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国际:2022 年挑战与机遇并存, 稳中求进推动FinFet 和 28nm工艺

2022-02-22 21:50:28
来源: 微阅读网

  【摘要】   中芯国际代理董事长高永刚博士说:2021年是中芯发展过程中极其非凡的一年。全球缺乏核心潮流和对当地和当地制造业的强劲需求给公司带来

  中芯国际代理董事长高永刚博士说:2021年是中芯发展过程中极其非凡的一年。全球缺乏核心潮流和对当地和当地制造业的强劲需求给公司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实体清单的限制为公司的发展设置了许多障碍。公司面临困难,围绕确保生产连续性,满足客户需求,缓解产业链短缺的首要任务,准确克服困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展望2022年,它指出,面对疫情的演变、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快速变化的产业趋势,2022年对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在整体产能供应短缺的情况下,部分应用领域需求放缓,整个产能短缺逐渐转向结构性短缺阶段。如何跟上产业发展趋势,动态平衡股票和增量需求,弥补产业链的结构性差距是公司今年的重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公司将始终坚持合规经营,坚持国际化,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服务全球客户;继续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稳步推进扩张项目,锁定股票,开拓增量,建设产业链新高地。

  此外,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2021年,汽车工业、电力工业和电子机械工业的热门词汇都是‘缺乏核心’。工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增量和疫情带来了更多与远程连接相关的需求,供应链转向本地化的生产偏好,物联网、电动汽车、新能源等应用的迅速崛起,导致了半导体产业链的供应短缺和数量和价格的上涨。同时,供应链安全问题引起的库存、产品结构短缺引起的完整性问题、制造能力持续紧张的扩张热潮也贯穿了2021年,基本定义了2022年的模式。

  据介绍,过去一年,面对实体清单带来的巨大挑战,中芯国际在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缓解产业链短缺方面不懈努力:公司与供应商沟通顺畅,与产品客户深入合作,有效了解终端和整机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内部与董事会达成发展共识,迅速启动新厂房和产能建设,梳理管理流程、营销、规划、采购、运营。

  2021年,中芯国际销售收入从2020年的39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的54亿美元。它是世界前四大纯晶圆OEM中增长最快的公司。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等财务指标也创历史新高。公司全年增加10万件,相当于8英寸月产能,去年10月完成北京新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5亿美元,各地区收入和毛利率均有增长,新产品流量和多元化储备也活跃。

  赵海军还表示,在成熟技术方面,过去四年布局的8个主要产品平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准确切入股票市场和增量市场。全年,高压驱动、微控制器、超低功耗逻辑和特殊存储收入增长最快,其他平台也遇到强劲的市场需求,但受生产能力限制;物联网和消费电子应用显著增长。

  FinFet和28纳米技术也在稳步推进。逻辑、射频、低功耗等产品平台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顶盒、wifi、路由器等智能家居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在不断培育的多元化客户和多产品平台的双储备效应下,产能利用率持续满载,产出边际效益不断提高,技术护城河进一步巩固。

  赵海军认为,2022年前一年有机遇和挑战。手机和消费品市场缺乏发展动力,成为股市,供需逐步平衡;物联网、电动汽车、高端模拟集成电路等增量市场存在结构性产能差距,射频、微控制器、电源管理等应用平台需求依然强劲,从简单产能供应市场到技术创新和客户体验服务驱动市场,进一步考验公司的战略定位、技术创新速度、产品平台的质量和完整性,以及客户粘度。

  它强调:中芯国际多年积累的产品平台和生产能力集中在细分领域,目前是该行业的结构性差距。接下来,我们将稳步改进,巩固现有平台,增加技术创新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产品竞争力,改善客户体验,锁定库存,发展增量。

  它还介绍:我们的扩张计划和产能分配将紧密围绕这一目标。2022年初,上海临港新厂破土动工,为公司今年开启新局开启了第一枪。北京和深圳两个项目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前投产。2022年,我们计划的产能增长将超过2021年。目前,设备交付周期进一步延长。我们可能会推迟新产能的生产时间,但我们将与供应商保持战略合作,努力按照既定目标交付产能。这三个新项目满产后,公司总产能将翻番。

  在生产能力方面,据介绍,中芯国际目前建设的生产能力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8英寸,行业基本不扩大8英寸,中芯国际在8英寸,从0.13到0.18微米少量铜工艺,绝大多数铝工艺,中芯国际现在主要做功率IC和模拟电路,需求很大。手机中的快速充电和电源管理芯片(PMIC),手机中使用了十几部,基本上使用了8英寸的晶圆BCD技术,中芯国际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另一个8英寸是MCU,现在需求相对较大。

  另一部分是12英寸成熟工艺。中芯国际90纳米至22纳米设备的基本型号相同,在分配和施工能力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现在主要产能为40纳米和55纳米。未来的产能也可以根据客户产品的迭代需求进行分配。由于过去行业产能不足,40纳米的差距仍然相对较大。

  第三部分是中芯国际的FinFET。虽然中芯国际起步较晚,但其应用平台和客户较多。此外,中芯国际的产能相对较小,因此中芯国际在这一领域做好了多元化工作,使其始终保持满载,在市场上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