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奔私静默期延长,离职一年才能管理私募产品

2022-05-26 12:35:40
来源:

  【摘要】 公奔私静默期延长!离职一年才能管理私募产品,今年公奔私人数创新高

  今年以来,一批公募基金老板纷纷奔私,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人数创下新高。相对自由灵活的私募行业对公募基金经理充满诱惑。

  然而,对公开发行基金经理跳槽私募股权的限制再次加强。中国证监会最近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定指出,私募股权产品管理的沉默期从前三个月延长至一年。

  很多想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都会权衡,一年后市场关注度下降的时候是否还能筹集资金。这将打击想通过高度关注私募赚快钱的基金经理,有利于促进行业人才稳定。有业内人士表示。

  公奔私人静默期延长,离职一年后才能管理私募产品。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公开募集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定(以下简称《办法》)。

  根据实施细则,公开发行基金经理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基金经理等主要投资研究人员离职后一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开发行基金投资管理,这意味着基金经理离开公开发行,想发行自己的私募股权产品,从等待3个月到1年。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公开发行基金蓬勃发展,但人才流失严重。一批优秀的公开发行基金经理在成名和业绩后迅速转向私人,筹集资金发行产品,对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政策加强了对私人公开发行的限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人才的稳定。

  很多想离开的公募基金经理都会权衡,一年后市场关注度下降的时候能不能筹集资金。毕竟私募行业竞争激烈,绝对收益产品管理压力很大,可以打击一些想在高光时刻快速赚钱的基金经理。南方一家私募基金负责人说。

  此外,本办法还通过薪酬制度约束了基金经理的流动。《办法》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实施递延薪酬支付和追索扣缴制度。递延支付年限不少于3年的,原则上向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不少于40%。追索扣缴制度的有关规定也适用于离职人员。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一批公募基金大佬奔私,掀起了奔私大潮。

  今年5月,易方达知名基金经理林森宣布辞职或加入上海秦辰。2021年底,林森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华安基金前投资总监崔莹此前也确认加入上海秦辰。

  此外,中欧基金前100亿基金经理周应波创立了新的私募运舟,而兴证全球基金董承非则选择加入瑞军资产。葛晨离开博世基金后,加入了高毅资产。

  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今年共有108名基金经理离职,创下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人。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的流动正在加剧。2016年至2021年,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155人、168人、186人、224人、253人和323人。

  5月20日,益民基金宣布,基金经理牛永涛因个人原因离职。牛永涛离职后,益民基金只剩下一名基金经理赵若琼,公司六款产品由其中一款管理。益民基金不仅是唯一的基金经理。截至5月24日,还有明亚基金、易米基金、瑞达基金等6家公司,只有一名基金经理。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公开发行基金经理可以持有公司,与投资基金,参与业绩份额,比公开发行激励机制更接近市场,因此吸引了一些基金经理公开发行私人。

  5月13日,董承非私募股权后的第一批私募股权产品——瑞军承非系列新产品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募集。该产品最终筹集了45亿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今年仅次于1月元乐盛曾晓杰发行的产品并不容易。

  对于公私募股权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加大对公奔私的约束将提高行业人才的稳定性,但激励机制无法匹配,仍难以阻止优秀基金经理的流失。