手续后,几分钟后在B国的乙就会通过手机查询到已收到该笔汇款。这时乙就会联系自己最近的“出纳员”,这位出纳员会将现金直接拿给乙。事实上之所以会这样快,并且手续费如此低廉,是因为整个交易是以比特币为媒介完成的,而没有通过跨国银行的转帐系统。
在艺术市场,区块链技术给了音乐人和艺术家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获得格来美奖的音乐人伊莫金·希普就利用区块链技术设置了自己的应用“菌丝”,这让伊莫金·希普可以自由地管理自己的音乐。根据智能合约,任何人要收听伊莫金·希普的歌曲,或者需要把它放到自己的影片中亦或是作为手机铃声,只需要支付不同的价格即可。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的交易记录以及评价记录都是绝对真实不可更改的,这也为其他人选择提供了最真实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